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2211200000021

第21章 行伍生涯 战场上的金兰兄弟

李耀庭在军中结识广西西林人岑毓英,李、岑是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同治四年(1865年),岑毓英率军入黔围剿猪拱箐,李耀庭率松柏营乡兵,投入其麾下。当初,李耀庭披红挂彩应征入伍,青春年少、雄姿英发,颇受岑毓英激赏。此后,两人一同为平乱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同治十一年(1872年)攻破大理,擒杀杜文秀。明年,历时十七八载的云南回乱全被剿平。岑毓英由此官至云贵总督,在岑毓英的提携下,李耀庭也得到相应的封赏。更重要的是,历经多年的战斗生活,戎马倥偬,彼此间,英雄相重、惺惺相惜。李耀庭与岑毓英换贴为金兰弟兄,成为通家之好。自此,李耀庭一生与岑氏父子(岑毓英、岑春煊)结下延及两代人的不解之缘。

岑毓英一生在近代中国算得上轰轰烈烈。作为晚清重臣、封疆大吏,实至名归,其事迹足以载入史册。

同治七年(1868年)回乱未平,岑毓英继续与杜文秀军作战,授云南巡抚。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兼署云贵总督。

同治十三年(1875年),岑毓英正与英国人交涉马嘉理案,接到那劳继母忧的消息,回籍守制。

光绪五年(1879年),他到北京述职,被授予贵州巡抚。在黔抚任上,岑毓英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裁遣黔省冗员五成,限期出省;剩下五成,随时察看甄别,公平处理。

光绪七年(1881年),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同年9月10日,东渡台湾,从基隆登陆,查勘沪尾、鹿港,再由台北、淡水、新竹、彰化、嘉义依次行进。每到一地,接见绅耆,问民疾苦。年底,第二次渡台,督修大甲溪,写下“甲溪如海阔茫茫,痛涉民间历是伤。昔日帝封今有奠,狂澜自此庆安详”的诗句。

光绪九年(1883年)出任云贵总督,成为当时中国8位封疆总督之一。

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中,岑毓英出任对法作战的清军西线统帅。战争结束,岑毓英参与中越两国的划界工作。

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让幕僚赵藩以工笔楷书将孙髯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刻写于昆明大观楼。

“政严而民怀其惠,孤立而帝鉴其忠”岑煜英一生作为,幕僚赵藩形象地给予其极高的评价。

光绪十五年(1889年)6月6日,岑毓英病逝于昆明,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太傅,谥号“襄勤”。

注:金兰兄弟,金兰:原指友情契合,引申为结拜兄弟。结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契若金兰)。以前的规矩,义结金兰后,要交换谱贴,叫金兰谱或叫兰谱,因此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换贴”。按照习惯,结拜的时候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日、时辰、籍贯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兰谱》,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

注:岑毓英画像上赵藩的题字

泊乎斎粥之风穆乎山岳之容有文武威重以功名始终政严而民怀其惠孤立而帝鉴其忠经权并用而骄狩悍卒莫不服驾驭而归陶镕呜呼斯图绘所不能状者吾犹仿佛遇诸心目之中

剑川门人樾村赵藩敬题

注:赵藩(1851年-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年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赵藩系一介儒生,白族农家子弟,同治十三年(1875年),他在昆明中举之后,曾五次上京赶考,均遭遇落弟,后来有幸被当时的云贵总督岑毓英看中,被邀入幕府当师爷,继而又受聘为家庭教师,主教三公子岑春煊,历时七载。岑毓英死后,岑春煊亲自出面为赵藩请咨,并资助其入京候选,得到光绪皇帝召见,派他到四川任职。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1920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蔡锷、李根源皆其门生。

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现CD(蓉城)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即为其手书。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享年76岁

注: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让幕僚赵藩以工笔楷书刻写于昆明大观楼的孙髯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孙髯翁先生旧句

光绪十四年戊子春正月二日西林岑毓英重立(印)

注:孙髯(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

图一.岑煜英画像及幕僚赵藩的题字

图二.赵藩像

图三.岑毓英让幕僚赵藩以工笔楷书刻写于昆明大观楼的孙髯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