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34

第34章 吃空饷(3)

杜斌在床沿坐下,握住老师的手,说:“其实,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是我们昌海市这些年来遗留下来的积习。”

“做这些事,是不是得罪了有些领导?”赵自忠问。杜斌轻轻拍着赵自忠的手背说:“只要干工作,就得得罪人。”

“别怕得罪人,”赵自忠鼓励他说,“只要老百姓拥护,只要学生和家长满意,你就去做!”

杜斌用力握了下老师的手,与他商量道:“我想让你去省医院治病,那里的医疗水平比昌海市高。”

赵自忠拒绝了:“我不让老伴儿找你,就怕影响你的工作。老师知道你对我是真心的,我很感激你。但我不去省城治病,没这个必要了!”杜斌说:“你的病会治好的,你别胡思乱想。”赵自忠苦笑道:“别瞒我了。自己的身体,我比谁都清楚。”

杜斌找到医院院长,说:“我求你件事。”院长诚惶诚恐地说:“杜市长,您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杜斌说:“赵自忠是我的老师,他现在是胃癌晚期,我请你把他转到高干病房,让他安详地走完最后的人生。”

院长说:“这不是难事。杜市长,您放心,我这就去办。我们实行一级护理,照顾好老人。”杜斌紧紧握住院长的手,用力顿了顿,鼻子一酸,说:“谢谢你!”

赵自忠转到高干病房后,师母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这里有卫生间,有电视、空调,还有一张床供陪护的亲属休息,这样师母就不用每天夜晚坐在凳子上睡觉了。医院派了一名护理人员,帮助师母做护理工作。赵自忠说什么也不干,杜斌费了许多口舌,才说服了他。

主治医生告诉杜斌,赵自忠最多还能活一个月。杜斌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就是外出开会,也吩咐吴宇去医院帮助师母开药、取药,陪老师唠嗑。

赵自忠陷入了昏迷状态。一天夜晚,赵自忠突然清醒起来,他非要见杜斌。杜斌赶到后,赵自忠抓住他的手,说:“我活不了几天了,老师最后有句话要跟你说。”

杜斌努力压制住内心不断翻涌上来的痛苦和悲哀,把身子俯下来,轻轻拍着他的手。赵自忠说:“杜斌,你是老师的骄傲,你是好样的!老师以你为荣!俞思卿身上不干净,有许多问题,也不是好对付的。你千万要小心他!”杜斌什么也没说,朝他点点头。赵自忠说:“你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向他们屈服!”

“感谢老师这么信任我!”杜斌的眼眶湿润了,哽咽着说,“您放心好了,只要我不死,我就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杜斌走进刘玉林办公室,向他汇报了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着吃财政空饷的问题,刘玉林的手指轻拍着肚皮,晃动着身子,说:“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俞思卿向我做了深刻检讨,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但是,这个问题不能怪俞思卿,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即使如此,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杜斌面孔冷峻,态度坚决地说,“第一,他明知道这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却还继续这么做,是明知故犯,错误严重;第二,他不但不制止各学校,却从中分成,这就含有鼓励的意思,是在暗中支持;第三,俞思卿每年分成所得的几十万,教育局班子成员并不清楚,可能私自设立了小金库。”

刘玉林继续拍着肚皮,用怀疑、探究的目光看着杜斌。

“他每年能分几十万?不可能吧,杜斌,你是不是自己猜测的?我看没那么多,顶多有个十万八万就撑死了。至于你说的他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你想现在办点事多难呀,财经纪律有严格规定,这不许报销,那不许列支,就连吃点饭,搞点福利,也得想办法准备点私房钱才能处理。”

杜斌为刘玉林这种观点感到震惊,他还想和刘玉林争辩。

“听说你当即就组织了自查会议,这很好。”刘玉林接着说,“说明你遇事头脑清醒、果断,但我也提醒你一下,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再三地调查研究,和主管的基层部门商量一下,取得一致意见了,再做决断。尤其关于人事任免和下发文件的事,一定得慎重!

还有,千万也不要在会上发脾气。更不要在会议上一言堂,只许自己敲桌子,不让别人说话。那样,让基层的干部如何看我们这些领导?让他们怎么想?”

杜斌明白,俞思卿早就跟刘玉林沟通好了,让刘玉林这么一说,他反倒错了。杜斌心里不服气,还要争辩,这时,陈鹏推门进来了,见杜斌在,诡异地笑着说:“哦,杜市长在呀,最近挺忙吧?”

“有人举报,教育系统存在吃财政空饷的问题,正跟刘市长汇报呢。”

杜斌说。

陈鹏之前就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他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

“有吗?我咋没听说过呢?”

