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2211200000038

第38章 “在野相爷” 护驾助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8月14日慈禧、光绪弃京出逃。

慈禧和光绪都换上了汉人的服装。慈禧穿着蓝夏布衫,梳起一个汉族老妇人的大髻,打扮成一个老村妇的模样。光绪则穿着黑色长衫,外面裹上黑布战裙一条。外国洋人兵临城下,大清统治者从此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逃亡的路,显得是那么的漫长。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因为仓皇出逃,带着金银细软,混入流民中逃出了紫禁城。在进入山西境内之前的半个月,可谓是颠沛流离。沿途负责接待太后、皇上的各色人等的命运因此也在发生着的变动:从做饭的厨师,到一方执政要员,到商贾巨富。逃难的路上,无形的如椽巨笔也在书写人生命运的神话。

当慈禧刚刚逃出北京城时,忙乱中,曽连续数日没有好好地进过饮食。途中有一县的官民更是不相信太后会出宫,竟直接开枪把这位西逃的“假太后”当做流民赶走了。一行人众到了河北怀来,怀来县令吴永冒雨奔波几十里在榆林堡接驾,进献了小米绿豆粥,煮的熟鸡蛋,这让慈禧涕泪交加。吴永三天磨穿一双靴子,为逃难的朝廷忙前忙后地张罗,慈禧终于从生存线上挣扎出来。此情此境,有打油诗戏言:“榆林豆粥胜佳肴,逃难王公尽折腰。粗食布衿没得选,保全性命最重要。”虽然此地的接待条件十分简陋,接驾时也显得有些仓促窘迫,却让一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慈禧倍感温暖。虽然没有珍贵味美的“满汉全席”,但凭一碗绿豆粥、几颗煮鸡蛋和几件旧衣服,吴永博得了慈禧的感激之情。作为嘉奖,慈禧先是任命吴永为前路粮台会办,随后再次晋级升官:“直隶怀来县知县吴永,著以知府留于本省候补,先换顶戴。”有人戏称,吴永时来运转,一碗粥竟换来六品顶戴。吴永在慈禧西行中一路相伴,颇受慈禧器重。就连曾经给吴永做饭的厨子,据说因为一碗扯面,一盘炒肉丝做得颇对慈禧胃口,也被慈禧挖去做了御厨。

乱世之中,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有着一颗躁动的心,他跟他的父亲岑毓英一样,渴望寻机成功,出人头地。初闻事变发生,他闻风而动,首先是向上级请兵,有军队才能勤王护驾,掌握军队,才是有实力的表现。尽管远在西北,不辞千里跋涉,希望以此显现进尽忠报国的忠心。再作设身处地考虑,朝廷有难,仓皇出逃,衣食住行,一样都不能少。怎样才能将朝廷逃难路上的后勤保障做得周详圆满,必须要物色这方面能够胜任的合适人选。岑春煊在谋士赵藩的指点下,想到了他的世伯,天顺祥票号的管事李耀庭。前辈历经乱世,是过来人,他有经验。况且,天顺祥票号而今遍布全国,汇兑融通,用钱方便。请他在勤王过程中辅佐自己,就有了经济上的靠山和保障。

李耀庭也正在焦虑国难,外侮当前,国民理应同仇敌忾,为国效力,为朝廷效忠。现在岑春煊找到自己,他认为是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李耀庭十分欣赏并一直看好岑春煊这位比湛阳大十岁的贤侄,他很多地方都像他父亲。岑毓英光绪十五年(1889年)6月6日,病逝于昆明,看到岑春煊仿佛看到他父亲的影子。另外,李耀庭是一个商人,他以为乱世中不可否认也蕴含着商机。天顺祥与岑合作,在危难中帮助朝廷,这是大事,需要征得主管的同意。请示王炽,王炽正有同样的想法。

岑春煊在兰州亲率马步兵约二千余人东来勤王。长途奔驰,日夜兼程,到京之日,外兵合围之势已经形成,各军均溃散逃亡。沿途,岑春煊率所部奔走访求。最终,迎谒于南口途次,当即担负起护卫之责。史料记载,岑所部兵力有限与沿途乱兵溃卒众寡悬殊,混乱中威严纪律早已不存。乱兵溃卒竟有持枪追逐于慈禧舆前的,岑叱之不止,反举枪对岑开放。岑以事机紧迫非树威无以善后,乃乘其一击不中,急拔刀斩于舆前,并宣示大众:不遵守约束者以此为例,众始肃然知畏,由是沿途安靖。逃难路上,因为甘肃布政使岑春煊首先率部勤王迎銮护驾,惶惶不可终日的慈禧、光绪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朝廷的安全从此有了保障。

为了解决逃难人群的用度花销,李耀庭代表王炽和天顺祥,给慈禧捐助了天顺祥的银票四十万两。银票可在天顺祥各地的分号兑取,希望籍此帮助慈禧銮驾顺利到达西安。国家危难之时,同庆丰、天顺祥遵从王炽先生的指令,急朝廷之所急,雪中送炭,用行动践行着“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经商准则。

途中,慈禧初命怀来县令吴永办理前路粮台,然吴永库款空虚且位卑言轻,一切均不如岑春煊便利(毕竟岑春煊有李耀庭做后盾),力请改派。慈禧乃派岑为前路粮台督办,吴为会办。逃难人群于是定心,一路经大同太原潼关由山西进入陕西。

岑春煊因护驾有功,获得慈禧的好感,因功授陕西巡抚,后调任山西巡抚。

护驾助逃、贡银济困,危难中帮助朝廷,为天顺祥的名号作了最好的推介广告,也为天顺祥赢得商机。兵荒马乱中,出逃的王公大员,纷纷将金银存放天顺祥,因涉及隐私,很多人甚至不要利息,只要求守口如瓶,绝对保险,天顺祥因此赚了不少银两。此外,天顺祥又以低价收购巨贾商家的房产、珠宝、古玩字画、玉器等稀罕之物,时局稳定,仅此一项收获甚巨。在八国联军的枪炮声中,天顺祥在李耀庭指挥下运筹帷幄,只要有保、有抵押、有诚信,来者不拒,天顺祥的资本愈益雄厚。

注:岑春煊(1861(辛酉年)-1933),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县人,壮族,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地区,岑春煊率兵“勤王”有功,因功授陕西巡抚,后调任山西巡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调四川总督,七月,调广东巡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岑奉调署两广总督,督办广西军务。岑春煊为慈禧太后所倚重,成为清末重臣,与袁世凯势力相抗衡,史称“南岑北袁”。

注: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在清代,总督侧重于军务,巡抚侧重政务。总督官阶高于巡抚,但巡抚不是总督的下属,两者都是封疆大吏。布政使和按察使一样,是巡抚的下属。

图一.慈禧太后肖像

图二.慈禧与隆裕皇后、瑾妃

图三.慈禧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