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之皇赵
2220500000015

第15章 浮云酒肆

君王后一愣,瞬间恍然大悟道:“你是说,稷下学宫!?”

“是的,稷下学宫虽为百家争鸣之地,但目前来说,其宣扬的最主要的还是儒家思想与学术。我们只要跟学宫祭酒沟通好,拿出我们选拔人才的议题,让他们讨论,我们派人混入其中盯着,从中挑选一些有用的人才加以培养,从而为我大齐预备足够的人……”

“好了,这个先不说,最近燕国有什么动静?”不待田单说完,君王后急道。

…………

赵恒回到住所,几日不曾出门,只是不时的耍耍自己那“糟糕”的武艺。另外,他还让人从集市上买了几只斗鸡回来,几乎在人前的时候就在侍弄斗鸡。约莫过了十天半月后,他又让从集市上买了些鸟回来,天天斗鸟玩耍。

其实,赵恒心里很清楚在这座府邸里有很多人在无时无刻的监视着他。甚至包括,他的侍卫在内,都被监视着。其实赵恒的另外四名侍卫并非出自于墨门,而是一般的江湖游侠,其实他们都是赵威后宫中的侍卫,受命于赵威后,保护赵恒的安全。他们四人名字分别叫李甲、云易、留兵与宋鼎他们对赵威后忠心耿耿,但对赵恒却只是听命行事。为此,赵恒做的很多事情他们都不知道。赵恒一直想彻底的收服他们却不可得。

随着时间的继续,赵恒逐渐发现那四人隐隐以李甲为首。李甲虽然不是四人中武艺最高的,但却是平时最有注意的。四人自从聚到一起后,每次任务都会根据李甲的主意行事,也都比不用时轻松许多。所以云易、留兵、宋鼎三人对他都比较信服。因此,赵恒也明白,若想让他们四人忠心于己,就必须要取得李甲的点头。

再加上,李甲素有头脑,且对威后极度忠心,想要让其信服赵恒,就需要赵恒费不少的心思,所幸这段时间赵恒并不忙。可,无论赵恒怎么努力,都没能让李甲四人真正归心。但随着他们对赵恒的了解,李甲等人对赵恒的看法与态度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他们在赵恒的安全方面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赵恒才会对他们百般拉拢而并无多少厌烦。

而且,在前来齐国临淄途中,赵恒遇刺,若非他们的全力以赴,且留兵拼着生命为赵恒当了一箭,他们就可以打道回府了。最后的情况就会变成齐国害怕赵国报复,联合秦国伐赵,其他四国也会趁火打劫,发兵攻赵,最后就会形成比当年五国伐齐更具威力的“六国伐赵”,赵国就会步入岌岌可危的地步,甚至是有灭国之祸。而当年繁华无比的临淄就是毁于当年的那场战争——五国伐齐。赵恒知道但赵恒想到几年后的邯郸也会如临淄一样萧条,就特别惋惜。

也因为经过这样的同生死,共患难,赵恒才能对并不忠心与自己的李甲四人宽容以待,以“滴水穿石,铁棒磨针”之势去感化他们的内心。

临淄,赵恒带着闳玉与山门在大街上闲逛着,眼睛不时的往街道两旁瞅着,寻找着新奇玩意。很快,赵恒便发现现在的临淄虽然比齐国其他城池繁荣不少,却远远不如邯郸繁荣。

街道两旁,虽然也是有着不少的店铺,但却多为奢侈品,且街上的行人却不是很多。这些店铺有贩卖丝绸布匹的店铺、胭脂等化妆用品的、珠宝首饰的及供应酒水饭食的酒肆等一些列店铺,还有一些比如卖手工饰品、食材及茶叶的商铺或路上行人。

片刻,赵恒头也不回,轻声道:“闳玉,去找一家酒肆,记得要人多热闹的,便于我们打听消息!”

