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成败
22211800000008

第8章 有闪光的人格,才有闪光的事业——养成诚信的习惯(3)

台塑集团市场声誉好,旗下的台塑、南亚、台化三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了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因此大获其利。1990年3月10日,台塑公司股价一度升至130元,但是,到4月中旬,台塑股价猛跌至80元,下跌38%,让投资人个个伤心落泪。

虽然台塑的股票有涨有落,但是股民们并未对台塑企业和王永庆丧失信心,他们仍看好台塑的股票,购买股民人数有增无减。

“得民心者得天下”,王永庆凭借着诚信经营,不断得到股民们的有力支持,使台塑长盛不衰。

可见王永庆的诚信品质,已经美名传播,有了好名声。这对他后来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如果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学习王永庆诚信的品质,有一个好的名声。

以诚信处世,做德行之人

以诚信处事的人到哪都吃得开,德行之人在哪也受欢迎。

我们要诚信处事,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说文解字》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

要想成就自己,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孔子的弟子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个有德行而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与朋友交要诚信。“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为官从政要“谨而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所以,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离不开诚的!诚是信的基础和保证,诚挚待人,就能严守信义。

真理、正义和公平亦是诚信的原则和标准。朱熹说,人与人要约“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义,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这就是说“轻诺寡信则殆”。在动荡的社会中,人心叵测,因而背信弃义的事也是经常发生。食言而肥的人,所在多有,又如张仪苏秦的故事。又如春秋战国的“盟誓”之风,其无信义可说是朝令夕改,一日三变。因此,“求事”、“要约”、“做人”,信与不信,当看合不合理、合不合义;不合理、义,就如孔子所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轻言寡信,如苍梧浇娶妻而美,让于其兄;尾生笃信,水至不去而死;如周公恪守臣道,匡扶幼主,忠诚不渝,虽有流言,诚信不惧;齐桓公夹谷之会,许返鲁地,信及诸侯,因而成就霸业;晋文公楚地得信,遵守诺言,退避三舍,成为千古美淡;诸葛武侯鞠躬尽瘁,并七擒孟获安抚南方,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安居乐业均是由诚信取得的;陆抗、羊祜,互为敌国,而能以诚相待,各自保境安民;朱晖、范式、卓恕一诺必践,不让季布。

这些是人人传颂的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东西,并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运用起来。

只有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才会以诚信为本,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成功者。要成为这样的人,首要的是敢于直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是世故圆滑,近似虚伪。说空话,说假话,是诡诈阿谀,都是与坦率直言相对立的,是为人所不齿,所厌恶的。

坦荡磊落,本于正,本于诚。坦率诚直的准则是公正,而正直的保证亦是坦诚。在公正忠诚基础上的直言、争鸣、劝谏,才能直而不狡,鸣而不诡,劝而不害,才能起到坚持真理,弘扬正义,抑不平,除邪恶,纠谬误,去诡诈,匡扶正义的作用。否则,没有标准,就会如孔子说的:“直而无礼则绞。”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所适从的局面。

西方人常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人也是这样,忠君在其次,为国为民才是真正的忠。“从道不从君”,做人做臣就要光明磊落。由于汉武帝脾气不好,同时又是好大喜功,喜欢征伐的人,所以大多数的臣子对他是极力讨好。但有一位叫汲黯的大臣偏不这样,被世人传为佳话。

汲黯在武帝时官至右内史,列于九卿,属于权臣。性情倔犟耿直的汲黯容不得坏人坏事,所以往往是有话当面说,不徇私情。当时,大将军卫青的姐姐是皇后,汲黯见他时也不下拜。有人劝他:“大将军这样尊贵,你不可不拜。”汲黯就说:“就因为大将军有一位见着他不下拜的客人,他便不尊贵了吗?”让劝他的人听了也感到很难堪。武帝常常招集文学儒者,在一起说一些仁义道德的话。有一次朝会时,汲黯对武帝说:“你内心里有那么多满足不了的欲望,口头上却说什么要行仁义,像你这个样子难道也想像唐、虞那样使天下大治吗?”这一番话弄得武帝无话可说,连脸色都变了。在场的所有人不禁暗暗地替他捏了一把汗,幸而武帝没发火。下朝后,武帝对身边人说:“真厉害呀!汲黯这股子憨劲。”有人责备汲黯不该这样做。他说:“天子设置公卿大臣辅佐他治理天下,难道是希望大家都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只会阿谀奉承,把他往错路上引吗?我们这些人既已就其位,就应尽职尽责,如果人人明哲保身,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连武帝也说:“古代有所谓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子的大约也就差不多了。”那些做到直言、襟怀坦白的人往往是有着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真理,坚持正义,保证国家社稷的安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而敢于犯颜抗争者很多。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敢于直言代表了民族的精神要求,同时亦体现了民族精神刚直不阿的本质属性。

历史上的先人们为青年人做出了榜样,我们不能丢弃这样的美好品质,所以要养成诚信的习惯,坦荡做人,在追求理想和事业的道路上襟怀坦白,做事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多检查自身而少指责他人,从而远离怨恨。

唐武则天时,狄仁杰应召回京,被任命为宰相,与当朝宰相娄师德共同辅政。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由娄师德全力举荐的。相反,他老觉得娄师德事事从中作梗,甚至怀疑前一时期自己遭受的政治暗算也与娄有关。因此他常在武则天面前指责娄师德的不是。对此武则天大为不解,终于有一天,她向狄仁杰询问道:“娄师德的品行究竟如何?”狄仁杰嘲讽道:“他带兵戎边时倒有过战功,其品行好不好我不好说。”

