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平起平坐
犹太人在为人处世上很低调,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拥有智慧的头脑和丰厚的财产而看不起穷人;相反,他们很爱帮助别人,做人不卑不亢,惩恶扬善。
犹太古谚有一句批评自大的话:“没有你,太阳照样东升西下。”所以,谦虚是犹太人的美德,在《犹太法典》中对谦虚有很严格的规定,《犹太法典》告诫人们:“即使是一个贤人,只要他炫耀自己的知识,他就不如一个以无知为耻的愚者。”
有一位从事神圣工作的拉比好像在熟睡,他的旁边坐着信徒,他们正在讨论这位神圣的人无与伦比的美德。
“他是多么虔诚!”一个信徒陶醉般地叫了出来,“在波兰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
“谁能和他比仁慈?”另一个狂热地呐喊,“他给人宽广无私的施舍。”
“还有多么温和的脾气!难道有谁见过他激动吗?”另一个信徒眼睛发光地低语。
“啊,他是多么的博学!”一个圣徒用圣歌般的调子说,“他是第二个拉比!”
信徒们陷入了沉默,这时这位拉比慢慢地睁开了一只眼睛,用一种受伤害的表情看着他们。
“怎么没有人说说我的谦虚?”他失望地说。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对谦虚的重视。即使拥有再渊博的知识,也不能大声炫耀自己,因为能力是在办事中被别人发现的,而不是在大声叫喊炫耀中得到别人的认可。
犹太人说:“如果自己的内心已被自己占满时,就再也不会有留给神住的地方了。”因此,在犹太人中,夸奖别人之前绝不会夸奖自己。他们认为,神首先分别光明与黑暗;再分别天空和地面;将地面划分为水、陆;然后他开始创造生物;到了最后才创造人——亚当。因此,跳蚤都比人先到这个世界,所以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在动物面前,连耀武扬威的资格也没有。
切忌侮辱别人
犹太人做事很谨慎,尽量避免影响到别人。即使平常的谈话聊天,也尽量避免伤害到别人。
犹太教司本·阿拉斯加认为:“侮辱别人没必要受到身体的惩罚,但须受到道德的宣判,而且暗示性的侮辱和直露的侮辱一样严重。”
有人问阿拉斯加拉比这样一个问题:
有个人和朋友发生了争吵。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可不是杂种,我可不是叛教的人,我可不是有罪的人!”难道他的话不是暗指他的朋友是一个杂种、叛教、有罪的人——话外之意是:“我不像你那样,是一个杂种、叛教或有罪的人。”
拉比回答说:“看起来那个人的话好像暗示着‘我不是像你那样的某种人’。毕竟,他的朋友并没有先骂他是一个杂种或有罪的人。他没有必要否认那样的称呼,除非他有所暗示:‘我可不是你那样的人’。”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似乎公开地说:“我可不是××,像你一样。”尽管这个人言语中没有这层意思,但是他侮辱了自己的朋友,应该受到谴责。
许多犹太社区的拉比们对侮辱和嘲讽规定了严厉的惩罚办法。犹太学者所罗门·本耶谢尔·路里亚在他的释疑书里声言要把一个侮辱妇女的男人驱逐出教会,哪怕那人是在私下里悄悄说了污辱的话。
犹太人马克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他在拉乌利的妻子拉哈娜夫人的耳边说了侮辱的话。
他是这么说的:“我不给你3个圭登,你就不跟我跳舞,就像你收了一个男人的钱才跟他睡觉一样。”
这位夫人应当得到赞美,因为她出于尴尬和维护尊严而大叫了起来,尽管大叫的应该是作恶的马克。
这个男人的话把夫人贬低到妓女的地位。虽然他一再争辩他所说的那个给钱的男人是她丈夫,可是谁能这样说话呢?
经过审判,拉比命令马克说出了道歉的话:“我是有罪的,现在我请求上帝、拉哈娜夫人以及她的丈夫拉乌利原谅我的秽行……”
除了请求原谅之外,马克还难过了四个星期,因为如果他不服从这个命令,他就会被驱逐出教会。
以上这两个小故事在犹太人中广为流传,它们足以说明犹太人是何等的信守不侮辱他人这个准则。
所以,犹太人办事很谨慎,他们会提前考虑很多,尽力做到不伤害别人。即使一时疏忽而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工作,他们也会及时赔礼道歉,争取和和气气解决问题,消除彼此间的障碍。
不滥用权威
犹太人信奉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是神的子民,谁也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威来指使别人,吆喝别人。而权威是上帝赐予人的一种权利,你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造福同胞,但不得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滥用权威。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只鸟,带着三只雏鸟,它们要飞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海太宽阔,风太猛烈,这只鸟不得不用爪子把小鸟一个一个地带过去。当它带着第一只小鸟飞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它说:“孩子,看看我为了你怎样拼命地努力。当你长大的时候,你能像我这样照顾我的晚年吗?”