“吃空饷这个问题,还是慎重处理为好,”刘玉林站起来说,“别伤害了教育系统领导的积极性,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好了,到这吧。我和陈鹏还有个外商要会见。”

“是呀,约好了的。”陈鹏附和道。

杜斌站了起来,他感到很窝囊,悻悻地走出了刘玉林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杜斌左思右想,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关上房门,拨通了市委书记赵法瑶的电话,“赵书记吗?我是杜斌呀,我有事情向你汇报,你有时间吗?”

赵法瑶说:“我现在没时间,马上要和玉林会见外商。你晚上来我办公室吧,我晚上有时间,哦,你七点半来吧。”

晚上七点钟,杜斌步行往市委走,他想散散心,领略领略昌海市的夜色。这几年,昌海市的市政建设刘玉林非常重视,亲自抓,也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像其他中国城市一样,马路宽得比外国大城市的还宽,公共绿地和广场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最近刘玉林又让市政府下了死令,临街所有单位必须安装灯饰化工程,并一律粘贴上白色瓷砖,说是“亮化工程”。规定所有临街单位和店铺夜晚十二点以前必须亮起来。

昌海市是个小城市,一百多米宽的马路上没有多少车辆,无数彩灯照耀下的街道有些冷冷清清。占地几十公顷的休闲广场,只有一支老年秧歌队在卖力地扭着,灯光喷泉旁边,只有几对情侣说着悄悄话,几个小孩子追逐着奔跑。整个广场空荡荡的冷清。老百姓曾戏谑地说,修这么大的广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改成跑马场算了。

市委大楼离杜斌住处只有二十多分钟的脚程,杜斌来到市委大楼,问值班干部:“赵书记回来没。”值班干部说:“没看见赵书记进大楼。”杜斌想,赵法瑶宴请外商是重大的外事活动,他不可能这么早脱身,便悠闲地在市委大院的花园里漫步。

八点十分,从市委大门开进来一辆黑色轿车,杜斌紧走几步进了市委大楼。

“抱歉,杜斌,我失约了。”赵法瑶抱歉地说。

“哪里,我也是才到。”杜斌笑笑。

赵法瑶边与杜斌走进电梯,边说:“外事活动无小事,必要的应酬和客套还是应该的,理解万岁吧!”赵法瑶在电梯里拍了拍杜斌的肩膀。

杜斌把教育系统普遍存在吃空饷、他向刘玉林汇报的事,向赵法瑶详细地做了汇报,他说:“这件事,是两个退休老教师向我举报,我亲自查实的。下面的意见很大。”

赵法瑶听完杜斌的述说,没说话,而是上牙咬着下嘴唇陷入了沉思。

杜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赵法瑶的脸色。

“杜斌,教育系统真像你说的那么严重吗?”过了一会儿,赵法瑶表情沉重地问,“俞思卿他一年能分成几十万?”

“这是我经过慎重调查后,才得出的结论。绝对没错!”杜斌肯定地说。

杜斌接着说:“赵书记,而且我听说,其他部门也存在着吃财政空饷的现象,只是吃的人多不多,涉及面有多大,因为不在我主管的范围内,我不清楚。”

“这种现象,严重地违犯了国家财经纪律,”赵法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扰乱了我市的经济发展秩序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他又说:“让人痛心呀!昌海市还不很富裕,一边是许多下岗工人没饭吃,许多儿童等待救助才能重返课堂,一边是一些干部违法乱纪,冒领财政资金供自己挥霍、作为讨好上级的铺路钱,太不像话了!”

杜斌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赵法瑶说话。

“杜斌,感谢你为我通报了这个重要情况。使我对昌海的干部队伍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说:

“你来找我汇报的事,谁也不要告诉。不然,不利于你开展工作。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我明白。”

“明白就好。我希望你不要被干扰,你不是已经布置教育系统开展自查自纠了吗?那你就给我认真、负责地把它查到底。一定要查实、查细,我要准确数字和确凿证据!”

杜斌脑袋里的血直往上涌,他知道这是他和赵法瑶之间的血流到了一起。是赵法瑶对他的信任和重托,是一个正直、正派,具有良好党性和完善人格的共产党员,对另一个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的期望。杜斌站起来,面色凝重地保证:

“赵书记,您放心。我拿我的人格担保,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重托!”

赵法瑶站起来离开椅子,走到书柜前,在下边的格子里拿出一个礼品盒,放到杜斌面前的茶几上,说:“前几天,中国银行的行长去欧洲考察,回来后,送了我一条法国领带,我不喜欢带那玩意儿,勒得脖子透不过气,我看你整天西装革履的,送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