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毕业3年要赚100万
21882600000027

第27章 靠死工资发不了大财,搞点副业吧(3)

单干,毕竟还是有风险的,在正职不影响副业开展的情况下,能不辞职就不辞职。等一切准备就绪铺垫好了以后,再辞职最好。

第二,我适合创业吗?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老板,显然,那些处事果断、富有主见、个性倾向于力量型的人比那些优柔寡断、胆小怕事、过于感性的人更适合创业,所以在辞职前,对自己性格的了解和分析也很重要。

第三,我有计划吗?

无论你是替人打工,或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都一定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很完整的计划。配合时间、资金、个人能力。这样,不管是搞个副业,还是自己创业,都是必需的条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建议到专业机构做一些相关的测评,包括对个人性格和创业能力的测试,以及咨询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等,这样都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无论求业也好,创业也好,都不是盲目跟从,人云亦云,一定要充分地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了解社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6 摆地摊儿,又何妨

一说摆地摊儿,很多人都以为就是一个在公司混不下去,为了生计不得不屈尊的人做的小生意,他们连个体户都算不上。其实我不太认同。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摆地摊起家的,巴菲特曾经在幼年时就在家门口卖现煮的咖啡,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创业前期曾多次到义乌、广州进些鲜花、玩具摆地摊来卖,以帮助海博翻译社可以正常运营,而且实际的情况是海博翻译社就是靠摆地摊来撑下去的。名人的事迹不想再多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草根儿的成功练摊儿故事。

500块钱创业,能干什么?你肯定以为啥都干不了。可是来自内蒙古的孙女士用这区区500块钱练摊儿,一年练出了30万!这绝对是真人真事。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她就住在北京,或许,她就在你身边。

孙姐是个性格豪爽的人,7 年前她就开始在北京动物园做服装批发生意,这些年风风雨雨,她赚过大的,也赔过大的。前年的时候,因为她所在的天乐宫服装市场拆迁,她进的货又失手,那一次赔了个血本无归。

在这个物价暴涨的年代,重新去别的市场租摊位根本租不起,孙姐只好用仅剩的钱在郊区租了个库房,把存货放进去,开始琢磨别的生计。

望着那堆存货,为了生存,她一天也不能歇息,在没有想好之前,只好练摊了。

恰逢冬天,她就从卖帽子开始。孙姐从一家人的生活费里抽出500元,进了一批帽子。她在家乐福门口卖,儿子在天桥上卖。娘儿俩各守一个摊儿。

孙姐摆摊儿本来是权宜之计,谁知道不摆不知道,一摆吓一跳,连续摆了一个星期下来,娘儿俩一核算,摆地摊可比干实体店卖得好多了。没有昂贵的档口租金,每天都能卖个五六百!

坚持到了“五一”,靠着这原以为不靠谱的摆地摊,孙姐竟然纯收入四万多元!现在手头稍微宽裕了点儿,夏天马上到了,孙姐于是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杀到义乌去进货,卖丝袜。

孙姐怀揣着半年来挣的几万元风尘仆仆地到了义乌,她知道做袜子做的最大的厂家就是浪莎了。因为有经验,她直接就去了浪莎厂里,但是浪莎的袜子都是高端货不适合地摊卖,正当孙姐苦恼的时候她发现浪莎每年都有很多的库存货,而这些库存货都会便宜地处理,她就和厂家谈了起来,结果人家愿意1元钱一双处理给她,但是条件是必须拿5万双以上。孙姐把带来的钱全赌上了。拿回来以后便开始打着浪莎厂家的招牌卖袜子,大家都知道浪莎在超市最便宜的袜子也是十块钱左右,可是在地摊上居然会遇到10元5双的浪莎货,大家都恨不得抢疯了。孙姐的生意十分火爆。她开始扩大经营了,早上在农贸市场卖,晚上在超市门口卖,也开始参加一些交易会,交易会的租金每天是两百多,可是孙姐每天的营业额都是两三千,平时在农贸市场的营业额每天最少也是五六百。

前几天她约我吃饭,两年前差点倾家荡产的娘儿俩,一转眼已经在南二环买了房!这赚钱速度也太猛了吧!

摆地摊儿,照样能发家,我一点没有骗你吧?不过,摆地摊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一门生意,除了要放下面子之外,里面还隐藏着许多技巧。掌握这些技巧能成地摊皇帝,不懂技巧可能沦为地摊奴隶。

选择好的切入点

找一个好的有市场的产品,不要做得太杂,不要像卖百货的一样,你只要卖好一样就可以了。记住你是摆地摊!不是批发商。初学者,可以选择市场有少部分人卖,但是你觉得有市场潜力的东西,但又不要跟风,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的产品不要卖,因为已经饱和了,你不可能获得太多的回头客。还有,因为你是兼职摆地摊的,所以不要选择容易积压腐烂变质的货物(食品水果);晚上要睡觉,白天要工作,所以也不要选择夜宵食品(夜宵食品必须晚上才能有销路)。

选择廉价实用质量较好的用品

毕竟是小摊生意,不要指望你的盈利会达到200%以上,一般单价都在100元以下,地摊生意讲究的就是薄利多销,你的商品不要和商场的比,但是你的商品质量不要低于商场,你可以不是品牌,没有关系。路人能选购你的商品就因为便宜实惠好看,但是路人可不喜欢买来的是劣质产品。

