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可以无极限的,无穷无尽地想下去,这样就能达到联想的目的。由一件不高兴的事、讨厌的事联想到令自己高兴振奋的事,从而摆脱心理的阴影。
(12)如果被否定的意象困扰时,应该用动词的方式表现自己
平时,和那些自卑感较强或者患了脸红恐怖症的人闲聊,你会发现,他们的想法简直太奇怪,简直是庸人自扰。他们常常想得太多、太深,结果往往自寻烦恼。当然遇上了烦恼的事,人肯定会烦恼,可是如果没有遇上而只是自己臆测的,那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事实还没有发生。他们总是把自己当名词,“我是留级生”,“我患了脸红恐怖症”等等。他们总找些借口否定自己,把自己关闭在自己制定的标签里,说自己“成绩不好”,“在生人面前拘谨”。其实,他的成绩也许只有数学一门不好,他并不是见了谁都脸红心跳,只是对异性这样。如果他能把自己肯定,由名词变做动词,那么“也许有这种事”之类的措辞就立刻能变成明确的语气,从而消除自己造成的否定意象。
(13)单位改变时,心理负担的轻重也发生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表达同一件事实,但是由于所用的单位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会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再有半年就要高考了,如果用“月”表示,则“还有6个月就要高考了”,在人们心中,1个月的时间很长,所以他会对高考怠慢;而若是用“天”,“离高考只剩下180天了”,人们一看,呀!只有100多天了,一天天过得那么快,这100多天会很快过去的,我必须抓紧时间!所以,他会很重视考试。那么二位的考试结果肯定会不同。
还有,你也许注意过广告栏里的广告,某房地产公司为自己的地皮做广告,他可以说:“距市中心有几分钟的车程。”而不说“距市中心有几公里。”因为几分钟的车程让你感到,只有几分钟便可到市中心,那位置太棒了;而要用距市中心有几公里,则会把多数人吓走,那么远的路,谁会去买他的地皮。
在人的意象中,公里要比公尺长,你说距什么地方一公里会比说距某地1000米感到要远些,使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心理换算”。希望你们能用合理换算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14)凡事要有最坏的打算
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中有这样一段。一位被挖去双眼的父亲和儿子久别重逢于荒原,儿子感慨地说:“这是最悲哀的时刻,再也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可以说这是句至理名言。如果一个人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苦恼,因为工作不顺利而烦心,那只要他和这件事比比,听听这句话,那么他那烦乱的心一定会得到慰藉。它可以使人恢复自信,排除万难。
为什么呢?当一个人在考试考得不好时,他会说“太糟糕了”,实际上这也并不是最糟糕的事。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愿意看比这次更差的成绩,而把它说成是糟糕的,甚至是最糟糕的事,言外之意也就是说:“以后,无论怎样都会比现在好的。”
“最坏”是有标准的,不过这个标准很模糊。你说是最坏的,是对你自己来说,还是对所有人来说?要是后者,那自然是最坏的;若是前者,你自然不是最坏的。因为别人也在犯同样的错误,并且他们的错误可能比你的更大。遇上这种情况,有的人会丧失信心,认为自己完了,无药可救了,便会胡思乱想。其实与其这样,不如承认你就是最坏的,结果反而会轻松。越是坏的事,越要这样想:“这是世界上最坏的事情了,但是,以后不会有比这更糟的事了。”这样,你的心可能会安定下来,理所当然地面对现实,使它成为逆转现实的动力。
(15)克服自卑感的窍门是“我”与“我们”的互换
做了母亲的女人比女孩更开朗。为什么?因为她们那种过份强烈的自我意识部分被孩子分散了,在生产前是“我”,而产后是“我们”,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做扩散效应。
在任何情况下,我和我们都是有区别的。当一个人成绩很差,别人说他脑子笨时,他说:“我脑子笨!”那么他会认为他自己的确很笨;如果他说:“我们很笨。”则是说不仅我,还有你,我们都一样,至于是一样的什么,我可以不考虑,总之我们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减轻某些方面来的压力,缓解心理的压抑。这是因为把压抑扩散到了同伴的身上,自己的孤独感,被抛之九霄云外。还有,当你和一个团体成功了一件事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我们成功了!”还可以说:“我成功了!”对于后者是有更大的鼓舞力的。这不是要你主观地把别人的成果抢过来,而是充分肯定你自己的功劳,让你久已疲劳的心得到安慰,也就找到一份自信,使你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就是这样,“我”可以和“我们”互换,从而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
(16)“天无绝人之路”
人难免遇到失败,可是多数人一遇到失败,总是变得心灰意冷,这是人之常情。同样,人们也常是这样,碰到一次的失败就以为是到处走不通。因为他被失败打昏了头,根本走不出别的路子来。这就是挫折感,而挫折感又会引起各种退行和不良的感情反应。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年龄相反,退化到小孩子的模样,外部环境导致他做不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要使自己避免退行现象,你就得广开思路。当失败的时候,多想其他的路子。也可以想想这样的话:“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A处谈不成,可以找B谈,还有C、D、E等等。”这样你就会心安理得,没有悲观的必要。考学也是一样,不妨想想前面所说的:“此校考不取,还有别的学校。再说上学又不是人生的惟一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嘛!”这样,内心就会有商谈的可能性,而且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17)哀莫大于心死,要振奋自己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印度的小偷在偷盗时被当场捉住。不料这个小偷反而冲着主人大声说道:“这是偷吗?这不是偷,偷是拿了人家的东西,不告诉人家就走了。我是拿了你的东西,我虽还没有告诉你,可是我还没走,要是我走了,才是偷。所以我没偷。这东西,我是拿了,大不了还你。”说完小偷把东西扔给主人,理直气壮地走了。那个主人也一时给怔住了。讲这样的故事,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偷并为自己辩解,而是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逻辑。的确,那个印度小偷的逻辑能力很强,客观上对他不利,因为他偷东西被抓住了,而主观上他没有承认偷。要是换作你的话,定会羞得无地自容,任人摆布。这就是说,在再危难的情况下,也应该振奋自己,自信。否则什么事都做不成。
