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67

第67章 献策(二)

看陈季方和周晋听得出神,洛川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二位大人,末将请问大宛和我大汉贸易,主要商品是什么?”

陈季方略微一思考,道:“牛羊,再就是青盐。而我大汉的商品就多了,像瓷器、茶叶、布匹等等。你问这个为什么?”

陈季方当然不会认为洛川只是单纯的问问题,之所以有此一问,洛川肯定有他的深意。

洛川也不多说废话,开门见山:“大人,正如您所言,大宛国和我大汉交易商品主要是靠青盐。可以这么说,大宛国军队就是靠青盐养活着,再往深里说其实是我们大汉百姓养活着大宛军队。这一点,我想不需要我多解释吧。”

陈季方和周晋都深以为然,二人都是老谋深算之人,头发丝都是空的。他们隐隐猜到了洛川话里的意思,尤其是周晋。庆州府和大宛接壤,大汉和大宛交易就在两国边境。而庆州府之所以如此富庶,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商人的带动。南方的商人从南方运来茶叶、丝绸、瓷器等等商品,间接地增加了庆州府的赋税以及衣食住行的繁荣。

洛川接着道:“大宛青盐之所以在我大汉如此热销,最大的原因是其价格低廉。我大汉实行官盐销售,价格要比青盐高上一大截。因此这就促使大量的盐枭、私盐贩子冒着生命危险铤而走险。曾经有一位学者评价商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因此,虽然官府连年打压,但是始终禁绝不了贩售青盐的行为。

而末将有一个法子,堵不如疏。这样做意义重大,现如今大宛国国力已经恢复,大宛国王也已经成年。而且据这些年的观察,大宛王也是一个不消停的主。末将以为我大汉西北边境这几年可能又要兴战火,而我大汉北部还有突厥虎视眈眈。如果那时候突厥再趁虚而入,我大汉双线作战,那是就危险了。所以,对付大宛,我们可以从根源上杜绝他。”

“根源?”陈季方似是在自言自语又似是在询问洛川。

洛川说道:“对,就是根源。刚才已经说过大宛国主要的赋税收入来源于青盐的销售,而青盐主要销售群体就是我大汉百姓。那么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降低解盐的价格,短时间之内对我们大汉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大宛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大宛国主要收入来源于青盐再就是牛羊的贩卖,我们还可以杜绝大汉商人和大宛商人的贸易,这样一来,双管齐下,大宛国起码一段时间内无法再和大汉对决。而我们大汉掌握了大宛的命脉,大宛对我大汉的威胁也会降到最小。”

洛川的话让陈季方和周晋顿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陈季方狐疑的看了一眼周晋。周晋也看到了陈季方疑惑的眼神,周晋明白陈季方的疑惑。自己跟陈季方说洛川从小没有念过书,是佃户出身,而洛川方才侃侃而谈。让谁看洛川不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起码也是知识渊博之人。如果说洛川没有读过书,打死周晋都不信。可是周晋的确调查过洛川的底细,洛川出身贫困佃户。而洛川之所以当兵,原因就是家里贫困,吃不上饭。而洛川方才的表现让周晋也疑惑不已。

没等陈季方发问,周晋已经率先开口:“洛川,你刚才说的那些可是你自己想的?”

听了周晋的发问洛川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说道:“是的。”

“那你是怎么想到的?”周晋进一步发问。

洛川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道:“末将前些日子勘探经河镇的地形来制作沙盘,路上碰到了大宛商人驮着青盐和我大汉商人交易。这个想法便突然侵入脑海里,末将反复思考觉得这个想法既不需要大动干戈,也不需要刀兵相见,就可以把大宛给解决。”

天才!这是周晋和陈季方此时心中唯一的感觉。先不说周晋,但说第一次遇见洛川的陈季方,陈季方一向心高气傲,很少佩服人。而今天陈季方算是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陈季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洛川,从刚才从军营来看,洛川是个将才,而从刚才洛川对付大宛的一番策略来说洛川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阴谋家。可以这么说,洛川文能入阁当宰相,武能上战场当统帅。

