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70

第70章 转战西川(三)

徐员外下得轿来,一脸慈祥的笑容,看着洛川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我洛家侄儿。”

洛川认识这老倌,不过对他印象却不咋地。这徐员外看着人挺慈祥挺善良的,但是暗地里人们都叫他是刮地皮的。其他地方租子一般都是本年收成的六到七成,而就是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却要到八成。

要知道一般年份还好,但像现在这种干旱的年份,收成本来就不多。而交上八成粮食,剩下的根本就不够家里人一年的吃食,而且还需要剩下第二年的种子粮。可以说,洛川之所以去当兵,很大原因就是被眼前这一位被逼的。对这样一个人,洛川当然不会有好感。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放下身段了,自己当然也不能太不识抬举。

“徐员外,少见。”

洛川话很短,而且脸上没有多少表情,让徐员外摸不出洛川的态度。不过徐员外是老成精的人物,何人交往自然有一套。

在这还要交代一下这位徐员外,徐员外名叫徐忠,其父当年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传到徐忠这一代,徐家的地越来越大。相传徐家的地有多大呢,洛川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说徐家的。

相传有一对母子逃荒到徐家门口,这对母子看到徐家门庭宽敞,知道这家是大户。本来想进去讨些吃食,可没想到徐家的假定狗仗人势。对这对母子又打又骂,后来徐忠看到了。有些傲气的看着这对母子,眼神露出鄙夷之情,对下面的徐家家丁道:“给他们点吃的,反正拉屎也拉到咱自家地里。”

这对母子大喜,本来还想谢徐忠的,可没成想徐家的家丁端来的不是人吃的粮食,竟然是狗吃的。而徐忠看了却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母亲自尊心很强,看到这,便拉着自家儿子愤怒之下离开了徐家。这对母子靠着一股气连走了三天,这个母亲看到旁边的路人,便问这些地是谁家的。没想到路人说这些地竟然还是徐家的。

虽然这个故事不知道真假,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徐家在庆州一带的地位。徐家经过几代的经营已经拥有土地几千余亩,是庆州一带少有的地主。不过徐忠有一块心病就是家里几代人都没有出个官员,这是徐忠的一块心病。

徐忠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儿子指望不上,徐家便指望女儿能给自己找一个当官的女婿。

一直以来徐忠都在寻找这么一个能配得上自家的女婿,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开始徐忠也关注了洛川,但是很快徐忠便否认了洛川。洛川当时只不过是个名不传经传的千户,连品级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介武夫,没有多大前途。因此徐忠便把他忽略掉了,可是没想到洛川走了****运,深得周晋青睐,更是成为了西川的防守。

徐忠眼光可不像一般人那样狭窄,他清楚防守不只是武官的范畴,而是个文武皆管。这让徐忠眼前一亮,有周晋这个庆州知府保驾护航,洛川前途不可限量。如果把洛川招为自家的女婿,见解的说自家也就和周晋接上线了,到时候自家地位可以更上一层楼,再不用担心什么了。

徐忠的心思很重,这些洛川当然不知道。他心里还奇怪徐忠对自己这么亲切是为何,因此心里疑惑不已。

“洛家侄儿,有空到我家坐坐,初瑶那丫头经常念叨你,说你自从当了兵之后就再也不找她玩了呢,是不是把她给忘了。”徐忠笑眯眯的说道,那热情劲让洛川浑身不自在。

徐初瑶洛川倒是认识的,毕竟住在一个屯子。不过那时候的洛川还是那个傻大个,而徐初瑶则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一直以来徐初瑶都在玩弄洛川,指使家丁玩弄洛川,以至于洛川见了徐初瑶都绕着走。当时洛川心中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徐初瑶后悔。

而徐忠说的就像洛川和徐初瑶是好朋友似的,不过洛川已经不是当日那个阿斗,也不再是那个憨傻无比的大个。洛川微微一笑,道:“徐员外说的是,我和徐小姐是有几年没见面了,不知道徐小姐过得可好?”