销售的技巧

地摊销售讲究的就是讨价还价的艺术,要有乐在其中的感觉,不要太势利,太过分,看你用什么方式吸引路过你的地摊的人和你讨价还价。其实路人也很喜欢和你讨价还价的,当他愿意和你讨价还价的时候你的商品基本上可以成交了。那么怎么赚钱呢?看路过的人的身份,有的看上去很朴素,你可以把价格喊低一点,如果你看见的路人看上去很果断(有派头),你可以喊高一点价格,这不是瞧不起人,而是一种赚钱的艺术。当然还要根据你卖出去的商品是针对什么人群的。如果是男的来买女士的东西,你可以喊高一点价格,老太太来买东西你一定要喊低一点价格。年轻人你可以喊高一点价格,并且多赞美几句,效果一定不错。

注意形象

摆地摊并不是像你过去记忆中的脏乱差,不要随便坐在地上,可以弄个小凳或者垫一点东西再坐;不要随便吐痰在地上,顾客看见了很可能马上走人;不要脱掉鞋子盘坐在地上,即使你的脚再干净,顾客看了也会觉得不舒服。

虽然摆地摊,但要是讲究技巧利润还是挺可观的,据说在周末,一些卖小饰品的摊位一天纯利有三四百。在市场经济中,能够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创收,就是压倒一切的真理。

7 做到“三个一”,30岁挣得百万年薪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这样,“三十而立”,“而立”便三十了。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如果再用世俗一点的标准,那就是收入的具体数字。30,100万。这两个关系不甚密切的数字,在此化身为一个衡量个人成就的标杆:30岁年入百万。

收入从来都只有两种: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如果你一不敢兼职,二不懂投资,一心一意跟老板混,还指望三十而立吗?

嗯,一定有的。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当年在修建埃菲尔铁塔的时候有一名记者在工地上采访了3个工人,记者问第一个工人:请问,您为什么要来参与修建埃菲尔铁塔呢?第一个工人满脸不快地说: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呗!谁愿意干这些繁重的工作呀!记者又采访第二个工人,问了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工人回答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它可以让我学习到很多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呀!”记者又采访第三个工人,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第三个工人回答说:“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建筑,我能参与建设感到非常自豪!”

10年过后这位记者又找到了这三位工人,发现第一位工人还是在一个工地上满腹牢骚地干着同样的体力活,第二个工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知名的建筑设计师,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董事长。更加讽刺的是这三个人还都在一个公司里面,一个是工人,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董事长。

虽然只是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领悟的。大家的身份一样,起点一样,做事的内容也一样,关注点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你怎样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它很可能决定了你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30岁挣得百万年薪,根本不是梦,只要你能掌握下面“三个一”,你还可以赚得更多。

一“心”才能值百万

有很多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我到底在为谁工作?我这样工作为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我从没有过多的犹豫和困惑,因为我的答案恒久不变——我在为自己工作。为什么我在为自己工作呢?因为确立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自己每一个阶段的规划,使自己时刻都有一种向前冲的意念,即使遇到艰难挫折也会努力前行,因为我知道,目标就在前方。

作为今天徘徊犹豫在职场中的人士,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为自己建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明白自己究竟在为谁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一“技”才能博百万

很多人都觉得职业的差异才是决定能否达到百万年薪的关键,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从2012年薪酬最高的10大行业的分布表中可以发现,百万年薪的分布极其广泛,无论是批发零售、社会服务、金融保险,抑或是房地产业都可能成就百万年薪。而这些能够生产百万年薪的行当中,同样也存在大量的温饱从业者、业内最高薪酬和行业平均薪酬的从业者。真正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赢得百万年薪的,往往都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以律师行业为例,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律师的收入并没有因学历有明显的区分,一些事务所的工薪律师只在底薪上有些许的不同。海归律师较之国内律师的收入可能会高出一两倍,甚至更多。律师的主营业务也影响律师的收入,涉外、房产、金融、证券行业的律师收入要远远高于从事劳动、民事类的律师。律师入行时间的长短、资历的深浅和律师的收入成正比,实习律师和资深律师收入因案源的多少而差别巨大。

许多有高学历的“海归”律师,因为有留洋背景,所以一般都瞄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贷款、融资租赁、外汇业务、海外上市等完全国际化运作的业务。这些业务的标的大都有数十亿元,按照1%至5%的业务提成,一笔业务就能挣个上千万元。最后按参与人头分下来,收入也十分可观。但是并不是所有律师都能接手这样的业务。一来需要从业者对相关领域有足够认知和了解,其次,对于海外并购案中的处理与解决,并非一般外语水平可以应付,留学的经历在此为高薪加持。

一“机”才能造百万

在拥有立足职场江湖的独门绝技之后,是否能够获得认可和青睐,从而牵到高薪的橄榄枝,机遇实为重要。

仅仅花费六年时间就从设计师晋升到总监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严涛万分感激机遇的垂青,在当下大学生毕业至少要干三年学徒才能出头的领域,正因为在他毕业的时候适逢房产热,专业人才紧缺,让他只用了现在年轻人一半的时间就做到现在的成绩。

除了善于在平凡中积蓄力量的坚韧,机会的寻找还需要超人一等的眼光。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买和卖、供给与需求、资源市场与产品市场间的差价,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所有这些差价只要没被人发现都是机会。成功者对这个差价之所以很敏感、有洞察力,是因为跑得多、见得多、问得多,也就是在信息不对称中做到了相对的信息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