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50年的股票历史数据,运用的蒙特卡罗回归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买入股票即长期持有,与每年频繁换股相比,最终的收益率要差上好几倍。
2.只看收益率,不关心风险
收益与风险永远是同时存在的,通常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两者呈正比例关系。不过很多投资者在做出一个投资决策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收益,却忽视了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在推介投资产品的时候,也往往将风险隐藏起来,总是把收益描绘得很好。其实理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既定的收益水平下尽量降低风险,或者在相同风险程度下尽量提高收益率。奉劝投资者在投资前,除了关注收益外,一定要看到收益背后的风险,以及风险控管措施是否合理有效,风险是否是自己所能承受的,以免遭受蒙在鼓里的损失。
3.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与"好了伤疤忘了痛"于一身
相信不少人都曾经遇到过两种经历,而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历往往会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有位王先生,三年前他与朋友合伙开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投资失败,损失惨重。一年前他的朋友有一个很好的项目邀请他一同参与,但王先生由于上次投资失败,坚决摇头不干,错失了一次绝好的投资机会。相反,王先生在股市投资上可谓是前赴后继,每一次遭遇套牢后,总说以后不再炒股了,但等到股市行情变化,又跃跃欲试起来,也从不吸取以前的教训。
类似这样的投资者比比皆是,他们的投资往往是盲目的,从不进行分析和总结,而这两种投资方式恰恰是理财中的大忌讳。
4.投资金融产品可以迅速致富
投资理财并不等于迅速致富,但很多投资者都会将这两者的概念加以混淆,认为投资金融产品可以迅速致富,在前几年的股票市场上,这种错误观念尤为盛行。据调查统计,全球的富豪中,通过自己创业而致富的比例占到64%,只有7%的富豪是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致富的,毕竟像巴菲特、索罗斯等的天才是很少的。理财注重的是"理"字,是理性的规划和梳理自己的财产,投资者绝对不要将它与发财联系在一起,否则的话,投资心态会出现偏差。
5.过分注重本金安全
相信每位投资者在投资之处都会犹豫,又想挣钱,又怕赔了自己的本钱,其实这是他们把本金的安全看得过重了。由于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理财的目标也不同,如果一味地看重本金的安全,就会影响到投资的表现。
前几年,海外市场上保本的基金销售情况非常好,原因就在于保本。因为保本的产品收益的波动性要比不保本产品的波动性小,在市场情况不利或者不明确时,投资者宁愿少赚甚至不赚,也要换取本金的安全。不过今年年初开始,情况就有所改变,投资者购买不保本的基金要比相同的保本类产品多得多。由于市场环境的趋好,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判断基金的表现会很好,也就愿意承受一定的风险来获取较高的收益,这并不表示投资者不关心本金安全了,而是投资者应当根据投资环境的不断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6.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不分
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是不同的,即便是你自己创办的企业,这二者也是不同的。很多创业者都认为自己公司的财产就是自己的资产,可以随便动用。或者在创业时,公司需要资金就直接动用到了个人名义下的资金。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就算是全部由投资者一个人投资的公司,投资者只是法人代表,是股东,他所享受的权利要在公司其他债权人之后。同时,经营企业是有风险的,一旦经营失败,个人投入企业的资产都应当先归还债务。如果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不分的话,情形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水平。
7.凡事事必躬亲,忽视专业化中介服务
中介服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借助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专业化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够帮助你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达到成功的彼岸。
专家建议:老年人要认清理财的实质
学会理财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赚大钱,理财是善用钱财,理财成功说明你用有限的资源获得了最大的效益,理财的最终目标是使你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节假日精明理财
节假日是人们休息、游玩的好时机,趁这个机会好好放松几天,是很多人的心愿。但是,人生在世,如逆水行舟。有些事情,只要你一放松,过去的很多努力就算白费。理财亦如此。
老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十一"长假期间,心情不错加上酒精上头,一拍桌子决定立刻对旧房子来个全面装修。其实就这么一拍桌子的工夫,让老赵前后搭进去近3个月的时间,还有数万元的积蓄,对这座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来个全面升级。可是等装修完新鲜劲过后,怎么看怎么觉得是老黄瓜刷绿漆,根本没必要,凑合住两年等着拆迁最合算。
当然,这只是一个事例,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这么极端,但这并不代表一时的冲动就不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几天长假,让人放松了一直处于绷紧状态的神经,于是很多平时不可能花的钱,也就这么不知不觉花掉了。有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能免去事后很多后悔。下面,让我们看看长假中的理财陷阱吧。