小鸟回答说:“只要把我带到安全的地方,当你老了的时候,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于是父亲把小鸟丢到了大海里,小鸟淹在水里的时候,父亲说:“对你这样的骗子就应该这么做。”
然后父亲返回岸边,带着第二只小鸟过海,问了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同样的答案,它把第二只小鸟也淹死了,大叫着:“你也是个骗子!”
然后,它带着第三只小鸟过海,当它也问到同样的问题时,最后这只小鸟回答说:“亲爱的父亲,你确实为了我冒着生命危险,拼命地努力,如果你老了我不报答,那是错误的。可是,我可以保证,如果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要像你对待我这样对待他们。”
对此,父亲说:“说得好,孩子,你很有智慧。我要饶了你的命,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滥用权威。同样,在与人相处中,谁都不应该滥用自己的权威。而在几千年的犹太文化传承中,他们自始至终都坚守着这一信条,尊老爱幼,增进民族团结。
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
一位成功的犹太实业家曾经对他的员工提出过这样的忠告: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及时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并努力做到让对方满意。
犹太人告诉我们,要想影响他人,就要注意别人的需要,并想办法满足这种需要。
一天,爱默生和儿子想把一头小牛弄进牛棚里。爱默生在后面用力推,他的儿子在前面用力拉。可是,那头小牛并不领情,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尽管父子俩使尽全力,费了很大劲,小牛也没移动半步。有个犹太女仆看到了这一幕,虽然她不会着书立说,也没有多少文化,可她却比爱默生更懂得小牛的性情。她把自己的指头放进小牛的嘴里,一面让它吸吮,一面温和地把它引到牛棚里。
把小牛赶进牛棚里尚且需要关注小牛的需要,那么,在求人办事时,更应该关注人的需要。很多成功的犹太人都是从普通平民起步,不断奋斗,才取得成功的。他们在创业初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面对什么事,都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一个曾经收到过几十万封求职信的犹太实业家说:“差不多每个失业者常犯的过错都是不用脑子想问题,差不多可以说一切的人——无论是普通人、工程师,还是教授、专栏作家——他们都很少能从老板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而这往往是他们职业上失败的致命根源。”
这就是聪明的犹太人的做人之道,在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之前,先要停下来扪心自问:我怎样才能使这个人愉快地去做这件事。这就犹如钓鱼,投其所好,才会有所收获。
乐善好施
犹太商人的社会意识在世界各国的商人中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犹太商人至少是最能以捐赠钱财的形式来履行社会责任的商人。我们前面谈到过的犹太大商人差不多都有巨额捐赠的历史。
作为加拿大犹太共同体的“俗界”领导人施格兰王国的山姆·布朗夫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奋不顾身”地解救欧洲犹太难民;大战后,为支持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武装运动,他又运去了一批武器。他们整个家族一年通常要拿出150万美元捐献给慈善事业。
埃特蒙·罗斯柴尔德曾为巴勒斯坦犹太移民区花费了1000万英镑。
修建土耳其东方铁路的莫里茨·赫希男爵曾向犹太殖民委员会捐助1亿美元,以求造就一种新型的犹太人。
南非钻石商巴奈·巴纳特为医院、孤儿院提供捐赠,资助建造了约翰内斯堡犹太教会堂。旧中国上海犹太富商维克多·沙逊为避难于上海的犹太难民一次捐款15万美元。
至于像雅各布·希夫和伦敦罗斯柴尔德这样的犹太共同体领袖,他们在各方面有形无形的捐赠资助就无法计量了。
在犹太人中,除了几种极少人拥有的豁免资格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必须捐献l/10,就是贫穷的受施者也不能例外。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留田地里1/10的庄稼不要收割,收割时故意遗落一些以供别人拾取以及安息年与禧年的制度性安排。在安息年(七年一次)犹太人不耕作,也不管理葡萄园、橄榄园,任凭地里的东西自生自长,供人拾取。禧年为五十年轮一次,除了同样休耕之外,以色列人互相所欠的债务也都取消,卖身为奴的自动解放。
在所有这样的安排中,犹太人都贯穿着一条明确的原则,即主要是有钱人向穷人尽“公共义务”。用《圣经》中上帝的话来说,就是:“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中命记》)当然,犹太人的慈善事业对穷人本身并不是没有要求的。到犹太民族进入大流散之后,这种制度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无论什么地方,哪里有一个完整的犹太社群,哪里就肯定有自己的教堂,教堂中也肯定有一个犹太人称为“司幕”的救济员,以解决犹太人一般的日常需要。奇怪的是,犹太商人大量地捐款给自己的社群,在援助其他社群时也很慷慨。在他们外出经商时,不管走到哪里,只要那里有犹太社群,他们就会受到该集体的热情款待。如果他们的船只遇险,附近犹太社群就会主动帮助他们脱险;而要是他们不幸落入海盗之手,那么附近社群还会花钱将他们赎回来。在中世纪时,海边的犹太社群为赎还被掳犹太人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基金。