闳玉一脸担忧的看着赵恒,低声问道:“君……呃……公子,那地方人多嘴杂,不安全啊!”山门虽然也很担心,却并没有什么表示,一直在注视着四周的情况,时刻做好着随时保护长安君的准备。

“无事,只有人多嘴杂了,我们才能尽可能的探听到消息!至于安全什么的,本公子相信,有你们在,无事的。”

闳玉与山门对视一眼,暗自点头,虽然表面没什么变化,但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山门时刻在注意着周围的情况。而闳玉则快步向前走去,去寻找合适的酒肆。

因为赵恒从来都没有想在临淄呆很久,他时刻想着早点回返赵国,力挽狂澜救赵国于危难之中。所以,赵恒此次逛街是还有着了解临淄地形的目的的。走在街道上,赵恒两人不停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试图了解临淄,以便尽快完成自己的目的。但此刻,赵恒是一点儿机会都没的,他不了解临淄地形,又没有自己的势力帮助自己。而且即便现在逃回了赵国,很有可能会被赵****派人押送回来。对,是押送,到那时,赵恒就真的会是孤家寡人了,无法再带着个队伍了。而且,如果现在赵恒能返回邯郸,且不被送回,但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化为泡影,在百姓中的声望大降。且那时候的赵国也将无他的容身之地。

浮云酒肆,在临淄众多酒肆中,并不算大,却也不小,既接近普通百姓,也能吸引一些贵族前来。浮云酒肆中,从老板到下面的店小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很好,就如同后世的“微笑服务”一样,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所以,虽然这家酒店并非最大,也并不是在最好的位置,却也是整个临淄数得着的酒肆。

赵恒三人静静的坐在浮云酒肆中,静静的饮着酒水,兴致勃勃的听着周围顾客的言语。

一位右边角落中衣着粗布衣衫,满脸横肉的大汉冲身边的朋友,道:“嘿,吉布,你知道那个赵国长安君么?”

“知道啊,怎么了?”另一个大汉吉布惊异道。

“那你知道,他在进入咱们大齐以后,被刺客袭击过吗?”

“不知道哎,快说说,什么时候的事啊?”

那大汉见吉布与周围的顾客都在侧耳倾听,顿时骄傲无比,抬头挺胸,慢悠悠的道:“其实啊,事情是这样的,……”

又一个青年大声道:“李大哥,别磨蹭了,快说吧!”

李姓大汉闻言也不再磨蹭,看了一眼青年,很快的就把他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引得众人一片议论之声。赵恒三人淡淡一笑,也不言语,继续搜寻着其他的消息,很快,又有一条有用的消息进了他耳朵。

“据听说,稷下学宫现在好像有些改制了,好多时候的议题都不再那么随便了!……”

听到这,赵恒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心道,看来他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啊!他就这么匆匆的把意见提上去,齐国太后君王后与齐王建绝不可能靶此时交给田单来负责。而且虽然这条建议对齐国有很大的好处,但对田单本身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田单再次给自己增加了一份功劳。可现在田单已经位极人臣,爵位也几乎到达了自己的顶点,现在再立功,又该如何封赏?既然赏不了,那君王后与齐王建就会想办法除掉田单,以免发生意外。

又有一极大的声音传来,“我知道一个重大消息,如果有人请我喝酒,我就告诉他!保证绝不吃亏!”众人一阵沉默。

赵恒心中一动,对这个“重大消息”产生了兴趣,但又不能太过冒头,以防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也不说话,只静静的等着。

片刻,那人一阵不爽,急道:“好没意思,就请我喝个酒怎么了?竟然都没人允诺。好了,今天我心情好,就不跟你们计较了。”顿了顿,扫了一眼众人,“据说啊,赵国长安君到我大齐为质一事,根本不是我大齐主动要求的,而是有人送来的!”

“什么……”赵恒惊呼一声,见众人望来,怕人怀疑他是不怀好心,是带着某种目的来的,便开口问道,“兄台,不知你的消息是否属实?能否再说的详细一点?我感觉这个消息很劲爆啊,瞬间便吸引了本人的兴趣!”

“只要说详细点,你的酒钱就算在本公子账上!”

“好,这位公子果然够劲!不过……”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个消息我就知道这么多。真的,不是我不说,实在是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是从我那孩子他姑父的兄弟的孩子姥姥家的本家的一位姐妹的儿子所说。据说,他本人在一个大官儿家里当差,他是从那个大官儿家里听到的。我也就只知道这么多!”说完便看向赵恒。

“草啊,就知道这么点,就想大伙为之出酒钱!”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隐隐有些不善。“看来,这人今日要当冤大头了!”

“呵呵,好,本公子既然已经许诺于你,那就决不食言!你今日的酒钱就算在本公子账上!”

“好,够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