“那么他有没有善于发现和举荐人才的能力呢?”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干脆地回答:“我和他一起共事,完全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对此,武则天微笑地拿出一份东西给狄仁杰看。看完后,狄仁杰不禁面红耳亦,原来那是娄师德的奏折。狄仁杰感叹道:“娄师德度量这么宽厚,我还处处疑心他,真是惭愧。”此后他主动接近娄师德,俩人关系日见亲密,共同辅政,相处得很好。甚至有一年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有人告了他的状,问他愿不愿意知道是谁告的。狄仁杰回答:“愿闻臣之过,其他的是不该我知道的。”武则天对他这样宽以待人的胸怀很感动,所以就一直很重用他,信任他。而狄仁杰也常注重向朝廷举荐人才,如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张柬之等人,位至公卿宰相者有数十人之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解决人交往中出现的矛盾的道德准则是宽人,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容人就要容人之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交往中,只有相互协调、宽容,才能很好地相处。诚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不足之处。这时如果能够待人以诚、待人以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切不可争一时之短长。俗话说: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荀子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的力气不如牛大,跑起来没有马快,但牛和马却被人役使,为什么呢?“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能够合作是荀子认为的根本原因。说得理论一些:人的社会是由各种人和人之间各种关系组成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做不成任何事。移山填海,上天入地,创造出许多伟大业绩只因为人能“群”而造成的。人的这种善于合作,善于协调的特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就个人而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能否与人合作。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合作就是守信用。”

我们与别人合作,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守信用。假如甲有管理才能,乙有一笔资金,有了这两个条件,两人就有合作可能了。如果两个人不相互信任,那么未必就能合作成功。比如甲拿了钱,乙担心他会挪作他用,或会逃之夭夭。所以,我们东方最早的信贷关系是发生在本家族之内,且需要有可靠担保人。

一般来说,具有合作精神的人,都是有胸怀的人,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大处着眼,不斤斤计较,并且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古人讲:“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深;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泽。”

但需明白,我们所指的容人不是要毫无原则地迎合与奉承。宽容是有限度的,既要宽以待人又要守住做人做事的原则;既要讲合作,又要承认差别、矛盾;容人不是容“过”,是容有过而改过或愿意改过之人。并且还要对“过”分清是非,这是容的前提。容是容忍,不是赞同,不是同流合污。这是做人应把握的准则。

“慎独”强调的是自律,是自我约束,古人理想的人生是道德人生,不断修养自己,以求高尚。所以,古代诸如“洁身”、“省身”、“正身”、“诚身”等修身的词始终贯穿自我约束的意义。不允许做任何违犯道德的事情,一旦做了,就要严于责己,积极纠正。严于律己一般有这样几种要求:慎独是其一,每日三省吾身,就是检讨一下自己每天的行为。另外还要闻过则喜。“过,则无惮改。”有了过错不怕改正;其二是要虚怀若谷。能做到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就要有心胸,这就是虚。因为有如山谷般宽广胸怀的人才能在心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别人的意见。虚则实,满则空。这些格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着它们独特的教育意义。请记住这些格言,并在实际中发挥它们的作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可见,诚实守信,是做人不倒的招牌,在这个世界上以诚信处世,做德行之人。

做人要凭良心,做事要守规矩

英国着名作家哈代曾经说过:“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算得了什么呢?”

罗伯特·米尔是德国人,是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人。曾经在他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米尔有一个好朋友,名叫约索夫,是一个犹太人。在1940年的一天,约索夫被纳粹士兵抓了起来,关进了集中营。就在他被抓走的前一天晚上,约索夫来到了米尔家里,将自己仅有的5万马克交给了米尔保管,并且对米尔说:“请你帮我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至于这些钱的事,我的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因为如果他们知道了,他们可能会将你供出来,这样对你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果不出他所料,就在他被带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从此他们便失去了联络。而那5万马克的现金,就这样一直由米尔收藏着。为了不走漏风声,米尔以个人的名义,把钱分开存在了四家银行里,然后,他就把存折藏了起来,这件事他也从没告诉过自己的妻子。

于是他陷入了漫长的等待,转眼间5年的时间过去了,约索夫还是没有回来。米尔有些失望了,在他看来这笔钱可能永远也无法交给约索夫了。不过,米尔依旧没有动用它们。

直到1965年,米尔家里发生了一场大的变故,他与儿子经营的机械厂倒闭了,这使得米尔陷入了困境。为了尽快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米尔突然想到了约索夫托付给他的5万马克,此时的他感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可是,就在他准备取出这笔钱的时候,他在报上看到了一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约索夫。根据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米尔断定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约索夫的小儿子。米尔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一生,共有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全发生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后。到底如何处置这笔钱呢?是据为己有,还是如数奉还,那时的我异常矛盾。”

40年后,当记者问他,对这件事作何感想时,他感慨道:“令我骄傲的是,我选择了后者。”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心灵的安宁是最重要的财富,只有心灵安宁了,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幸福快乐的真谛。

可以这样说,人们称之为良心的东西是存在的。一个人如果撒了谎,或者说隐瞒了事实,即使没有任何人知道,但他的良心会因为一清二楚而不安,这种不安会蚕食那个被人们称为“生命”的东西。

所以做人要讲良心,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得起别人,更对得起自己,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