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爷
2121900000100

第100章 第 一百 章 合作伙伴

阴历四月,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老家”了,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李宽的研制工作陷入了瓶颈,如诗提示李宽不如出去转转,也算是换换脑子。于是李宽又去了茶摊,看见两个老头在下棋,两人一边下着棋,一边文绉绉地交谈着。

“眼下不分胜负,算和局如何?”

“如此甚好……”

“哦,天色尚早,继续手谈一局如何”

李宽喝了一口茶,走了过去观看起来。后方那老人开了口:“这位公子最近好像都没有前来观棋了?”

“呃……”李宽愣了愣,他没有想到老者会记住他,“最近家中有些俗事……。”

他在两名老人的侧面坐了下来,老者一面收棋,一面询问着诸如“公子是何方人士”之类之类的事情,李宽随口回答几句。收完棋,老者开始聚精会神地下棋,李宽也不再说话。关注着棋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其中一个老者推枰认负。对方也谦虚地称侥幸而已,于是大家开始兴致勃勃地复盘起来。李宽也跟着做各种假设。

“呃,这个若按公子所说,放在这里……”那老人看李宽一眼,随后只是皱了皱眉,跟着下。

如此你一子我一子的大概下了十几手,那老者眉头皱得更深,疑惑地开口道:“公子的棋艺,敢问是跟何人所学?”

“看棋谱自己琢磨的。”

“哦,难怪……”

这句话后,老者倒也不再多说。慢慢作为对手的两名老者,开始成立了统一战线,共同思考和应对着李宽各种假设。只是老者想得越来越久,一头皱纹更深了,不时抬头看看李宽,或者偶尔摇摇头。

当复盘完毕后,两名老者抬起头来认真打量了李宽片刻,“公子,下棋乃君子之学……,公子在下棋的手段上,是否有些……执着”老人斟酌着用词。

李宽收拾着棋子,倒是笑了笑:“下棋求胜,就像两军对垒,哪有手段之分?若是过于执著什么大将之风,只怕是徒增许多无味的顾虑,最终苦恼的还是自己”

老着愣了愣,微一沉吟,随后倒也摇头笑笑,“老人家觉得下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李宽随口说着,将棋子一颗颗地收回来,“准吗?”

另一个老者伸手收拾棋子:“倒是不怎么准。不过若像公子这般做起事来全无顾忌,也只怕很难成事”

收拾好棋盘,眼看天阴欲雨,李宽觉得这样谈论下去毫无意义,和两位老者施礼告辞后,便向自己的府邸方向走去,一路上,如诗看他的眼神倒是变得有些讶异,忍不住问道:“老爷怎么了?”

“啊,以后怕是不好再过去看棋了。”

“为什么啊?”

“你看他们不是觉得我是坏人了么?”

“下盘棋就觉得老爷是坏人?”小姑娘回头看了一眼,“准是因为他们说不过老爷赢了他,他们生气了……老公公气量真小。”

李宽笑了笑:“他们也是颇有涵养的人,自然不会为了这种事情而生气,只是这时候的围棋很讲分寸,朋友间下棋,光明正大,点到为止,一些咄咄逼人甚至死缠烂打失了风度的手法有些不屑罢了”。

到了阴历五月,国公府的生意已经很不错了,萧若芷继续自己的生意计划,有一天带了一小块颜色非常鲜艳的巴掌大的丝绸回来,晚上偷偷拿给李宽看:“漂不漂亮?”。

李宽笑道:“哪里找的”,萧若芷白了李宽一眼,“夫君,你倒是真的什么也不管,这是王家用了夫君做过东西,改进了染布工艺,这是样品。据说和夫君猜测的一样,退色的情况好多了。”

余杭郡一带经济繁荣,织造业也发达,在这方面,附近最大的三家布行分别是王氏布行,沈氏布行以及作为行首的赵氏布行,这次与萧若芷合作的王氏布行。

“夫君,王家对夫君的东西很感兴趣,不止希望能够跟咱们长期合作。而且希望咱们把您做的氢氧化钠和盐酸都卖给他们。”

“哦。是这样……我要好好考虑一下”。李宽从心里来说不愿意答应此事,现在做的工业氢氧化钠和盐酸,虽然李宽知道它的用途很多,但真正有哪些行业和工序需要,李宽就不是很清楚了。他可不愿意以后落下什么出尔反尔的口实在别人嘴中。

