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学精要
22306000000020

第20章 社会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五种:(1)调查;(2)实验;(3)内容分析;(4)深入个案研究;(5)观察与民族学方法。五种方法中前三种属于定量的(quantitative)研究方法,第四、五两种属于定性的(qualitative,或定质的)研究方法。所谓定性方法是指研究只重对象的性质,如贫困与富裕、喜爱与憎恶等;而定量方法则指研究除了注重对象的性质,还设法度量这些性质,如在研究贫困与富裕时用收入这一指标对之加以度量,在研究喜爱与憎恶时用某种经过特别设计的尺度对之加以度量(如用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很不喜欢这一包括四个取值的尺度来度量喜爱的程度)。

第一种方法调查(survey)是当今社会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它一般是从一个经过界定的总体中作概率抽样(也有非概率抽样),然后将样本中研究对象的情况填入事先准备好的问卷。填写问卷又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由样本中的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散发和回收问卷;另一种是由访员带着标准问卷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进行访问。访员问,研究对象答,然后由访员填写问卷。除一次性调查外,还有通过对同一组对象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重复调查,这种调查称为定组(panel)调查,用以发现变化趋势。一般认为,调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比深入个案研究或观察一类定性方法更加准确的结果。例如,一个容量为1000的随机抽样样本可以给出一个大得多的总体(如全北京所有的大学生)中人对某件事的态度的描述,而只包含极微的抽样误差。因此,调查与个案研究、观察等方法相比是既省时又省力的一种方法。只是我国目前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手段仍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阶段(大多数只用到频数和比例分布为止);一旦采用社会统计学中的分析工具,调查的质量将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调查这一方法亦有明显缺点,即只顾及尺度的整齐划一,而丧失了研究的深度。定量方法的这一短处恰恰是定性方法如深入个案研究的长处。运用后者,研究的内容要深入得多,如导致离婚的原因不一定是进行调查之前能全部预料到的,在深入个案研究中则可发现那些预料之外的因素,这也是许多人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做少量深入个案研究或观察的原因。

第二种方法是实验(experiment)。实验的基本做法是设计控制组与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成员施加某种刺激而令控制组成员保持原样,然后将实验前后两组的情况加以比较以确定实验剌激的效果。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某人发明了一种新教学法,实验用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些学生组成实验组,另一些学生组成控制组,在实验之前先进行考试,将成绩记录在案,然后对实验组成员施用新教学法,而对控制组成员仍采用传统教学法。一个学期之后再进行考试看两组的成绩是否有显著区别。如果实验组与控制组相比成绩没有区别或更差,证明新教学法失败;如果实验组成绩比控制组显著提高则证明新教学法成功。实验的方法也属于定量方法,其优点在于研究结果的意义十分明确并可重复进行;其缺点在于人为因素过重。一旦将实验推广到真实社会环境之中,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效果。仍以新教学法为例,在实验中证明是成功的教学法推广到全国所有的同类学校时不一定能得到与实验相同的结果,因为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不可知的因素会影响到新教学法的效果。

第三种方法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也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如果说调查和实验是以人为对象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内容分析则是以文献为对象对社会现象进行间接研究的方法。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历代妇女地位的变化,不可能找到一位唐代女性直接调查,而通过对历代小说中妇女形象的分析则可达目的。我们发现以前小说中妇女形象多为妻、妾、母亲、女儿,或许还有小商贩、妓女,而近现代小说中出现了女学生、女工、女干部等,对文献内容所作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达到对妇女地位这一社会现象的了解。内容分析的主要优点是使研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此外,不像直接研究本身可能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而造成研究的失真,文献不会因为研究过程而发生变化。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研究只能限于那些形成文献的东西,难免有重大的遗漏或偏见。此外,有些学者认为,文献与其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还不如说是其原因,或者说既是反映又是原因。例如,对于拾金不昧这类事迹的报道常常又是以后继续发生此类事迹的原因。

