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2211200000112

第112章 桑榆晚景 土司的情谊

人过七十古来稀,慈爱的父亲已步入晚年。孝顺的湛阳、龢阳兄弟不惜重金购地修建礼园娱亲的同时,也早早地为老父“看材”。

“看材”,就是筹备棺木。旧时有专门的材厂,既出售木料,也出售现成棺材。一般都由孝子亲自到材厂选材拢制棺木,也称“迎材”(材寓财)。孝子看好材后,一般的情况是由材厂将材运到事主家,并负责制棺,以取在住宅门前叮当拢材之响声,称为“拢材”、“磕材”或“磕响材”。棺材的里部要用“泥子”将缝隙填严实,再用毛头纸(一种纤维较粗﹑质地松软的白纸﹐多用来糊窗户或包装。也叫东昌纸。)、夏布(是用手工把半脱胶的苎麻撕劈成细丝状,再头尾拈绩成纱,然后织成狭幅的苎麻布。是中国的传统纺织品之一。)等糊二三层,其效果如同漆好的一样,不漏水、不透气。然后再挂上红绸或红布里子;外部用红(或黑)色漆油漆若干道,四周还要描上“寿”字图案的金边。写材头字的台头因人而异。清末凡有功名者,起笔书写“请封”两字,下面再书写功名、姓名、年龄等。一般人家则无此讲究。棺木被认为是死者在阴间的住宅,有的人还把棺木看作是寿和财的象征,所以,过去的人们对此十分重视。棺木在生前就得准备好(须在农历闰年准备),以此作为吉祥物来为自己增寿。有人甚至在年过六十花甲以后,在棺木内放置不倒翁玩具,撷取健康长寿的寓意。棺材做好,每年都请漆作坊的人为棺木重油一遍。漆时,用朱砂打底,大漆罩面。这样,几道漆下来,棺木油漆锃亮,扣拍能发玉石之声。

昭通人同样喜欢生前就把棺木做好,并每年上一道漆,直到逝世。任何人不觉得此举犯忌,相反心安理得。作为传统的思想,昭通人最怕自己去世后被凶恶的野兽所吞噬,认为回归大地入土为安,灵魂就有了归宿。对于老父亲的寿木,孝顺的湛阳兄弟也花了心思。兄弟倆觉得父亲喜欢家乡的金丝楠木,想当然地准备置办。可李耀庭却笑眯眯地说,昭通有一种奇木叫红豆杉,用它的皮,甚至叶和枝条泡酒,可治身体上的无名肿毒,就连长在五脏六腑上的肿瘤它都可以治愈。当年做生意,曾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说过用红豆杉做成棺木,人的遗体百年不朽,所以被称为神木。竟有如此神奇,于是湛阳兄弟庚即派人去昭通寻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昭通落水洞附近寻到红豆杉。那块地盘属于彝族土司吴鼎兴管辖,当李家人说明来意,吴鼎兴热情接待。他说,听李耀庭之名如雷贯耳,昭通人都知道,李耀庭是个仗义疏财之人,为国家、为家乡民众做了不少好事,留下口碑。我能送他一棵可做棺木的红豆杉聊表心意,是我的荣幸。李家人在向导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一棵几人合抱且长得十分笔直的大树,砍伐后请人运到盐津走水路。离开时,李家人登门拜访吴鼎兴的爷爷,封了一百两银子呈上,说:吴老爷有情,我必有意,否则回重庆交不了差。临别,吴家送珍贵的山货药材若干,作为捎带给李耀庭的礼物。

棺木做成后,湛阳兄弟为自己的孝心有了结果而欣慰。他们每年给棺木上一道云南镇雄出产的木漆。镇雄气候阴湿,木漆质量上乘,名冠全球。

注:盐津县是云南省昭通市下辖县。古为僰人居住地。盐津县有秦开“五尺道“、“唐袁滋摩崖“、“僰人悬棺“、“古城堡“等遗迹。盐津地处滇川结合部,自古为中原入滇要道,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素有“滇川门户”之称。

注: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隶属云南省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