“夫君,王家说过几日便来拜访夫君,你看那天方便告诉妾身,好做些准备才是”。

“有这必要吗?嗯,我那天都行,你安排好了”。李宽皱着眉说道。

“好的妾身会安排好的”

三日后,余杭城北的一座宅院内,能够来到国公府赴宴,此时对王蓉来说,真是要当成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来对待的。由于李宽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因此大多数余杭本地的上层人物不认识这位近似被贬至此地的永济公。这让坊间多了不少的传闻和猜测。

王蓉是个极懂分寸的人,她知道李宽很有学问,或者曾经还有过不小的地位。但根据以往那些文人墨客描述的情况来说,李宽的诗才太过匪夷所思了,也就向往着自己和李宽的第一次见面了。

一来她是更加清楚了李宽以往的风光~是与萧若芷和见面之后才大概弄清楚的“曾经的楚王殿下”,在她的心里那可是与皇上差一步的大人物。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萧若芷在上次见面时与她聊过几句话,虽然当时萧若芷姿态放得低,她知道若是能和李宽处好关系。此后王家的生意至少李宽的封地内。会有萧若芷的照拂。

其实萧若芷倒不是在暗示什么恩惠,王蓉也不至于为了一点暗示就诚惶诚恐。不过有个宗室做靠山的话,此后的王家可也跟一般人家不同啦。于是今天出门之前将自己打扮得格外端庄秀丽,在房间里折腾了半个下午,小女生也似。

国公府的后花园中,萧若芷正在和王蓉随意地聊着天,丫鬟玉霜来到了二人面前,深施一礼说:“夫人,国公刚刚吩咐下来说,今晚要留客人共进晚餐,请夫人早作安排”。

王蓉一次过来。同行的还有自己的父亲与丫鬟。听了这话萧若芷和王蓉都是非常高兴,留下吃饭就意味着前面男人的谈话非常融洽和顺利。还有就是李宽以家宴的形式表示出两家的亲近。这些都使得王蓉非常意外和荣耀。

萧若芷说了一声知道了,便带着几个人朝着客厅那边走了过去,才走了一半,像是想起了什么,忙让玉霜去通知如画。不多时如画也过来帮忙,王蓉看着她们之间亲密的神情。显然李宽妻妾之间的关系倒也不错。至少在表面上看的确是。

不多时,王蓉也帮着忙活起来,此时旁人看起来,她们竟像是正在准备晚宴的一家人一般。

萧若芷和王蓉等人在花厅中谈笑聊天。此时早过了晚宴时间,李宽在外书房与王蓉的父亲王博亚商量着合作事宜,萧若芷见饭菜都准备好了,笑盈盈地来到了外书房。笑道:“夫君,说起事情就忘了吃饭,大家等候着呢”。

李宽道:“看你,谈的一高兴就忘记时间了,对不住,真的对不住。”王博亚道:“国公的一席话,让草民茅塞顿开,相见恨晚”。

李宽笑呵呵地说:“哪里博亚先生说得那样,只不过从长远看,我们之间找到了一条可以共同发展的道路而已。博亚先生走,咱们边吃边聊”。

这顿饭吃的是其乐融融。

“踏青诗会……众多才子趋之若鹜的,国公不知有没有兴趣……”

“喔,诗会、才子……是很有才的那种么?”

“哈哈,夫人,大才小才到底怎么看,那可难说得紧了,诗才总是有些的,每年总归有几首好诗词出来,庸才不少,真的有才华的人却是不多”

王家本是富商,但商人地位低下,有钱之后想要往文人的方向靠,可惜这样的事情不会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能办到的事情,他家族甚大,这几年倒也出过几个有些才华的文人。

只是如今在世人眼中仍旧算不得什么书香门第,踏青诗会历来以盛大、奢华、热闹著称,但前去参加的也多半是与王家类似的有商贾背景或联系的人,凑凑热闹,另一半则是用来拉关系谈生意,也有自诩文人的作作诗,但诗作质量良莠不齐。

“呵呵,现在还不好说,到时若是有空闲,我回去看看的,基便本国公不能去。若芷也会去的”。李宽不想当面拒绝王家的邀请,毕竟是首次合作。再者说李宽本身也并不擅长此类应酬。

王博亚听见李宽没有拒绝,提着的心终于放了。把话题一转,开始为李宽介绍一些余杭的野史趣闻。这个果然引起了李宽的兴趣。

夜很晚了,王氏父女才和李宽告辞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