第四种方法是深入个案研究(intensive case study)。这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往往由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就某一题目作深入的访问。问题提得抽象,让研究对象有发挥的余地,例如:“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不满意?为什么?”它既是对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又特别注重个案史中引起转折的事件。例如,下乡插队这一经历对于“老三届”的学生往往成为一生的转折点。深入个案研究常常采用深谈的方法,当然查阅有关个案的文献档案也是一种途径。这种定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所得材料十分具体,研究过程又充满了灵活性;与对象交谈过程可能使研究者得到与题目有关或题外的启发从而丰富研究成果。这种方法将对象作为一个生动的整体来研究,而不像定量研究那样只看到对象的某些特征而忽略了其他,因此深入个案研究的方法又特别适用于对一个处于变动中或经历了变动的对象的研究。此外,这种方法不强调大样本,可以从很少的个案中得到大量的信息。有利必有弊。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难以将研究结果数量化。虽然个案可以对总体的状况提供线索,但难以据此对任何总体作出精确的推论。此外,由于个人的原因,研究对象可能提供不真实的情况,在样本容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个别人提供假情况不会对研究的正确性造成太大危害,但它在个案研究中就显得危险得多。

最后一种方法是观察和民族学方法(observation and ethnography)。在这里,观察不是在其抽象意义上用的,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实际观察,其中更细的分类又有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这种方法最初属于人类学,用于对偏僻地区原始部族的研究。研究者深入到这些部族中学习土人的语言,实地观察他们的生活、习俗、仪式等。这一方法后来被社会学借用来研究与社会主流文化不同的人群及其亚文化。如罪犯、精神病人、艺术家、某一职业的人群。这些人中往往有自己独用的行话或俚语,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甚至行为准则、价值标准也与一般人不同。研究者设法进入这些人群(有时公开自己研究者的身份,有时则对自己的身份秘而不宣)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作出研究报告。例如,有一位社会学者借朋友关系设法混入了一个街头团伙,写出了一本关于街头团伙的研究著作;还有些人化装成犯人、精神病人,到监狱和精神病院去进行观察和研究。民族学方法特别强调对研究对象及环境的新鲜感,即研究人员须进入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环境,因而那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和不寻常的。这样才能观察到因久在其中对那一环境司空见惯的人们所视而不见的现象和规律。参与观察和民族学方法的长处在于特别能帮助研究者理解他的研究对象,为他提供一个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世界的视角,而且这种研究方法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不会像有些定量研究那样发生重大的偏差和失真。缺点也很明显,如费时费力以及容易丧失研究者应有的客观立场,从而导致研究科学性的降低。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孰优孰劣?我想,定量当然是一切科学的理想境界,例如说“天气冷了水会结冰”总不如说“气温降到零度时水会结成冰”来得精确。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许多因素确实是难以计量的。如此看来,定性的方法在社会研究中仍是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因此应当根据研究的课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调查的方法适用于民意测验、市场调查等,在这一类方法的运用中最有名的是盖洛普的民意调查和金西教授关于人类性行为的研究;实验方法适用于对某项方案、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适用于对对象变化趋势的研究,如对科学、技术、政治、家庭、妇女地位等内容的变化趋势的研究;深入个案研究的方法最适于对人们观点与感觉的研究,例如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工人对工作的态度等;观察与民族学方法特别适于对亚文化或为一般人所不熟悉的某些特殊的团体、人群的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倾向于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两派往往互相不以为然,甚至相互攻讦,其实大可不必。就让那些愿意用定性方法的人去写他们像传记小说一样的研究报告,让那些愿意用定量方法的人去创造他们的数学模型吧。世界很大,社会学中充满了乐趣,大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共享发现与创造的欢欣呢?

参考书目

巴比(Babbie,E.),社会研究方法.Belmont:Wad 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3

柯瑟等(Coser,L.A.etc.),社会学概论.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赖特等(Light,D.etc.)社会学.New York:Knopf,1982

罗伯特逊(Robertson,I.),社会学.New York:Worth Publishers,1977

魏斯曼等(Wiseman,J.P.etc.),社会学实习教程.Cambridge:Schenkman,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