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05

第5章 徐家屯(二)

进入屯子,这里就是洛川从小长大的地方。徐家屯面积不小,有近二百户,在这泾河镇算得上是大村子了。

等到洛川走进村子,可以看出村子的破败。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围墙也大都破败不堪,围墙跌落了不少泥土,闲的坑洼不平。村子的主干道上也到处坑坑洼洼,道路两旁也很不洁净,垃圾随意倾泄在道路两旁,不少光着屁股的孩子在周边疯跑。一些农家妇女则碌碌忙乎着,从她们的穿着上就可以看出村子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几年连年干旱,田地里收成连年减产,但是朝廷的苛捐杂税却没有减少多少。再加上徐家屯的农户大都是佃户,去除每年交出去的租子以外,根本剩不下多少。

“吆,川小子回来了,咱这大将军当的怎么样啊?”一旁忙碌的中年妇女看到洛川回来,笑着说道。

洛川从小长在这里,他懦弱胆小的性格远近闻名,所以村子里的人大都喜欢嘲弄他。

洛川也不介意,笑着回应,径直向自己家里走去。

洛川的家在村子的最西头,相比之下村西头要比村东头还有破败,这里就像是一座城市的贫民窟。富户大都居住在村子的东头,像徐家屯最大的地主徐家就住在村子东头,而像洛川家这样最普通的佃户则居住在村子的西头。

洛川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回家,虽然洛川基本上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体,但是要自己任从来没见过的人当作父母,洛川心里觉得很别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远远的就看到自家的小院,两间不大的茅草屋,屋外糊着厚厚的泥土,但是因为长时间不维修的缘故泥土大都掉落在地上,茅草也都暴露在空气中。院墙经过这两年的风吹日晒也低矮了不少,有的地方也就一米多高,像洛川这样的一步就可以跨过去。看到自家院落如此破败,洛川心里一阵悲怆,暗自决定有空帮家里整修一下。

院子的大门虚掩着,洛川轻轻打开大门,进入院子。院子里一个老人正拿着笤帚、佝偻着身子在打扫院落,看得出老妇人打扫的很细心。

老妇人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条条皱文,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老妇人虽然衣衫上打着重重叠叠的补丁,但是头发却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可能是听到响声,老妇人微微抬起头看到入到院子里的洛川。看到身高马大的洛川,老妇人顿时喜笑开颜,微笑着说道:“川儿回来了,老头子,川儿回来了。”

听到老妇人叫唤,洛川这才注意到蹲在角落里的老头。老人坐在墙角,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沧桑的皮。看到洛川,在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绽开一丛笑,从前额到眼睛,再到嘴角,逐步展开。打满褶皱的前额下一双失神的眼睛慢慢放出光来,浑浊却温润,透着一股祥和淡定。

料想这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洛川先是将手里的长枪和一小袋粗粮放下,这一小袋粗粮就是洛川几个月当兵的酬劳或者说叫军饷。但是因为这些年朝廷日子不好过,国内四处叛乱,国内连年干旱,所以兵士的军饷早就不发银两,只是每月发点粗粮。而就是这些粗粮,有的时候朝廷还发不出来。

相比之下,洛川在军营里还能吃上些粗粮,像徐家屯一般的佃户每日却只能以野菜窝头度日,吃粗粮这就等于是过节了。

“父亲,娘亲,孩儿回来了。”洛川冲着洛满仓、陈氏各行了一礼。在古代像父母行礼是不可避免的,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可见一斑。

虽然洛川如今不过二十岁,但是洛川的养父养母却如今都是花甲之年。因为洛满仓夫妇并不生育,后来无意中捡到了洛川,老两口算是老来得子,因此对于洛川很是娇宠。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陈氏笑着说道:“川儿,走了这么长得路该饿了吧,娘亲这就给你做饭去。”

“娘,你不用做饭,孩儿不饿,在军营里吃了饭回来的。”洛川回道。

“军营里哪吃得饱饭,你等着,娘给你做些好吃的去。”陈氏一边走一边说道。

看到陈氏远去的身影,洛川心里一阵温暖。

看到身旁的养父洛满仓,洛川扶着洛满仓的胳膊道:“父亲,咱屋里坐去。”

“好,好。”洛满仓笑呵呵的说道。

“父亲,地里的收成还好吧?”洛川似乎想起了什么,向身旁的洛满仓问道。

听到洛川的问话,洛满仓禁不住一阵叹息。摇着头说道:“老天爷不开眼,这都有四年了,年年干旱,要不是有泾河这条大河在,恐怕绝产都有可能。虽然有泾河在,但是咱家里的地离泾河太远,爹腿脚又不好使,没怎么浇上。所以今年的收成估计交完租子也生不了多少了。”想起自家的烦心事,洛满仓一阵叹息,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不少。

看到洛满仓佝偻的身子,洛川心中阵阵隐痛。农民自古靠天吃饭,现如今年年干旱,农民年年勤劳但是到头来却还是填不饱肚子。

在古代农民因为饥荒的缘故,勤劳的农民倒是研究出不少法子可以避免饥饿。

其方:

用黑大宜五斗,淘净,蒸三遍,去皮;

用火麻子三斗,浸一宿,亦蒸三遍,令口开,取仁,去皮;

同大豆各捣为末,和捣做团如拳大。

入甑内,从威时蒸至子时止,寅时出甑,午时晒干,为末。

干服之,以饱为度,不得再吃别物。

第一顿七日不饥;

第二顿四十九日不饥;

第三顿三百日不饥;

第四顿二千四百日不饥;不必再服,永不饥了。

不问老少,但依法服食,不但辟谷,且令人强壮,容貌红白,永不憔悴。口渴,研麻子汤饮之,更润脏腑。

若要重吃他物,用葵子三合为末,前汤冷服,解下药如金色,任吃他物,并无所损。

【还有一方】:

用黑豆五斗,淘净,蒸三遍,晒干,去皮为末;

火麻子三升,浸去皮,晒研为末;

糯米三升,做粥,入前二样和捣为团,如拳大。

入甑内,蒸一宿,取晒为末;

用小红枣五斗,煮去皮核,入前末和捣如拳大。

再蒸一夜,晒干为末。

服之以饱为度,最能辟谷。

如渴,饮麻子水,能润脏腑;

或饮脂麻水亦可,但不得食一切物。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百姓的聪明才智和生存智慧,为了躲避饥荒,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洛川和洛满仓聊天的时候,陈氏的饭也做好了。只见饭桌上摆着满满一大锅肉汤,香味扑鼻。

看着肉汤,洛川狐疑的问道:“哪里来的兔肉?”

“川儿鼻子还是跟以前一般灵,这是老头子昨日在下马坡的陷阱里逮到的。娘还正想着我儿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不你今个就回来了。”陈氏笑着说道。

洛川这倒是知道,从以前洛川的记忆里,洛川知道自己的养父洛满仓年轻时是个好猎户。经常在离家不远处的破头山一带打猎,打来的皮子拿到镇子上去卖,得来的钱补贴家用,跟洛满仓一块出去打猎是洛川小时候最大的乐趣。

不过这些年洛满仓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再加上破头山一带前几年来了一帮土匪,在那占山为王,经常打劫在那经过的行人。所以洛满仓很少再出去打猎,一般只是在别处设下陷阱。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去看看有什么猎物没有,这几年因为连年干旱,猎物也少了许多,但是一个月倒也能得到一两只野兔野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