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21001900000015

第15章 从心开始突破自己(5)

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不管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每个人在艰辛的时候,都应该学会建立自己的“心像”。

聋哑影后

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

--华盛顿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来到了。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小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玛莉·马特琳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的小金人。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的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可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这个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以来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女。

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

玛莉·马特琳出生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个月后,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8岁时加入伊利诺州的聋哑儿童剧院,9岁时就在《盎司魔术师》中扮演多萝西。但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所幸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使玛莉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19岁的玛莉参加了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饰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可就是这次演出,使玛莉走上了银幕。

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小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为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使导演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竟然都没找到中意的。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观看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她发现了玛莉高超的演技,决定立即启用玛莉担任影片的女主角,饰演萨拉。

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玛莉·马特琳成功了。她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在出生之时就因缺少一份上帝的关爱而被排斥在常人之外。也正因为“与众不同”,使得他们的成就在两者之间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

有成就的人往往喜欢思考,经常问“为什么”,而且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关注。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这位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决心重新进行研究。

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了接受所谓得到公认的事物。实际上,善于发问,并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你才可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16岁的蔷薇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不值得爱的时候。

--赫尔巴特

狄安娜出生的时候,窗外开满了蔷薇花,父亲心里充满了惊喜,他想让女儿长成美国的蔷薇花。

但狄安娜两岁时却得了腿病,从此变成了跛子。可是,在父亲的眼里,跛腿的女儿依然是一朵蔷薇花,出落得越来越美丽。

16岁那年春天,有几天狄安娜一直闷闷不乐,因为那个周末学校有一场舞会,班上别的女孩子都在高兴地谈论晚礼服,却没有一个男孩子请她做舞伴。有谁愿意和一个跛脚的姑娘跳舞呢?窗外的蔷薇花开得很美,可她的心情却非常糟糕。

这天吃晚饭时,狄安娜一直沉默,父亲关切地问:“孩子,你怎么啦,是不是不舒服?”狄安娜的眼泪流了出来,她说:“爸爸,没有男孩请我做舞伴,我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参加舞会?”

父亲慈爱地看着她,说:“狄安娜,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功课一直很优秀,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勇于面对生活。记住,要赢得别人的喜爱,外表的美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父亲的话,使狄安娜得到了安慰。

几天后,狄安娜放学回家,发现家里多了一个陌生的男孩,他的眼睛里含着笑意。父亲笑着介绍说:“狄安娜,这是戴维,是你约翰叔叔的小儿子,你们认识一下。”约翰叔叔是父亲的同事,在她小的时候常来家里,总是亲切地叫她“小天使”。这时,戴维彬彬有礼地问候她:“狄安娜,认识你很高兴。”狄安娜大方地同他握了手。这一天,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更让她惊喜的是,当他得知没有男孩约她参加学校舞会时,他自告奋勇地提出做她的舞伴。

第二天晚上,狄安娜穿上父亲给她准备的公主裙,和戴维一起出现在学校周末舞会上。他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狄安娜感到戴维像童话中的白马王子一样。和他在一起,她变得神采飞扬。这时很多男孩都称赞狄安娜漂亮,邀请她跳舞。

这是一个最美好的夜晚,狄安娜仿佛穿上了有着神奇魔力的水晶鞋。午夜时分回到家中,父母还没有睡,正等着戴维送她回来。狄安娜兴奋地给父亲讲述舞会的情景,然后对戴维说:“戴维,你不知道我有多么感激你,是你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戴维冲她笑了。

父亲带着慈爱的微笑说:“孩子,你能够用自信创造奇迹,我为你感到骄傲。”第二天清晨,戴维就回他的学校上学了。不过,奇迹却还在继续。

狄安娜16岁的生日到了。这一天,家里的信箱被塞得满满的,竟然全都是写给狄安娜的信。这些信里对狄安娜表达了生日祝福,有的还流露出对她的敬佩或爱慕之情,说她在舞会上像天使一样美丽。所有的信都是精心打印出来的。其中,有一封信最为别致,里面用印着蔷薇花的纸夹着一朵晒干的蔷薇花,上面还有一行小字:亲爱的狄安娜,愿你像美丽的蔷薇花一样,永远坚强地开放。信都是从本城寄出的,尽管所有的信都没有署名,可狄安娜知道他们一定是自己的同学,因为每个人都记着那次难忘的舞会。

这次舞会,狄安娜学会了坚强和自信。时光流逝,这种自信陪伴着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她又找到了一份喜爱的工作,并遇到她所爱的人,和他结了婚。