徐忠见洛川脸上露出笑容,心中暗定,微笑着说道:“好好,你是不知道,女大十八变。初瑶这些年变的是愈发的亭亭玉立了,呵呵,想要给初瑶提亲的都快踏破门槛了。”

“咳咳。”洛川听了徐忠的话,差点喷出来,好不容易憋住。洛川心想,哪有那么夸耀自己女儿的。徐忠这老倌到底是什么意思,洛川愈发的不懂了。

洛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点点头表示同意。

徐忠似是打了兴奋剂一般滔滔不绝的拉着洛川说话,话题当然是徐初瑶。一开始洛川还能忍住,到了最后,洛川是在认识不了徐忠的废话。洛川打断徐忠,道:“徐员外,晚辈还有事,他日一定登门拜访。”

徐忠略显尴尬的笑笑,道:“那好,老夫就不留你了,他日一定要到我府上坐坐。”

说完徐忠便重新坐上轿子,洛川让开一条路,等他们走远。孙继田走到洛川身旁,笑着道:“大人,看来刚才那老头是看上你了。”

洛川疑惑的看着孙继田,道:“什么意思?”

“这有什么不懂得,你没听到那老头一个劲的夸他女儿吗。要是他没看上你,哪用得着这样?”孙继田老神在在的说道。

还真是当局者迷,刚才还一头雾水的洛川,现在经孙继田这么一提醒,洛川立时明白了徐忠那么亲切的原因。对徐家人洛川可没啥好感,不过徐家那四丫头长的倒是很不错,洛川想道。

一行人来到洛川的家,洛川家里只有洛满仓老两口。虽然洛川在泾河镇,但是却很少回来。

洛川进院子的时候,洛母正拿着一把扫帚打扫院子。听到声音,洛母抬头一看是洛川,立时激动的道:“川儿,川儿,你回来了。”

看到洛母看到自己如此激动,洛川心中小小的愧疚了一把。虽然自己表面上把洛满仓夫妻俩叫父母,但是心里却并没有对二人有什么归属感。可是二人却把自己当牵挂,这让洛川心中很不是滋味。

“老头子,川儿回来了,快出来。”洛母朝着屋子的方向大声喊道。

洛满仓听到叫声走了出来,手上还拿着抽了一半的旱烟。看到洛川,洛满仓眼神变得亲切,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父亲,孩儿回来了。”洛川向洛满仓行了一礼。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洛满仓因为长期劳作的缘故,背有些驼,和洛川站在一块只能够到洛川的肩膀。洛满仓年轻时经常上山打猎,所以身体很棒。尽管年过六十,但是身体依然很硬朗。

“这些是?”洛满仓看着孙继田一众人疑惑地问道。

洛川解释道:“父亲,孩儿刚刚接到知府大人的任命,孩儿就要到西川担任防守,这些都是随孩儿上任的兄弟。”

“防守?那岂不是升官了?”洛满仓惊喜的问道。洛满仓只不过是一个庄家户,消息自然没有徐忠的灵通。

洛川点点头,回道:“是的。”

这时洛母却说道:“西川,那岂不是离家更远了。”

看到洛母脸上的担忧之情,洛川一笑,道:“母亲,等孩儿在西川安顿下来就回来接你们。”

洛满仓摇摇头,说道:“不用,我们在这里生活惯了,再说去西川给你惹麻烦,还是不要了。再说家里还有十多亩地,还有这院子。”

洛满仓还是不放心家里的这点产业,当时洛川剿灭破头山土匪获得奖赏三百两。洛川给洛满仓了一部分,洛满仓便买了十几亩地。

在古代,无论是官绅还是商人,有了钱大多不是进行资本再积累。而是买土地,建房产,成功的商人都成了地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华夏人的第一个嗜好是工作,世界上再没有比华夏人更疯狂地喜欢工作的民族了。华夏字里“男”人的男,是田和力,也就是“在田里的那种劳动力”;华夏字的妇人是女和帚,意思是指“拿着扫把的那女人”;华夏的“家”字是“屋顶下养着一窝猪”的意思(当然啦,这并不是说屋子里没有人,只是说要有人有猪才成其为家)。总之,你要叫一个华夏人不做事,那简直要他的命。

华夏人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土地。华夏人拼命工作之后,如果赚了钱,他就立刻再买一块地。华夏人无论在全世界哪里,他都习惯性地要往土里种点什么,他会促里傻气地跑到沙漠里去种白菜。而奇怪的是当土地搞清他们是华夏人之后,果真很听话,种什么就长什么,一点也不反抗。

华夏人爱土地爱得发狂,“搬家”这件事是不大发生的。要是村上有一家是200年前搬来的人,人家还说他是“生客”——因为“才”搬来200年而已——照这标准看,美国人几乎全都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