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镇国将军
2107700000025

第25章 马蹄急来报敌踪

朱以浓防守的地方,在大孤山和圣经山之间的冯家镇一带,那里是文登外出的重要陆路通道。

那里现在已经派驻重兵把守,不可能才接触东虏就要求援。

而现在要让自己派人过去支援,大概存的是,让自己的手下积累点实战经验。毕竟光练是练不出精兵的。

要不然军令也不会给的这么随意了。

想到这,朱弘極就开口道:

“现在能用的有多少人?”

乌尔泰斟酌着说道:“回世子,前营已经训练好了,其他营还有一半军伍才刚刚学会装填火枪,还不堪用。”

“炮营到了多少大炮?”朱弘極再次问道。

炮营营将王春花说道:“世子,大炮缺的比较多。十斤弹丸的大将军炮(加农炮。明清时,喜欢将这类身管火炮都称呼为大将军炮。)才到十门,五斤弹丸的大将军炮到了二十一门。

发射十斤重弹丸的臼炮,倒是三十六门全都配齐了。”

计划中,炮营配属的以上三种火炮各有三十六门。现在看来,除了臼炮因为是铸造的,所以才都配齐了。

至于其他两种火炮,则因为需要锻打加工,所以还都缺货。尤其是发射十斤重弹丸的火炮,还不足计划的三分之一。

考虑到时间比较急,慢一点也能理解。

要知道,不光自己这边要炮。其他两个为也需要大炮,不过没这么多。

而且已经被接管了的宁海州城,海阳县城,胶东入文登的几个山口也都是要火炮防守的。

加起来,光十斤弹的大将军炮都要几百门,现在才生产出一成。

这可是聚集了,上万的工匠和学徒,利用各家工坊里现有的工具。

包括炼钢的坩埚,大型锻锤。

是用绳索和滑轮,或是用杠杆将大型铁锤提到半空,然后再放下,利用锤子的重力进行锻打。

日夜进行赶工生产出来的。

真是急不得。再说了,就算都配齐了,炮手不够用也是白搭。

朱弘極能理解,并不代表别人能理解。王春花又开口道:“世子,你应该和王爷说说,能不能把要发到宁海城的炮,匀一点给我们……”

不等她说完,朱弘極就问道:“现在有多少熟练炮手?”

王春花这才不再啃声了。

随后,朱弘極在和诸将商议后。就决定,由他亲自带领前营全部,左营一个协,炮营所有的大炮和炮手,后营一部,共斤三千人。

每人带三十发定装弹药。

除了右营营将周琪和乌尔泰留下来外,其他的几个营将都要跟朱弘極一同出发。

既然要实战练兵,那就玩大一些。同时他还觉定,后面的人训练好了后,也要找机会拉出来实践一番。

决定好出兵的人选和规模后,已经快到午时,朱弘極就命令道:“传我将令,各部一个时辰收拾装备,辰时两刻出发。”

众人同时恢复,“得令!”然后就鱼贯走出屋子。

等所有人都出屋后,徐文举才开口道:“三哥,二哥说,他要看书,不过来了!”

对这事,朱弘極是无所谓的,说道:“他不来就算了!这事别让祖母知道。”

“嗯,这我知道。我就跟祖母说,二哥要先学习知识,才好帮忙。”

朱弘極笑道:“就这样吧!你也收拾一下,等下一起出发。”

闻听自己也要跟着上战场,徐文举脸色有些苍白,深吸一口气后,才说道:“好吧!那就跟三哥走一趟,看样子年夜饭是吃不上了。”

“你还惦记着年夜饭?祖母已经发话了,今年不办年夜饭……”

“怎么有这么多的民夫?带这么多东西干嘛,这是去打仗还要搬家。”朱弘極脸色十分的难看。

临出发前,朱弘極检阅后,发现整个队伍有近六千人,这远远的超过了先前制定的计划。

最后只留下一千民夫,其他的都该干嘛干嘛去。

倒是多了一百辆独轮车。

现在朱弘極真懊悔,没有将武装带,还有双肩包给弄出来。要不然也用不着像现在这样,所有人身上都披挂挂着各种乱七八遭的零碎。

除了火枪刺刀这些制式装备外。很多人,尤其是白隆恩统领的左营左协的人。

还自备了大刀和长枪,甚至还有盾牌,有几个还带着有叉枝的毛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狼箲了。

另外还有草鞋,吃饭的碗筷,各式各样的储水用具,干粮……

“世子,官军出战都是带这样带东西的。”白隆恩解释道。

奇怪了,自己这里当过兵的不多啊!怎么会学会了这个习惯的,看样子就是白隆恩传的了。

看样子,先前对这些人太好了,没有提醒他们有些习惯要改正的。

“我这是鲁藩右卫。不是朝廷官军,别把你以前在官军养的习惯传开来。

让他们把水和干粮都放下,就几十里的路,渴不着他们,饿不着他们……

还有,咱们这不是朝廷,火枪非常精良,不用担心炸膛,你看练了这么多天还不清楚?干嘛要带那些刀子的,

你去跟他们说。所有不是本世子发的东西,都不许带。”朱弘極盯着白隆恩说道。

“是,属下这就去。”

“所有人,除了身上的刺刀和火枪,三十包纸包火药外,其余的武器都不许带……”

等所有人都方下多余物资后,白隆恩才回来禀报道:“世子,事情办好了!”

“嗯,看到了!”

随即,朱弘極命令道:“白隆恩听令!

命你部作为前军,负责侦查,开路,扫清障碍。”

“属下遵命!”

一番折腾后,大军才终于开拔起来。

大军分前后两部,从驻地向西沿着套河缓慢行军。

白隆恩带着左营的左协全副武装,以随时能作战的状态作为先锋,走在最前方。

朱弘極则率领着主力跟在后面十里处。

大军的行动是非常缓慢的。

毕竟还带着大批的辎重,还有炮营的六十多门大炮呢。

虽说有骡马拖拽,可以这个时代糟糕的路况,能快的了就怪了。

以朱弘極的估计,这个速度,也就每小时十五六公里左右。

好在路程不算远,就是剩下的路都是在山区,要占一半的时间。按这个速度估计,应该还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朱以浓驻守的寨子。

“嘚~嘚~”

随着马蹄声,一名前军的斥候骑马奔来,在朱弘極的马身前处停下,翻身下马禀报道:

“报~,前军发现东虏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