几年后,正是蔷薇花开放的季节,那个曾经为她挡风遮雨的父亲去世了。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狄安娜发现了一个被磨得很光滑的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份特别的租借合同,日期正是狄安娜16岁那年,被租借的是演员经纪公司的一名临时演员,18岁,名叫戴维。这份租借合同用印着蔷薇花的纸包着,正是她16岁时在一封信里见过的那种纸。顿时,狄安娜明白了一切。为了让有身体缺陷的女儿树立自信心,父亲精心设计了这一切。狄安娜知道,是那份真挚而厚重的父爱,给了她一双真正的水晶鞋,让一个16岁的灰姑娘变得自信而坚强,最后拥有了蔷薇花一样的美丽人生。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最美的。如果孩子自己看不到,那么,我们的父母会竭尽全力让孩子认识到这点。孩提时代的自信也正源于此。

意外的报酬

遇到的困难越多,得到的荣誉也越大。

--西塞罗

安·弗恩斯总认为做白日梦是没有害处的。在刷锅洗碗的时候,弗恩斯会幻想自己正在接受本年度最佳电影女主角奖。在清洗烧黑了的炸锅时,弗恩斯忙着准备领奖答辞。弗恩斯最喜欢在乘火车时做白日梦。弗恩斯坐在南太平洋斐济群岛的家的凉台上,一面喝鸡尾酒,一面打字,创作一部新的畅销书。

白日梦的妙处就在于它很渺茫,却足以自娱,因为在梦与现实之间,还完全地隔着一个家,一份职业和三个孩子。可是最近,弗恩斯意外地得到了一笔相当大的钱,弗恩斯终于可以有一个投资白日梦的机会了。

关于投资忠告的信件像雪片般地飞过来,弄得弗恩斯晕头转向。弗恩斯试着作出一个决定:开一家旧书店。

这是大可一试的。孩子们都已长大,弗恩斯有的是时间、精力和资本。为什么不能买进一家旧书店?要知道,这是弗恩斯从上初中就开始做的一个梦。

后来弗恩斯找到一家至少建于50年前,但依旧美观、舒适的店铺。弗恩斯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就申请租赁。弗恩斯知道签约之前自己是无法安眠了。

以后的几个星期,弗恩斯忙得一团糟。最后,该做的只剩下把购得的旧书从箱子中取出来,摆上架子了。

当弗恩斯的白日梦成真的时候,弗恩斯觉得自己像是一只画眉鸟,巢里还养着一只鹧鸪。开业并不铺张,亲朋好友们都来祝贺弗恩斯成功,生意兴旺。

3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弗恩斯还在等待着成功。等待着旧书店的盈利。事实上,很多人都以为弗恩斯疯了,他们从不认为弗恩斯的旧书店会盈利。

沉浸在梦里度过了美妙的12个月之后,弗恩斯的会计终于来劝她:既然入不敷出,为什么不肯把书店早些关闭呢?弗恩斯说再等等,也许会有奇迹出现。

有一天,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买了一本《玛丽公主的礼品书》,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行的一部精选的散文集。她告诉弗恩斯,她在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曾送过她一本,战乱时丢失了。当她再度拥有这本书时,她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口。弗恩斯觉得自己也分享了她对青春岁月美好回忆的喜悦。

一个9岁的男孩在儿童书籍的摊位上买了一本5角钱的书。两天后他又来了。他勇敢地对弗恩斯说:“这本书我曾经读过,可否换一本?”我同意了。他第三次记忆失误之后,我们就停止了买卖的手续,索性改为他来借书,然后送还。

若不是弗恩斯开了这旧书铺,弗恩斯不会有幸遇见那位美丽而神采飞扬的女演员。她来买戏剧脚本时,常常谈起她生活中的故事,使弗恩斯为之神往。和她谈话就像得到了一张剧院赠券。还有一位先生,酷爱诗歌、啤酒,在弗恩斯店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并用深沉流畅的腔调朗诵雪莱、济慈和田尼逊的作品。

弗恩斯还喜欢一位女士,她翻阅了一个小时,选购了12本书。“但是玛丽,”她的朋友提醒道。“这些书你可以从图书馆中借到。”

“我知道,”玛丽爽快地说。“但是如果我喜欢一本书,我就想自己拥有它。”弗恩斯懂她的意思,爱书的人都懂。

弗恩斯投资在一个梦里,尽管这个梦没给弗恩斯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但是弗恩斯并不后悔。旧书店不能赚钱,但是能结交很多朋友。还有什么别的投资能获得如此丰富持久的报酬?拥有这意外的收获弗恩斯心满意足,因为当弗恩斯与来这书店的读者、购买者进行心灵间的对话时,得到的欢乐远远超过赚到金钱的得意。

付出的时候不要想得到什么回报,想要付出就别想要回报。如果想要回报的付出不是付出,只是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