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规范的站姿,一个人的站姿还有以下几种:
(1)叉手站姿
此种站姿,要求两手要在腹前交叉,右手要搭在左手上直立。如果是男子,他的两脚可以分开,距离要保持在20厘米内。如果是女子,她可以采取小丁字步,即一脚稍微向前,脚跟靠在另一脚内侧。这种站姿在端正之余略有自由,在郑重之余略有放松。同时,人的身体重心还可以在两脚间转换,从而达到减轻疲劳的目的。
(2)背手站姿
此种站姿,要求双手在身后交叉,右手要贴在左手外面,贴在两臀中间。至于两脚,既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需要注意的是,分开时不超过肩宽,脚尖展开,两脚的夹角要达到60度,挺胸立腰,收颌收腹,双目平视。这种站姿在优美中略显威严,让人产生距离感。它比较适用于保卫人员。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将两脚改为并立,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尊严,表现出一种威仪。
(3)背垂手站姿
此种站姿,要求一手背在后面,贴在臀部,另一手自然下垂,同时手要自然弯曲,中指要对准裤缝,两脚因人而异,既可以并拢,也可以分开,还可以成小丁字步。这种站姿比较适合于男士,这样会体现他的大方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以上介绍的几种站姿是十分实用的。它不仅会给他人以挺拔俊美、庄重大方的感觉,而且还可以显示出自己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这些站姿也绝非是一两天就可以练就的,它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的坚持。习惯成自然,只有将它们真正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才算是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值得提醒人们的是,训练的人在站立中,千万不能探脖、塌腰、耸肩,双手也不能放在衣兜里,腿脚不能随便乱抖,两眼不可左顾右盼。只有严格要求自我,才会避免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
坐要有坐相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坐姿端庄优美,会让人感到温文尔雅、稳重大方。如果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注意自己的坐姿,腰伸不直,腿乱叉开,他只能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坐是一种静态造型,它和站姿一样,也是十分重要的仪态,只不过它经常被人们忽视而已。
由于性别不同,坐姿对于男子和女子来说,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男子,优美的坐姿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准式坐姿。这要求男子上身要正直上挺,两肩要正平,双手既可以放在两腿上,还可以放在扶手上,双膝要并拢,小腿要垂直地落于地面,两脚分开,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
(2)前伸式坐姿。这首先要求男子保持上面提到的标准式坐姿。在此基础上,两小腿要向前伸大约一脚的长度,同时左脚要向前半脚,脚尖不要翘起。
(3)前交叉式坐姿。这要求小腿要前伸,两脚的踝部要交叉。
(4)屈直式坐姿。这要求左小腿要回屈,前脚掌要着地,右脚要前伸,双膝并拢。
(5)斜身交叉式坐姿。这要求两小腿要交叉向左斜出,上体要向左倾,右肘要放在扶手上,同时左手扶把手。
(6)重叠式坐姿。这要求右腿叠在左腿膝上部,右小腿内收、贴向左腿,脚尖自然地下垂。
以上是男子的几种坐姿,对于训练的男子而言,一般只要训练适合自己的一两种就足够了。对于女子而言,她们的坐姿讲究要更多一些。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准式坐姿。这要求女子步伐轻缓地走到座位前,转身坐下后,两脚成小丁字步,左前右后,两膝并拢。除此之外,她的上身保持前倾,向下落座。当女子穿裙装的衣服时,她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座时要用双手在后边从上往下把裙子拢一下,以防坐出皱折或因裙子被打折坐住,防止使腿部裸露过多。当她坐下后,上身要挺直,双肩要平正,两臂自然弯曲,两手交叉叠放在两腿中部,并靠近小腹。两膝并拢,小腿垂直于地面,两脚保持小丁字步。
(2)前伸式坐姿。这要求女子在标准坐姿的基础上,两小腿向前伸出,两脚并拢,需要注意的是脚尖不要翘。
(3)前交叉式坐姿。这要求在前伸式坐姿的基础上,右脚后缩,与左脚交叉,两踝关节重叠,两脚尖着地。
(4)屈直式坐姿。这要求右脚要前伸,左小腿屈回,大腿靠紧,两脚前脚掌着地,并在一条直线上。
(5)后点式坐姿。这要求两小腿要后屈,脚尖要着地,双膝要并拢。
(6)侧点式坐姿。这要求两小腿要向左斜出,两膝要并拢,右脚跟要向左脚内侧靠拢,右脚掌着地,左脚尖着地,头和身躯向左斜。需要注意的是大腿与小腿要成90度,小腿要充分伸直,达到尽量显示小腿长度的目的。
(7)侧挂式坐姿。这要求在侧点式的基础上,左小腿要后屈,脚要绷直,脚掌内侧着地,右脚要提起,用脚面贴住左踝,膝和小腿并拢,上身右转。
(8)重叠式坐姿。这种坐姿又称为“二郎腿”,它是在标准式坐姿的基础上,两腿向前,一条腿提起,腿窝落在另一腿的膝关节上边。需要注意的是上边的腿要向里收,贴住另一腿,脚尖向下。这种坐姿是比较灵活的,它还有正身和侧身之分,手部也有交叉、托肋、扶把手等多种变化。不过这种坐姿只适合在家里用,在公众场合是不宜采取的。因为它表现出一种不严肃、不庄重的感觉。
