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容闳
21413900000009

第9章 晚年倾向革命

容闳回想起自己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一腔热情回到祖国,立志为祖国的复兴和发展而奉献自己的知识才华。但他时时、处处遇到封建顽固势力的排挤和打击,纵然有浑身的本领也无法施展。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赞成改革到倾向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两年,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地位。为了镇压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杀的革命志士谭嗣同生前的好友唐才常,在这个危急时刻准备筹组自卫军起事。事后,想拥戴光绪皇帝出来执政。唐才常通知了上海各界社会名流80多人召开“中国议会”。容闳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72岁高龄的容闳被选为“中国议会”的会长、严复被选为副委员长。容闳没想到自己在上海名流中有这样高的威望。所以他开始积极参加到起事的准备中。

在筹备起事的活动中,容闳和唐才常一样还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的幻想。容闳负责国外联络的事务。他希望能够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重新立起光绪皇帝,废除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的统治,继续实行新政。容闳还为了这次起事起草了一份英文的对外宣言。在宣言中他们向各国政府宣布不承认清政府的统治,要给人民以立宪的自由。但这份宣言还没有发表,唐才常就在汉口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杀害了。清政府发出通电要捉拿容闳,并要就地正法。容闳被迫逃往香港。

容闳在回香港之前,先去了一趟日本,途中恰巧遇见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两个人初次见面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路上,容闳向孙中山谈到中国的改革如何的艰难,自己是如何苦苦地走过这几十年的艰苦路程。孙中山也向他讲了要实现中国的改革,就必须推翻中国的清朝政府。他们俩越谈越高兴、越谈越深刻。孙中山称容闳是“富有新思想”的热心改革的老人。初次见面竟成了容闳一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转向同情革命、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十几天后,他离开日本乘船到了香港。

在香港,容闳的一个朋友谢缵(zu3n)泰正在筹划一次广州起义,听说容闳也在香港,就特意来找他,约他一起参加起义。容闳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约定这次起义如果成功,成立临时政府,拥戴容闳为总统。但这次起事的机密被泄露,起义还没有发动就被镇压了。

容闳在香港呆了两年后就到美国去定居了。在国外,容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进一步转向了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一边,极力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宣传。他曾给国际友人美国军事家荷马李写信,要求他支持孙中山的事业。

1909年底孙中山到美国访问时约见了老朋友容闳。这次见面与上次船上相见相隔了9年,他们见面格外亲热。在他们的会谈中,容闳向孙中山提出了一个起义计划,起名为“中国红龙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准备募集500万美元,10万支枪和1亿发子弹,支援孙中山,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在以后的日子里,容闳常与孙中山进行信件联系。他还用信函帮助孙中山与荷马·李等人建立通讯联系。孙中山在容闳的帮助介绍下,认识了美国友人荷马·李、美国财界人士布思,并与他们多次通信联系商量贷款的事情。1910年3月孙中山亲自到美国洛杉矶与荷马·李、布思多次会谈,一起制定了一个新的起义计划。这个计划内容主要是向美国财团借款,发动全国规模起义。容闳对这个计划的制定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个计划因美国资本家不肯冒险出巨款而未能实现,但它毕竟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容闳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的支持。这时的容闳已完全转向了革命派。

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消息传到美国,容闳兴奋得彻夜未眠,一连写了很多信给国内的老友,表达了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渴望能回到祖国为国出力。12月29日,他又写信给谢缵泰,要求他去参加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的大典时千万代替自己向孙中山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告诉孙中山“我的健康情况正在逐渐好转,也许会到中国去,参观这个新共和国。”容闳心中特别怀念自己的祖国,也特别相信孙中山建立的共和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给容闳写了一封信,邀请他能回到国内,协助他参加民国的建设。

容闳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实现他一生的夙愿啊!但这时他已经重病在身,无法行动。他只能托去南京的人转达他对孙中山及孙中山缔造的共和国的祝贺。

容闳的身体健康状况每日愈下。他想到自己回祖国无望,就把两个儿子叫到床边,一再嘱咐他们说:“我花那么多的钱把你们养大,你们一定要回到祖国,一定要报效祖国!”

1912年4月21日容闳病死在美国的寓所。美国《哈城日报》刊登这样一个消息:

身为学者、政治家及今日新中国运动的先驱者容闳博士,昨日上午11点30分,在他的沙京街284号寓所去世。……

他对过去一年来中国的急剧进步变化密切注视,因为他毕生曾努力于此目的。星期六(4月20日)他刚收到新中国领袖孙逸仙博士赠送给他的一张照片,惜已太晚,因容闳博士早已昏迷不醒。……

他的墓地就安置在美国康州哈德福特城西杉山公墓。

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依据他的遗愿回到了祖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工作。

他在晚年定居美国期间,曾花了大量的精力,写了《西学东渐记》一书,记述了他的一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