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将源兵魂
2082300000091

第91章 钟家(一)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由此发展成茶道,即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这正如同我们的人生,不经风雨磨砺的生活,就像温水沏的茶,只是一味地悬浮在生活表面,永远无法领略到生活的真味。而那些饱经沧桑、在苦乐年华中翻滚沉浮,却始终努力绽放自我的人,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终将散发出生命的脉脉清香。

一个人品茶久了,自然能品出茶中丰富的滋味。

望着热气腾腾的茶水,洛川端起茶杯,轻轻吹去水面上的茶末,轻轻抿了一口,说道:“滋味醇厚,香气浓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不愧是大红袍啊。”

钟振义笑道:“相比起普洱、铁观音来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醇香浓厚的大红袍。所以每年我都会存上一些。”

这时旁边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是啊是啊,每天品上那么一杯,胜似活神仙对吧,叔叔?”

洛川抬头一看,却是钟晓瑜进来了,洛川顿时来了精神。

被钟晓瑜的话说的一愣,洛川和钟振义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笑罢,钟振义说道:“大人别见怪,晓瑜这丫头平日里都被家兄和我惯坏了,所以说起话来没大没小,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看着机灵古怪的钟晓瑜,洛川心中喜爱,那还生的起气来。

洛川挥挥手,说道:“钟小姐机灵聪明,很惹人喜爱,不碍事。”

一边的钟晓瑜低声嘟囔:“说的那么老气,说不定你还没有我大呢。”

虽然她说的声音小,但是因为洛川和钟振义离得她极近,所以她的话两人都听得极为清楚。

钟振义用眼神制止钟晓瑜的过分举动,插话道:“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

洛川笑着点点头,对于钟晓瑜的话也不在意,捡起钟振义的话头,接着说道:“不错,武夷山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喝茶不知武夷山,即称茶人也枉然。对于大红袍,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货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听到洛川对于茶如此精通,钟振义大为惊讶,说道:“想不到大人对于这武夷山茶如此精通,在下佩服佩服。”

洛川摇摇头,说道:“谈不上精通,只不过是听得多了也就能聊上两句。”

钟振义只以为洛川实在谦虚,不过这倒是冤枉他了,洛川说的不错,自己这些还都是前世从电视上看来得。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所以洛川对于大红袍以及一系列的武夷山茶比较了解。

“对于这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前朝,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洛川一边饮茶一边说道。

这下不光是钟振义惊讶了,钟晓瑜听了也很是惊讶。钟晓瑜虽然喜欢这大红袍,却不知道大红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现在听了,不得不佩服起洛川的见识来。而钟晓瑜对洛川的观感也比起刚才好了不少,起码在她眼里洛川不再是一个只知道盯着人看的色狼了。

放下茶杯,洛川拿着手中的模型向钟振义问道:“钟老板,这些东西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

看出洛川对于这几样模型很喜爱,钟振义也不隐瞒,说道:“这些都是舶来品,是我们钟家商号从海上用丝绸和茶叶等商品和夷人换来的。自从家兄在广州任职之后,我们就开始和夷人做生意。夷人的很多小玩意在我们中途很受欢迎,尤其是像这些小东西,精致而且稀奇。像洛阳、苏杭这些城市很有市场,像大宛国的贵族也很喜爱这些东西。”

听完钟振义的解释,洛川点点头。问道:“我们大汉鼓励商人和夷人进行交易吗?”洛川不知道如今的大汉是否提倡海外贸易,便开口问道。

钟振义看了洛川一眼,说道:“这个…只能说是不提倡,但是也没有明令禁止。”

从钟振义说话的神态洛川看得出来钟振义没有说实话,或者说没有把话说完。在洛川想来,既然钟振义的兄长在广州任职,钟家做起生意来自然比其他人要方便许多,想到这,洛川也不再多问。

知道自己的解释不能让洛川信服,钟振义进一步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虽然朝廷施行海禁,但是还是把广州、苏州设为通商口岸,允许我们大汉商人和夷人进行交易。但是规矩很严苛,但是因为我们家族在广州一带有些影响力再加上家兄现如今是广州知府,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要比其他商号更有竞争力。”

洛川听了点了点头,对于钟振义的坦白,洛川点点头,心中甚是欣慰。

“那和你们贸易的是哪国人,你们清楚吗?”洛川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历史和自己那个历史是否相同,便好奇地问道。

没等到钟振义说话,一边的钟晓瑜抢先开口道:“和我们贸易的那些夷人都是红毛鬼,不会说人话,叽里咕噜的什么也听不懂。而且他们相互之间还都亲啊什么的,好不知羞。不过他们坐的铁甲船很稀奇,他们在船外面包了一层铁皮,哦不,不是铁皮,不知道什么东西,他们说有这个东西包裹着他们的海船不容易被海浪打翻而且还可以抗打。”

听了钟晓瑜的话,洛川一愣。

钟振义哈哈一笑,在旁解释道:“晓瑜曾经跟我去海上和夷人交易过,和我们交易的夷人来自于一个叫荷兰的国家,听他们说他们来自很远的地方,离我们这很远很远,坐船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就对了,历史没改变,现如今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确立了,而英法还没有崛起,也就是说大汉如今和历史上的明清基本处于同一个时期。

“那你觉得红毛鬼怎么样,如果我们购买他们的火器,他们会同意吗?”

购买火器?!

这让钟振义大吃一惊,钟振义吃惊的问道:“大人,您说购置火器?”

洛川点点头,看出钟振义眼中的吃惊,洛川解释道:“钟老板,你既然经常出海,那么你对船只应该比较了解吧。”

钟振义有些明白洛川的意思了,不过钟振义还是回答道:“嗯,还可以。”

“那你觉得咱们大汉的战舰和红毛鬼的战舰睡得更好?”洛川说道,虽然现如今大汉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光是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十个城市中华夏就占据了六个。

但这只是一种畸形的繁荣,或者说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