呜呼!大汉有此英才,天佑大汉!陈季方心中感叹道。

看到陈季方和周晋二人都一脸欣赏的看着洛川,一直在旁没有说话的泾河县尉程天鸣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心里觉得,洛川抢了自己的风头,要知道自己才是泾河的主人。虽然程天鸣也觉得洛川刚才的主意很不错,不过心胸窄小的程天鸣心里却不以为然,认为洛川是走了****运,瞎蒙的。

这时候,营帐内桌案上的一张纸吸引了程天鸣的注意。程天鸣见众人没有注意自己,便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这一看之下程天鸣顿时眼前一亮,程天鸣看了正在侃侃而谈的洛川一眼,心中一乐。让你狂,我看你这回还怎么狂!

原来这张纸上说的是前几天营里逃兵的解决方案,本来是要交给程天鸣的。但是因为有事情便耽搁了下来。不过这让程天鸣感觉自己抓住了洛川的把柄,程天鸣自认为是天之骄子,而洛川只不过是个野路子出身。和自己比起来,洛川屁都不是,怎么能抢了自己风头。

于是乎,程天鸣拿着这张所谓的“证据”挤到了前面。

程天鸣“温和的”说道:“洛千户,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吗?”说着程天鸣把手中的证据递到了洛川面前。

这张所谓的报告是洛川让孙继田代写得,不过事后洛川倒是看了一下。现在看到程天鸣拿着它问自己,洛川眉头一皱,不过旋即便消失了。洛川道:“前几日我们营中有两个新兵想要逃走,后来被我抓了回来,这是对这两名逃兵的处置方案。本来是想前几日给大人送过去审批的,但是因为事情便耽搁了几天。”

听了洛川的解释,程天鸣笑了笑。不过在洛川看来,程天鸣的笑是那么的虚伪,那么的做作。

程天鸣看到陈季方和周晋都疑惑地看着自己,便冲着洛川说道:“洛千户,你作为千户,你可知我大汉刑法。凡是逃兵,一律杀头。而且即使不杀头,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一切都要上百最高长官。而你这样越权处理,是不是违背了我大汉刑法。你作为刑法的执行者,是不是有知法犯法的嫌疑。”

程天鸣说得兴起,完全没有注意到陈季方和周晋看了一遍“证据”之后脸上露出的欣慰。

洛川虽然对程天鸣很不忿,不过陈季方和周晋都在跟前,洛川还是要给面子的。于是洛川说道:“大人,末将以为对逃兵杀头,虽然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是这治标不治本,对于逃兵,我们应该标本兼治,以教育为主。解开他们心结,而前几****营中出现的两个逃兵之所欲选择逃跑。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营中训练强度高,后来末将进行了批评教育之后,他们二人都知道悔改了。”

洛川的解释并不能让程天鸣满意,程天鸣笑了笑,问道:“洛千户,你是怎么处罚这两个逃兵的?”

洛川迟疑了一下,道:“关禁闭两天。”

“禁闭?”程天鸣似是听到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一样,哈哈笑了起来。突然程天鸣停住笑,厉声道:“洛千户,是谁给了你处置逃兵的权力。”

洛川看了旁边的陈季方和周晋二人,道:“这件事末将有责任,没有事先跟县尉大人沟通,是末将的失职,末将愿意受罚。不过对于逃兵的处罚末将已经下达,不会再修改,要处罚请大人处罚末将。”

“你以为你不让处罚就不处罚,那我大汉刑法要之何用?”程天鸣今天似是专门要找洛川的晦气,全然不顾旁边陈季方和周晋眼中对自己的怒气。

洛川一抬头,眼睛透出深邃的目光,脸上坚毅的表情让人为之一凛,说道:“末将是千户,是这所军营的最高长官.如果大人要撤销末将的处罚方案,那先请大人免了末将的官。”

“你?!”程天鸣没想到洛川会这样说,一时间有些发愣。

这时候周晋有些看不下去了,事情的经过周晋也明白了,其实事情很简单,双方各有道理。洛川的处置的确冒失了不少,有些越权,不过洛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单纯的以杀头来处置逃兵,那样做治标不治本。只有批评教育才能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