1.旅游
如今,旅游是很多人长假的首选,这里谈到旅游,并不是说不应该出去玩,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玩。有些人喜欢把旅游当成身份、见识、品位、财力,或者某种与旅游无关事情的暗示,所以人为把旅游分成不同等级。比如总认为去过美洲,就比去过欧洲强;去过欧洲,就比只去过亚洲一些国家厉害;而只要出过国,就自然比只在国内转悠转悠强等等。
这里明显是没有把旅游的目的弄明白,出去旅游是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开心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在楼下土堆上玩弹球,与大款到南非打高尔夫,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你一定要把旅游加上很多附加的概念,相信你的钱包是永远不够的。
在旅游时,只有经过精心的计算,才可以达到既节约又不影响旅游质量的目的。
A.吃住要实惠
旅游景点的饮食一般都比较贵,你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风味小吃,物美价廉。这样不但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还可以领略当地的饮食文化。选择一些价格虽廉,但环境与服务都不错的招待所,好过那些价格昂贵的星级宾馆。
B.巧选交通工具
如果不是到较远的地方旅游,你完全可以选择乘汽车或者火车,这样不但可以领略途中的风景,而且花费较乘飞机也要少得多。
C.合理消费
避免在旅游景区购物,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或者土特产品时,可以专门花一点时间跑跑市场,甚至逛夜市购买。
D.筛选景点
选择景区中最具特色的地方,而不必买通票,因为通常情况下,游客是不可能将一个景区的所有景点都玩个遍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属于性情中人,当一个宏伟计划在头脑中浮现之后,只要条件允许,立刻行动。你的旅行计划可能看起来十分诱人,但请你三思之后再行动。如果在头脑发热之后,能及时问问自己,有没有必要?是否值得花这些钱?这样能帮你省下不少。比如,现在时兴自驾车走长途,虽然是随兴所至,可是你算过细账吗?通常的经验是,至少2人至3人均摊,否则交通费的成本比乘飞机还高。
还有现在有些旅行社为了鼓励大家外出旅行,对部分旅行线路推出了分期付款,那些曾经遥远的线路一下子似乎变得离你很近,这种诱惑实在是很强。可是,如果在你愉快地完成了你的旅程之后,你要节衣缩食一年来还旅游贷款,滋味恐怕有点难受吧。
2.购物
过去在农村,每年过年人们都要杀一口猪,置办些年货,把年过得红红火火。虽然现在不杀猪了,但过节购物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现在购物与过去办年货的差别在于,过去在过节时集中购买一年中需要的东西;而现在,过节只是人们满足购物欲望的一个借口而已。但是,对于那些你平时根本舍不得买,或者不会买的东西,建议你过节的时候也不要买。商家打折也好,返券也好,应该做到心如止水,仔细想想你是不是需要这些东西。抱定了一条:该花的花多少都应该,不该花的多花一分也是浪费。
3.送礼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凡事讲求礼尚往来,如何送礼确实大有讲究。这种种人情世故,实在很难一言蔽之。不过,有一条是肯定的,就是感情投资绝对不是越贵越好,而关键在于第一要投其所好,第二要确实有用。例如,给一些长辈、老师送礼,有人觉得送保健品最上档次。结果如何呢?很多中老年人的家里,保健品成灾。不用说这入口的东西不敢瞎吃,就是敢吃也吃不了。好几百块的东西,扔了可惜,不扔还占地方。商业伙伴、普通朋友,有很多人喜欢送台历、卡片之类,看起来挺便宜,但效果同发一条短信没什么差别,也就是起个让人家想起你1秒钟的作用,所以也是浪费。花同样的钱,不如送一注彩票,博个好彩头,万一人家得了500万元,也能念起你的好处。
4.赌博
放假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打打牌、开开心,本来是件好事情。但有句俗语说,小赌怡情。挂点彩头,赌上个一二四毛的,按现在的收入水平,大概谁也不会在乎。打牌只是个形式,开心才是第一位的。但是,怕就怕平时不玩,一玩就玩大的。现在的人钱挣得不算少,但是工作也忙,平时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玩牌,放长假有时间了,就打个天昏地暗。殊不知,你平时不玩水平不够,打起牌来自然输;加上玩的大,输的就多;平时不打牌心理素质也不很好,一输就急着想翻本,输得就更多。输家不说散,谁也不能散。你老想翻本,拉着赢钱的不让走,还招人不待见。轻则输点钱丢点人,重则一年白辛苦。
因此,到了牌桌上,不管手多痒痒,心多痒痒,要分清是友谊第一的牌局还是真刀真枪的赌局,见到后者,最好是敬而远之。
5.红包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红包称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结婚要给红包,过生日要给红包,到了节假日还要给晚辈红包。以结婚给红包为例,以现在的常规行情看来,少则200元,多则1000元。红包本来是表达一种祝福,但现在更多时候,成了一个"面子"问题。别人都给500元,你给300元,自己先感觉矮了三分。这种"面子"真的值得为之付出这么多吗?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如果你愿意,转换一下角色,或者消失一段时间,再或者你自己有什么新方法,也许你能少些不心甘不情愿的开销呢。
专家建议:送礼要花心思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送礼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一味的奢侈、跟风,只能算是纯粹的浪费钱。只有花心思,必能省下很多人情投资,还能收到奇效。
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一天,王大妈准备去电信局交手机费,带着钱挎着包走出小区来到大路上准备去车站等公交。就在王大妈快要走到站台的时候,有个男人骑车从她身边过去,然后在前面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王大妈,很意外很高兴地打招呼:"哎呀,怎么在这里遇见你了!"