犹太民族主要借助富人的钱,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的是商人的钱。流散的犹太人通过这样一套安排被有机地联结起来。尤其重要的是,在每个犹太人,尤其是有钱的大商人头脑中有一个根本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慈善即公义。这使他们自觉地把捐赠作为协同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一项机制。在此基础上,现代社会中超出狭义慈善范围的协同派生出来,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得到构想与实践。
慈善为本
在犹太民族中,尤其是众多的犹太巨商都有一个共同举措,即在发财致富中注重解囊做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
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俄国银行家金兹堡家族从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起,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发展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其家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大富豪。金兹堡家族像其他犹太富豪一样,在其发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在获得俄国沙皇的同意下,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二家犹太会堂;1863年,他又出资建立俄国犹太人教育普及协会;用他在俄国南部的庄园收入建立犹太农村定居点。金兹堡家族第二代继续把慈善工作做下去,曾把其拥有的欧洲最大图书馆捐赠给耶路撒冷犹太公共图书馆。
犹太商人如此乐于做善事,事实上因为这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他们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从中得到拓宽。
犹太商人的处世之道是将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欲望加以利用。他们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不管是对你的长官、同事、下属、顾客、朋友还是家人,要做到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们的一切愿望。实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用善意的、亲切的、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那么,对方也会以此相报。这岂不是达到了和谐相处吗?有了和谐相处的环境和气氛,你我之间就好商量和合作,做生意的条件也容易达成,这就是和气生财的道理所在。
公义不分种族
在致力于慈善事业时,有没有必要把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区分开来?这是一个令犹太教拉比十分为难的哲学或者神学问题。
犹太人给的答案是:上帝的用意在于让人知道,每个人说到最后都是同宗同源的,人生下来时,并没有先天的优劣。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使古时候犹太人也使用奴隶,但没有视奴隶为“会说话的牲口”之类的观念。《圣经》中上帝也多次告诫以色列人对寄居在他们中的外邦人一定要友好,因为以色列人也曾在埃及寄居,要将心比心。
今天,在任何一个有较大的犹太共同体的城市里,人们都能够找到以各种形式得益于犹太人的慈善事业,从无数的医院、诊所、图书馆、音乐厅以及其他以犹太人名字命名的福利和文化设施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恩惠,甚至在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着名的大学里,也各有一个“伊沙克·沃夫森学院”。十分明显,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名字。在此之前,有资格用来命名这两所英国最高学府的学院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耶稣基督,他也是一个犹太人。
被赞誉为“当代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的伊沙克·沃夫森,他本是个土生土长的苏格兰犹太人,1946年起担任英国“大宇宙百货公司”的总裁。“大宇宙百货公司”是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它拥有约3000家零售商店,同时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水陆路运输业。
沃夫森在1955年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他为各个方面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经济资助,其中主要是教育机构。许多大学和学院都为此向他颁发了荣誉学位证书,而牛津和剑桥则更是对沃夫森的特别关照给予了回报,即“伊沙克·沃夫森学院”。
曾经有个人向沃夫森打听:“有个叫沃夫森的家伙,既是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和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又是牛津大学的教会法规博士和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还是这所大学的这个博士那所大学的那个博士,不知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是个写东西的。”
“写东西?他写了些什么?”
“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