小小的坐姿,还可以反映出人的不同性格和心态。一般而言,一个性格强悍的人心情愉悦时会不拘小节,落座时动作大而猛;一个性格谨慎的人落座时的动作则反映出小而轻缓。
除此之外,坐姿还因人而异。比如大部分男子喜欢张开双腿而坐,显示他们个性奔放坦率。而这种坐姿是不适合女子的。
通晓人情好处多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靠“人情定律”来运转的,不通晓人情世故是不可能打通社会关节和走通人生之路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固定它,就必须牢牢地掌握它。
通晓人情,首先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如说,你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也是如此;你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要穿衣。懂得这些,你就懂得了“推食食人”“解衣衣人”这类最基本的人情大道理了。
汉王四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他向汉王刘邦上书:“我愿暂代理齐王。”刘邦大怒,转而一想,他现在身处困境,需要韩信,就答应了。韩信力量更加壮大。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的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相你的‘背’,却是个大福大贵之人。当前,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握在你手上,你不如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贤才,加上众多的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泽深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思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能为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见韩信,告诉他时机失去了便不再来,韩信犹豫不决,只因汉王对他情深意重。
我们姑且不论刘邦以后如何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也在于对韩信所施予的强大的人情攻势。
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需要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项羽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有“霸王”的美称,却只有霸者的习气,没有王者的风范。他自己想称王,却想不到手下的弟兄也想做官。该赐爵的时候,爵印就在他手中,棱角都磨损了,他还是舍不得颁发下去。
因此,与其说项羽败给刘邦,还不如说他输给了人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过于相信人品而不相信人情,甚至视人情如敝屣,或把人情看成是沾染了屙物的幕后交易,因而不屑与人做人情、拉关系,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做人正派、能力出众,就一定能赢得好的评价,缔结好人缘。其实,这显然是一种自我臆想的幼稚病。
人缘,其实是一张人际关系的网。缘,有“边”的意思,你的边与别人的边系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关系,建立了一种缘分。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受欢迎。
但人情不能靠守株待兔坐等上钩,天上不会掉下一张馅饼,而且刚好掉到你的嘴里。人情要去做。做人情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前提便是察言观色,消息灵通。
察言,便是“闻一知十”;观色,便是“见面明意”。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让你的朋友欠个人情给你,简直太容易了。
杜海生与王玉山,在一家商场相遇,王玉山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卖衣柜台时,杜海生注意到王玉山女儿的眼光落在一件红色衣服上。第二天,杜海生来到王玉山的家,送给王玉山的女儿一件红色的衣服,王玉山的女儿很开心,却没想到,她的父亲有一天要给“杜叔叔”一个面子,将这人情还上。
消息灵通,察言观色,不是谋划,也并非算计,这仅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手段。巩固友情,让人情时盈时亏,一忽儿让它倾斜,一忽儿把它拉平,这样才能造成人情互动。因为两不相欠,往往意味着感情的淡漠或终结。
人情要做足
大家知道,中国人一般是热衷于做媒的,假如你帮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找到如意郎君,或者帮一个年过三十的老光棍娶上媳妇,这当然是天大的人情,这些朋友说不定会感谢你一辈子。但是,你不能预言,他们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和谐。如果婚后朋友觉得嫁非其人,或是觉得娶不如意,那么感激可能变成怨恨,甚至连带朋友的家人和亲属,也会把婚姻的失败归咎于你这个媒人。严重一点,还会找你算账,弄得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你辛辛苦苦做媒却落个浑身不是,岂非太不合算?