王大妈不认识这个人,有些迷惑地看着他,这个人看王大妈不认识他,还是很热情地说:"你不认识我了?"
王大妈怕这人尴尬,就敷衍着说:"嗯,看着面熟,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了。"
那个人笑呵呵地:"哎呀,这么久没看到你们家老头子了,他现在身体还好吗?"
王大妈回答说:"哎,不好啊,得病好几年了,在家养病呢。"
这个男人若有所思地说:"哦,前段时间好像是听说过他生病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之后王大妈就和这个"面熟"的陌生人唠起了家常,后来,这个人非常热情地邀请王大妈:"我在XX地上班,你们去我那里玩吧!我姓张,你回去跟你老头子一说我他就知道了!"说着就问王大妈带了纸没有,非要留地址和电话。
于是,王大妈打开了手提包,在里面翻找纸张,翻了半天没有找到,这个男人就说那你拿张1元的纸币给我写吧!王大妈在钱包里找到一张5元的,正准备拿出来,这个男人一把拿起王大妈包里卷着的一卷百元钞票,说:"就写这个上面吧!"
王大妈这时提高了警觉,把钱抢回来了,这个男人一边还笑嘻嘻地帮王大妈把钱往回塞,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哈哈,你看你紧张的,我又不要你的!这样吧,我给你留个电话,回头你找我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了。"
王大妈存上了这个男人的手机号,之后两人便各走各的了。等到王大妈到了电信局,拿出为了交电话费准备的那卷500元钱,这才发现,500元钱现在只剩下300元了。王大妈恍然大悟,原来那个骗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偷走了200元钱。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老人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天,一位李姓老人在太极广场碰见一妇女,神色沮丧地问她:"大妈,我儿子从墙上摔下来,听说这儿有个60多岁的大夫看得好,你知道吗?"
李大妈略一思忖说没听说。这时,李大妈身后闪出一个女子搭讪道:"我认识,就在河对面住着,听口音你是外地人,怪可怜的。"她又冲李大妈说:"要不我们帮她找一下吧!"李大妈闲着没事,便答应了。
3人从太极桥往北走,那个"热心肠"的女人指着迎面走来的一个约摸20多岁的女子兴奋地说:"她就是那个老大夫的外孙女。"说话间,那女子已走到她们的面前。
"热心肠"女子与其一阵寒暄之后,才将话题转移到那"可怜女人"求诊问药的事情上来。对方神情凝重地说:"你儿子在外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摔断了腿!"
她又把目光转向李大妈,大声说:"大妈今年67岁,大爷73岁,你有3个姑娘,一个儿子,3天之内儿子必有血光之灾!"
李大妈一听脑袋"轰"地一下。天哪,这老大夫的外孙女简直神了,自己家里的事她怎么说得这么准啊?
"这可咋办啊?"李大妈和那"可怜女人"异口同声问道。
"这样吧,你们赶紧把你们家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拿来,包好放在我家里,压上3天,给你们消灾避难。3天之内绝对不能给任何人说"那女子说,"3天后全部退还,病好了,你们若有心意买上些瓜果相谢一下就成了,但拒绝收钱财。"
李大妈一听儿子有救了,马上赶回家取出现金2000多元和两个存折,共存款2.5万元,又摘下两个金耳环,一个金戒指,包好全部交给那女子。那女子让李大妈去买些大米、红枣快点拿来。李大妈三步并作两步到小什字菜市场买了大米和红枣,气喘吁吁返回原地,却傻眼了:刚才那3个女人都不见了!这才醒过神来,慌忙到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报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李大妈存折里的钱保住了,但2000元和首饰却被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