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笔下的七宗罪
21221500000043

第43章 我看海岩

在网上,海岩一直是网友们的热点话题。对他的作品、他的小说他的电视剧、他的人生,酷评热议。那是巍巍文学殿堂所听不到的,但恰恰是海岩作品最受欢迎的明证。

游虾儿

花了三个晚上,看了海岩写的三篇小说,《天堂之约》、《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算是打了个突击,扫了一下海岩小说盲。之前我没看过任何一部海岩作品,包括由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虽然我知道他的作品和由他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这两年大红大紫,都快赶上当年的王朔了。事实上我看海岩这三篇小说的时候,总忍不住和王朔小说去比较,我指的是和王朔那些故事性比较强,同样写爱情的小说比较,比如说:《空中小姐》、《永失我爱》、《给我顶住》。我的感觉是两个人都是讲故事的好手,都喜欢将故事情节发展的背景放在北京,所以小说中的京腔比较浓,只是王朔小说中俗话俚气更重一些。申明一点:我在这里谈的海岩都是根据我所看的上面提及的海岩的三篇小说。

海岩自己评价自己的创作说:“在创作方法上,我采用了一些好莱坞的模式,即大情节看上去简直胡编乱造,但人物的语言,感觉、场面的细节等小地方却非常真实。”记得我在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时,美高夜总会的包间内,本来从不涉足江湖的小说男主角潘小伟代表他的家族与天龙帮帮主冯世民献琴讲和,结果奇峰突出,潘小伟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枪杀冯世民,然后悄然遁身。从警方布控到潘小伟与冯世民谈判到潘小伟突然行险,整个过程丝丝人扣,扣人心弦,看上去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这也就是海岩所谓的好莱坞的模式了。但这一段明显是借用了《教父》中的情节。本来就是好莱坞的经典之作,当然是理所当然的好莱坞模式了。连潘家预先安排的放枪的地方“卫生间的抽水马桶水箱”都和《教父》中一模一样的。

海岩小说中的感情戏是占很大比重的,无论是《天堂/之约》、《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还是《永不瞑目》,而在后两部表面上是警察题材的小说中,情感线反而是故事的明线,而案情线只是故事的暗线。海岩小说中写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几乎都是非常(不用很了)纯情的那种,女主角无论她现实与否,比如说《天堂之约》里的林星和《永不瞑目》中的欧庆春。小说开始介绍时都是很现实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物,但到最后无一例外的爱情至上了。当然这两位都是女性,我们知道女性天生是爱情至上的,即使没表现出来,但在内心深处至少还是渴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只不过是有没有条件或机会发生的问题。所以小说中男主角的性格非常重要,如果男主角存在功利心,没有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的话,那么一部纯情戏就发展不下去了。很显然,海岩就是这样安排小说男主角的,《天堂之约》中的吴晓,《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潘小伟,《痛不瞑目》中的肖童,无一不是情圣级的人物,对爱主动,而且忠诚。

但是海岩小说里的爱情戏也有些很模式化的东西在里面,就从我看的这三篇海岩小说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模式:

1.男小女大。这一点是很奇怪的,通常爱情小说都是男大女小的,但海岩小说中却喜欢安排男小女大的恋爱。像《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潘小伟21岁,吕月月22岁;《永不瞑目》中肖童21岁,到欧阳兰兰就23岁了,而小说女主角欧庆春居然己26岁了;《天堂之约》好些,吴晓21岁,林星22岁,但林星显见比吴晓成熟多了,心理年纪相差不止道里计。这种姐弟恋,如果用弗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可就有恋母情结的嫌疑了。从这三部小说的男主角的成长经历来看,存在恋母情结还算合情合理,吴晓是母亲已逝,潘小伟一直在外留学,而肖童则是孤身在国内。

2.男主角长得差不多。海岩小说里的男主角好像是一个模子中生产出来的,英俊帅气就不提了,这是所有言情小说男主人公的共同之处,海岩小说中的男主角存在独特的共同之处。比如说男主角的身材都比较瘦削,《天堂之约》中的吴晓是“瘦瘦的男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潘小伟“瘦瘦高高的身子”;《永不瞑目》中的肖童“身材不壮”。还有一点,海岩笔下的男主角长得都比较漂亮。这是很与众不同的,因为是用“漂亮”这个词形容男人。吴晓是“长得漂亮”,潘小伟“漂亮的小男生”,而肖童则是“漂亮的小伙子”。(注:引号部分出自原文)

3.不可能的恋爱。海岩小说中的恋爱表面上看是不可能的,或者年龄不相称。这里指的年龄除了生理年龄外,更主要的是指心理年龄。我所看的这三篇小说中男主角无一例外还是小男孩,心理远未成熟,而女主角则成熟多了,无论是林星还是欧庆春,比较而言吕月月差距小些,但做事的老练还是潘小伟不能比的。或者身份不允许,欧庆春是警察,肖童是大学生兼线人;林星是普通记者,吴晓是长天集团董事长的公子;吕月月是警察,而潘小伟的身份就更过分了,是她的监控对象!

4.爱的坚贞。想想海岩小说里的爱情是容易让人感动的,吴晓对林星,潘小伟对吕月月,肖童对欧庆春。吴晓为了给林星治病,不惜卖身;潘小伟为了吕月月,冒着被出卖的危险,不顾一切;而肖童为了欧庆春,冒着生命危险做卧底,与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周旋。海岩小说中男主角爱的坚贞真是感天动地,但我觉得可能一定年纪的女性更喜欢看到这些。小姑娘是不喜欢幻想和不成熟的男孩子在一起的,年少多金例外。当然人总有会老的一天,当红颜老去的时候这样幻想幻想也是一件挺美的事情。老实说我可觉得海岩笔下男主角都挺倒霉的,像潘小伟最终还是被出卖了,而肖童千脆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总结一下海岩笔下的爱情,一方面我觉得像是专门写给女人看的,因为可能女人会喜欢这样的男主角;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像是男人的少年幻想。喜欢某个女人,自觉自个玉树临风,身边不是没有女人喜欢(比如吴晓,比如肖童),但就是“三千弱水”我只非取这一瓢,为此不惜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代价。多像我少年时做过的梦,没感动别人,却把自己感动得夜不能寐。一点感触。

好了,《我看海岩》到了收笔的时候,毕竟只是匆匆看过海岩的三篇小说而己。平心而论,海岩写的故事还是挺好看的,看了不会觉得枯燥,没办法,这属于我的个人阅读趣味。但说实话,看过海岩写的爱情故事后,和看琼瑶阿姨的小说感觉一样,看后让我对爱情没有信心。原来假使恋爱是这个样子,那么我注定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在一起了。理由很简单,谈不来恋爱嘛。我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只做得来)薛宇对吕月月,李春强对欧庆春这一步了。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