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穿越千年之杀神白起
22155800000023

第23章 入邯郸

秦王任命蒙毅为中庶子的主意,也是临时而起,甚至范雎都没有从秦王那里得到任何消息。

不过,君无戏言,范雎知道,秦王既然开口了,那定然是不会收回的。更何况,乱世之下,良将显得尤为珍贵。而蒙家,正是秦王必须全力仰仗的存在。秦王这样的安排,让蒙家既得了实在的好处,有没有丝毫颜面上的损失,让王翦升任太尉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直接避免了秦国两大势力的冲突,保全了军事上的实力。

“臣定当携蒙家上下,与范相、王翦太尉一道,同心同德,共同辅佐大王,成就万世基业”,起身后的蒙骜似乎觉得方才的礼数还不足以表现自己对于秦王的感激之情,不由得再次感激道。

“臣蒙武、蒙恬、蒙毅,愿为大秦万世基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蒙骜一句话说完,蒙武携二子也立即抱拳施礼,以表忠心。

“蒙大夫,寡人尚未宣布太尉人选,大夫何以知晓太尉非王翦将军莫属?”秦王转身看了一眼范雎,哈哈大笑。表面上是在与蒙骜开玩笑,实际上则是忍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对于蒙骜,秦王自问自己无法完全驾驭,若蒙骜因自己未能获太尉之职而心怀不满的话,秦王还真无可奈何。可眼下,蒙骜显然对秦王的刻意安排极为满意,甚至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满意。

而蒙骜也非泛泛之辈,对于秦王的恩德,他知道,不但要以蒙家子弟的战功来回报,更要有言语、态度之上的表示,而这一番话,便是对秦王一番心意的回应。

“回大王,想我大秦帝国,将帅无数,横扫六合,可论资历,论韬略,论功绩,何人又能与王翦将军相提并论?”蒙骜深知秦王忌讳朝臣内斗,即便自己对王翦毫无好感,可依然要做足表面功夫。

“既如此”,秦王哈哈一笑,转身看向范雎,“范相,明日早朝,便由你宣读蒙骜、王翦二位大人的赐封诏书......”

得到安抚的蒙家父子二人,在秦王离开蒙府后,便立即策马,向秦赵边境赶去。

与此同时,秦赵边境,大将军廉颇也是在得到了赵王的允许后,携白起、司马错二人一同赶往王都,与他二人同行的除了廉颇的近卫军外,还有司马错的哥哥司马弃,这个视白起为偶像,形影不离保护白起安危的血性汉子。

几乎是在蒙武父子二人抵达秦赵边境的同时,白起一行人也抵达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城位于赵国腹地内部,与韩、魏相交。因韩赵魏三家分于晋,故而三家虽不甚和睦,倒也向来没有兵事。

“廉将军,别来无恙”,廉颇带领白起、司马错兄弟二人方一踏入王宫,便有一银袍老将远远迎来。

“赵兄”,与来人不同,廉颇似乎并不如来者这般圆滑世故,但言辞之中,却更显对对方的深厚情谊。

“末将司马错、司马弃见过赵将军”,司马错兄弟二人显然是认得此人的,二人立即上前见礼。

“白起见过赵将军”,白起虽然不认识对方,也不太习惯这种见面就躬身见礼的方式,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便也有模有样的行了个礼。

“哦,这位就是白起?”赵姓将军显然对白起已经早有耳闻,不禁仔细的打量着白起道。

“来来来,赵兄,我给你介绍下”,廉颇哈哈一笑,抬手拍了拍白起的肩膀,“这位,便是白起白先生,这是司马错校尉,这是司马弃......”

廉颇似乎与这位赵姓将军极为亲密,一见面就开怀畅谈,甚至把白起、司马错等人都忘在了一边。可赵姓将军却似乎对廉颇身后那个瘦弱、白皙的年轻小子更为感兴趣,毕竟,人的名,树的影,在那个****的年代,出名的方法太少,出名的成本也太高。能让秦赵两国,甚至其他诸侯国国君、大臣都极为感兴趣的名人,确实不多。

“老廉,你打算让赵王给此子何职位?”赵姓将军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将目光从白起身上收回,直视廉颇。

廉颇被他这么一问,不禁有些尴尬。确实,他只想要赵王给白起个职位,具体给什么职位,廉颇甚至连想都没有想。

“赵兄,依你看呢?”廉颇犹豫了一下,向赵姓将军问道。

“偏将以下,你可自行做主,无须请示大王,既然廉兄你带此子前来,想必起码也要为他谋得个偏将的职位吧?难不成,你还舍得放他在邯郸做个文臣?”

“那就求大王为白起、司马错二人册封偏将之职,赵兄以为如何?”廉颇直接问道。

“既然廉兄说了,那我赵奢,自然要在大王面前......”

“赵奢?”白起听闻眼前之人自称赵奢,不由得身躯一震。

“怎么?”赵奢见白起打断自己与廉颇的谈话,甚至表情还极为怪异,不由得想问个究竟。

“不敢,只是在下久闻赵将军大名,却从未得见,今日如此近距离瞻仰将军尊容,心中激动万分,不由有些失态,还望将军莫怪”,白起假意解释道。

对于自己穿越后的身份,白起一直在持怀疑的态度,他坚信自己只是与秦国大将白起同名而不同人,毕竟自己身在赵国,不是在秦国。

可如今,武论是司马错,还是廉颇、赵奢,都在纷纷出现,他不由得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或许,自己真是那个被后世成为人屠的白起。

可自己明明身在赵国,明明与廉颇交好,而且自己也并没有杀戮之心,没有争名夺利的欲望,自己想要的,无非便是找寻到江玥琳的前世,解开她身上那千年的魔咒而已。

如白起所认识的那般,赵王对于廉颇、赵奢二人,果然极为器重,不但将白起这个新人册封为偏将,甚至连同司马错也一同被晋升为偏将。

赵王也是一个雄心勃勃之人,加之边境战事顺利,赵王不免开怀,竟邀廉颇、赵奢二人共同饮酒庆祝,甚至白起、司马错、司马弃三人也一同在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王兴起,竟举杯起身。

“廉将军,赵将军,二位可曾记得年初被我赵国大军剿灭的中山国?”

“记得记得”,赵奢连忙起身,“大王不顾群臣反对,执意要我儿赵括领兵,此番恩德,末将没齿不忘”,赵奢说话之际,举杯一饮而尽。

“恩,寡人的眼光,向来都没有错的。想赵括将军虽年纪轻轻,但却是出于名门,兵法韬略不输于诸国任何一位大将”,赵王似乎极为器重赵括,又似乎对自己慧眼识英才而感到高兴,颇为慷慨的说道。

“大王,不知大王今日提起这中山国,有何深意?”廉颇起身问道。

“哈哈,哈哈”,赵王哈哈大笑,“廉将军,问得好,问得好。”赵王接连两声“问得好”,显得极为兴奋。

诸人不解,只见赵王转身,将金樽往地上一丢,“中山国第一美女,王妃银月公主,能歌善舞,令天下英雄垂涎。今日,我便要这银月公主为我等歌舞助兴,以示寡人,对二位将军的仰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