现代人似乎都有这样的通病,一遇事就心慌,不知所措,主观上软弱无能,服从对方。这样很容易使你处于不利地位,使本来可以成功的事不成功。实际上,人们不能随便地表示对某种事物的绝望。在某种情况下,应坚持到底,才能成功。要是遇事先行乱了阵脚,心理失去平衡,失去信心,这无异于主观上已经承认失败。
(18)把时限词从脑海中除去
对于有的人来说,制定时限是可以促进他工作进步的,因为对他来说那是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无疑又产生了动力,让他在时限内完成某种数量的工作。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有的人一看到离考试只有10天,心里就慌了。只有10天,我怎么没复习好呢?一会儿看这一会儿看那,心里也担心,考试时一定不会考好。若是不把时限看得那么重,结果自然会相反,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今天该什么就什么,哪怕明天就考试。这样,在充分自信的前提下,利用10天的时间复习功课,成绩一定可以提高。所以,把时限的用语从你的脑海中删除,就能把自己的目标放在明确的射程内,从此产生不少意想不到的结果。
(19)受到压抑时,不妨使用粗鲁的言语来壮胆
作为一名评论家,无非是对一切权威或权力的对象评头论足,借以寻找内幕,大加评论。所以他必须有足够的勇气跟任何名重一时的学者,或实力相当强的人士对等地谈论,哪怕对方是世界上最有名气的辩论家。如果还没有交手,便被人家的威望制住,那你就根本无法着眼评论,只能听人家侃侃而谈。如果一旦我们遇到强大的对手,心理上受到某种无形的强大压力时,如果我们运用此法,便可以使自己和对方处在同等的地位上。例如你和一位着名辩士交谈,你会被他的名声所震慑,他定会利用这一点威胁你。如果你这时把他和你放在同样的位置,把他看做和你一样,可以直呼他的姓名,对他用手指指点点,这样就可以树立你的自信心,而给对方一当头棒喝,使你成为主动者。
(20)用卑俗的称呼,疑惧意识会消失
报纸杂志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漫画,把某位名人画成动物,某国首相画成小姐,总之是滑稽幽默的,让人一看,便会捧腹大笑。在普通人的眼里,名人、政治家都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你可能会产生恐惧感或劣等意识,但是当你看到上述情形的时候,你会在心理上镇定自若。绰号就有这样的功能。有些人总是对我们产生压迫感,使我们一见到他就感到畏惧,因为他是你的上司、老师,或者他很有名气、地位。但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给他取一个绰号,滑稽幽默的绰号,这样可以缓解我们心理上的压力。“昨天我被经理训了一顿”和“昨天我被那个老顽固训了一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压力。前者,总是把他放在经理而我是职员的关系上,那自己就得低人一等;后者说他是老顽固,因为他有的事做得很差,思想保守,进取心差,这方面不如我,所以心理上可以使你有优越感。就是这样,绰号可以消除你对对方的恐惧感,增加你的优越感,因为大多绰号都是由他的缺点而来的,至少在这一方面他不如你,所以你有超过他的地方,这就使你不处于下风。甚至有的绰号用以动物名或其他物品等,让人一听便知其意含有迟钝、愚昧的意味,这样一来,你心理上的压力会减轻许多。
(21)要知自己能否成功,要先说出自己的目标
贝普·鲁斯是昔日美国棒球名将——全垒打大王,他也是举世公认的最强的选手之一,他的一生留下不少的传说和体坛佳话。据说,在一次比赛中,他指着某一个方向说:“嗨!小心点!我要从这里打出一个全垒打。”结果他真地如他所说打出一个全垒打。
不管贝普·鲁斯是怎样的一个天才,他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正是他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他才会公开说要怎么样,不仅掩饰他内心的恐惧,并且给他带来了自信。
事实上,当我们要完成某个目标之前,不妨先把自己的目标公诸于世,这样可以增强效果,这叫宣扬效果。一旦在众人面前宣布自己的目标后,就会有“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心理压力,所以被迫要向前奋进。这时候,必然会给自己压力,使自己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成就,不妨将目标说出。
(22)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
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践心理学的权威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这种方法就是很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毫不隐瞒地说出来。如果一个人能把内心的变化心理一字一句地用言语说出来,那么,他心中就不会有产生烦恼的余地了。假如你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肯定会感到不安,有很多的想法。这时,你可以用言语把它说出来:“我几乎愣住了,我的心跳个不停,两眼也发黑,舌尖凝固,喉咙干渴得不能说话,感到周围的人都在看我。”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消除你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还可以使你的心情得到平静。不妨再举一例。一个现今位居美国第五的推销员,在他还不熟悉这行工倌时,他去见汽车大王。结果他见到汽车大王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想说这,又想说那。在情不自禁之下,他说出了实话,“我很惭愧,我一见到你时很害怕,所以我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后来他们二人就开始交谈了,这个人也慢慢地恢复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