又比如说,做保人,也是天大的人情。但是,你为朋友两肋插刀,具保开释,而“友”潜逃,或是你作出担保后,公司倒闭,当保人的你可就倒霉了。
当然,做人情做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却也时有发生。
甲欠了乙的人情,后来找个机会还了。在甲看来,两个人的人情已两清,但乙则很可能认为并不等值,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理不平衡。而甲有可能认为自己欠得少还得多,心理也同样不平衡。这样,甲、乙就可能结怨,甚至结仇。
因此,做人情一定要把握分寸,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害自己的尽可能不要做,有弊的少做。剔除这几点,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足,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两个朋友,一个求另外一个办点事,另外一个说:“没问题。”隔几天,他给你一个半零不落的结果,你口头上虽不能说什么,但心里肯定说:“这哥儿们,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被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敢信赖。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对尤二姐一狠再狠,至尤二姐吞金自杀的地步,但她做起人情来,却会一做到底。
林黛玉刚入贾府,并未看到王熙凤,她的登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接下来,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以赢得老祖宗的欢心,她知道讨林黛玉的欢心,亦是可以让贾母高兴的,于是便开始送人情。
又忙携了林黛玉的手,一面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王熙凤送林黛玉一连串的关心,甚至对她的随从们亦有个交待,但这还不够,她又借助王夫人送了一次人情:
“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刚才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红楼梦》第三回)
此人情本该是王夫人这个舅妈送的,奈何凤辣子技高一筹,她早准备下了,又成了王熙凤的专利。这样一来,林黛玉、贾母可都得买她的乖。
人情要做足,做足了才有“杀伤力”;做足人情,要举重若轻,而不能拈轻怕重。
举重若轻,并非叫你像武侠小说里的一样,为了朋友,可以倾家荡产,可以慷慨赴死,一派轻松的样子,那是为了“侠义”,而这里的举重若轻是为了人情。
朋友之间常常有这样的应答:“哎呀,可太谢谢你了。”“咱哥儿们,谁跟谁啊,没事。”
这其实就是举重若轻,朋友找你办的事,若他能办了,也不会来找你了,所以你办成了,就要学乖点,不能“倚老卖老”,一副人家欠了你200块钱的样子。轻松点,不放在心上,会让朋友更加器重和感激你。
一个朋友去找你,让你给他的一个“关系户”找份工作,你答应了,利用职权或人情之便,给对方找到了工作,并且你平时还要给对方以小小的关心、照顾。在朋友面前,你是不应说什么的,你要淡然处之。你用不着担心他会不知道,自有人告诉他。
举重若轻,你还要自己送“货”上门,把人情送给正需要你的朋友,没准你会让他万分感动,涕泪滂沱。
东汉时,有一位名叫苟巨伯的人,一日得急信,知道一位朋友得了重病。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他赶了几天的路程,到了朋友所住的城市,他发现已被胡人包围。他潜入城内,见到朋友,朋友让他离开,他不答应,一定要留在那儿陪他。后来,胡人攻了进来,挨家挨户地查,见到苟巨伯和他重病的友人,当胡人得知原委,竟觉得羞愧,认为自己不懂道义,侵犯了一个崇尚道义的国家,就退走了。
苟巨伯对他的朋友可谓情深义重,这样的人情会叫对方记挂一辈子。
举重若轻,你就要想友之所想,急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出现对他来说,就仿佛暗夜里的一道光芒,让他难以忘却。
举重若轻,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还的时候,要还足,甚至还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记着新的人情,朋友之间的账,永远也算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这种算不清的账,无疑成了与朋友之间联系的一种纽带。
就仿佛朋友拜访你带了份礼品,那么你就要待价而沽,改天回访时要带一份分量比朋友重的礼品。这样来来往往,朋友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
人情要做足,不仅要举重若轻,还要做顺水人情,并且亦要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