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2211200000050

第50章 兴办实业 经营潼川锦和丝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庆商人王静海在南岸开设永清祥丝厂。这是王静海创办的一家机器缫丝厂。建成之初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工厂给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这是近代重庆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它的创办,催生了南岸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丝厂生产的生丝,称为“厂丝”、“洋庄丝”,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搅)、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国外所产丝无多逊色。因而,出口有市场。

其时,重庆缫丝厂出产的厂丝,都交售给位于重庆下半城模范市场的“丝庄”(专营生丝出口贸易商号的通称),再由“丝庄”转售给“洋行”(外资在重庆开办的经营华洋商品贸易企业的统称),远销至海外。

清政府认为民办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而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自近代缫丝厂纷纷问世以后,重庆的厂丝出口从无到有,逐年增多,成为出口价值最大的商品之一。

永清祥丝厂在经营中遇到一些问题,附近的一些居民,对倡办机器缫丝厂不甚理解:他们认为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工人操作不熟,机器容易伤人;甚至有人认为,工厂的高烟囱妨碍“风水”。然而,对工厂而言,这些都还不是主要的。真正对工厂造成致命伤的问题是原材料的来源即蚕茧的收购,这才是在重庆建立丝厂的短板,也成了制约工厂生产及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年运作,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流动资金不足以让企业正常运转,负债经营,永清祥丝厂生产难以为继。

宣统元年(1909年),大力发展实业的李耀庭以三子李龢阳出面,与人合股顶下永清祥丝厂,李耀廷认股银四万两,赵资生认股银二万两,申借官银二万两,这是官商合股,但李耀庭作为最大股东,掌握了工厂的绝对控股权。拿下丝厂,就要考虑它的生存发展,如何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做大做强,这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根据向楚所撰《巴县志》记载,“重庆商业市场上的川产丝织品业主要集中在模范市场,川丝织品有CD嘉定、顺庆之别,不掺杂人造丝,服用耐久,迩来织工殊进,亦有用铁机者,若再研精染色,当与苏杭竞美也。”

显然,在当时,李耀庭对接收后的工厂厂名、工厂的主要生产地是作了仔细考虑的,毕竟四川丝织品的主要产地不在重庆,而在四川其他地方。

乐山,古称嘉州、嘉定,CD平原南部中心城市。历史上属于古蜀国,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区据CD双流仅100公里。是中国唯一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世界灌溉工程东风堰。说到物产,从唐代开始,乐山种茶业十分发达。唐代诗人岑参曾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

另外,“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的,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洲大陆的陆路通道。相对于西北丝绸之路,史学家称从CD出发南下经云南、贵州、两广往东南亚、南海、印度、西亚、欧洲的国际商道为“南方丝绸之路”。而乐山则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考察的结论是:嘉定(乐山)有丝,但是这是从别处汇集,且这丝(绸)有关商贸,而非生产。

顺庆,四川省南充市辖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顺庆区养殖业以家畜、家禽、淡水鱼类和桑蚕为主。顺庆区饲养家蚕极其普遍,家蚕品种繁多,且不断进化。

考察结论是:顺庆有丝,且原材料收集不成问题,但还不能说是丝绸生产的最优地点。

潼川就是如今的三台县,四川曾经的第二大重镇,自古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1902年,四川近代缫丝业第一厂,——陈宛溪创办的裨农丝厂在潼川建立,潼川裨农丝厂创办时仅有木制丝车12部,1903年新建厂房增车60部,1905年又新增车40部,1909年新建蚕库及厂房,新置意大利制铁机缫丝车,标志着工厂由家庭手工业进入工业化生产的新时期。陈宛溪还以自己的企业为样本,写成《裨农最要》、《蚕桑浅说》(又名《劝桑说》)、《丝厂俗歌》、《妇女缫丝歌》等作品刊行于世。四川名士赵熙写过陈宛溪传略《宛溪翁传》。此外,裨农丝厂生产的双鹿牌生丝产品,分别于1915年、1919年在德国莱比锡世界物产公赛、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两次荣获金奖。蚕丝产业在三台县历史悠久,唐宋时代,三台即为川中重要丝织中心之一,四川生丝的最佳生产地在潼川。

于是,拥有控股权的李耀庭召开股东会议,将收购的永清祥丝厂改名为潼川锦和丝厂,并将其一分为二,潼川、重庆两地设厂,总号(总厂)在重庆,由李龢阳担任经理。同时,追加投资。李耀庭认为,既然要进入这个行业,那就要做出成效。将工厂开在主产地,依傍强手,生产上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重庆厂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分厂则可以享有总号的管理理念、资金,人员的配备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调剂。丝厂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李耀庭的产业实体中又增加了出口创汇的丝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