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49

第49章 敲门砖

月中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俞思卿拿出这个方案时,刘玉林不但大力表扬了俞思卿头脑灵活,有办法,连胡大楼也一起表扬了。他说:“在我们昌海市,缺少的就是这种民营企业家!个人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不忘回报社会,这种精神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新闻媒体宣传。”

杜斌见刘玉林率先表了态,知道无法推翻这个方案了,他想,刘玉林趁赵法瑶去北京学习期间,主持昌海市的工作,是非常需要拿出政绩,为他下一步当上市委书记做敲门砖的。而这些政绩,除了在昌海市率先实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外,还需要一些像体育馆和图书馆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这样才能吸引领导和群众的眼球。想到这,杜斌说:“胡大楼能有这个态度,确实值得赞扬。但是,他答应承担部分建设费用,条件也很苛刻,让我们的建设工程就不实行招投标,我看这不太妥吧?”

刘玉林的颈椎最近不太好,他的身子不再晃动,改成转脑袋了,他转了下脑袋。

“干工作总不能缩手缩脚的。胡大楼建设图书馆和体育馆,作为条件,不实行招投标,是有点不合适。但不答应他的条件,资金从哪里来?现在项目好找,资金难求。到处都在闹资金荒,各地都在喊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没有了资金,还搞什么建设?如何实行大发展?”

杜斌知道,他说的虽然是大道理,却也是现实,就说:“可是,这样一来,工程质量监督就不好办了。”

刘玉林也害怕质量这个要命的问题,杜斌的话提醒了他,他对建设局长说:“回头你安排一下,派两个负责任的监理师,一定要秉公办事。”

刘玉林又对俞思卿说:“你转告胡大楼,他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热爱,我表示钦佩。但工程质量还是要保证,决不能偷工减料来节省工程造价。不然,会出人命的。老俞,会后你跟市府办主任付然联系一下,就说我和常务副市长陈鹏要请这个胡大楼吃饭。”

俞思卿见刘玉林的态度这么明确、坚决,就兴奋地说:“好。我一定按您的意见办,并转告胡大楼。质量问题您放心,我亲自抓。”

刘玉林转了下头,轻轻拍着肚皮,说:“这就好。我们各个部门一定要全力支持这个项目,这两个项目建成,将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会议后,胡大楼垫付资金并不要利息建设一中图书馆和体育馆的事迹,很快就在新闻媒体上亮相了。而所有的文章里,无不引用了市长刘玉林“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句话。有的文章,干脆将这句话当成了标题。

进入6月末,流火的天气提前光顾了昌海市。虽然早晚还凉风习习,白天却热得人们汗流浃背,浑身黏糊糊的像进了桑拿房。

这天早上,杜斌在市政府警卫室门口,被一群上访的教师围住了。

上访的教师有两百多人,都是从农村来的。由于杜斌经常到各学校检查教学工作,许多教师都认得他。

教师们七嘴八舌,嗓门高低不同地抢着说话。他们已经知道了市里要在暑假期间搞人事改革的消息。这些人不是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代课教师,就是太岭市人事局和党校办的转干班的学生。

杜斌很纳闷,市委常委会刚开过,具体修改方案还没出来,这些教师怎么就知道了呢?

被这些情绪激动的教师围困在市政府大门口,杜斌感到很为难。他无法答复这些教师。这些人的境遇,杜斌非常同情。这也是在常委会上他一再强调的问题。

来昌海市两年,杜斌几乎走遍了所有学校。他对基层教师队伍和昌海市教育状况的了解,比教育局领导要熟悉得多。他非常清楚,在昌海市的乡村,支撑昌海市教育事业的就是那些已经代课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中年教师。虽然他们没上过高等学府,却早已自学成才。他们都参加了电大或者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而这些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除了教书,年过四五十了没有任何其他专长。如果一刀切,让他们统统下岗回家,杜斌觉得不仅残忍,还不近人情。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没有一寸土地可耕种,让人处中年,上有老要奉养、下有小要抚养的他们如何是好?他们要是下岗了,家庭的支柱就坍塌了,他们的父母、子女将如何生存?

这些话杜斌只能憋在肚子里,他不能跟这些情绪激动的教师说。他为难就为难在不能随便说话。因为还没公布方案,就等于没这回事。如果他向教师解释了,就等于不打自招。

杜斌挥挥手,示意教师们安静下来,他大声说道:“你们听我说,你们所说的都是子虚乌有,市里是打算搞人事改革,但具体方案还没出台。

你们围着政府大门口,闹哄哄地干什么?这不是妨碍政府正常办公吗?”

教师们普遍对杜斌比较尊重,半信半疑地议论开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教师,脸膛黑黑的,像是个带头的。

“杜市长,你就别骗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市委常委会都开过了,方案已经出台了,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杜斌认识这个教师,他是羊甸子乡中心小学的后勤主任,叫方雷。

“你听谁说的?”

“反正常委会已经开过了,你就不用遮掩了。”方雷说。

“我问你,听谁说的?”杜斌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问。

“我,我听别人说的。”方雷嗫嚅着说。

“听说的,能是准信吗?各位老师,你们这么早就从各个乡镇赶来,集体上访,那你们的学生怎么办?谁给他们上课?你们要是相信我,就回去,赶紧给学生复课,不要耽误学生期末考试。尤其那些面临中考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每一节课有多重要,我不说,你们心里更清楚。”杜斌说话的语气越来越重。

有的教师开始往外走了,方雷往前走了两步,高声说:“如果我们走了,你们把方案弄出来,把我们一刀切下来,我们的饭碗谁来保证?”

杜斌被他问住了。他停顿了片刻,说:“方案还没出来,你们的想法,我一定转告市委、市府领导,一定会考虑到你们未来的出路。这一点,请你们放心。”杜斌说完,头上冒汗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发虚。他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吗?

市信访办主任高铭来了。是警卫室通知他的。高铭脸色阴冷,面无表情地喊道:“谁叫你们来的?你们一大早就围堵政府大门,妨碍正常办公秩序,你们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知道吗?”

高铭说完,掏出手机,要给公安局长车永蓄挂电话。

杜斌知道他如果通知了车永蓄,以妨碍公共秩序罪论处,就要有教师被抓起来。杜斌按下他的手机,说:“别打手机!这些教师都是本分人,没你说的那么严重!现在离上班时间还早,他们是正常上访,警卫不让进去,才堵在大门口。我已经跟他们解释清楚,他们马上就要散了。”

教师们的胆子本来就小,杜斌说市委正式方案没出台,他们觉得停课来上访,先就矮了一截,再叫高铭这么一吓唬,就害怕了。教师们听从了杜斌的劝阻,便散开了。

八点,上班时间到了,杜斌估计刘玉林来了,就去了他办公室。杜斌把情况跟刘玉林汇报了。他说:“我觉得,教师们的要求不过分,他们为昌海市的教育干了大半辈子,现在突然把他们一刀切下来,让他们靠啥养家?口?我们的方案,应该考虑到这点。”

刘玉林听说了早上的事,感激地说:

“杜斌,你早上的态度不卑不亢,很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没什么,要照他们这么说,我们昌海市几万下岗工人怎么活?要是都来市府闹,那还像话吗?”

杜斌觉得他说的不在理,这些老老实实的教师,为了保住自己的正当利益来上访,怎么从他一市之长嘴里说出来,就成了秀才造反了呢?

但杜斌又不能明着跟他辩论,就说:“不过,刘市长,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这些教师的意见,不要激化矛盾。”

刘玉林笑了,转了下脖子,说:“好。听你的,下次讨论的时候,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昌海市教育人事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了。在市政府的又一次常务会议上,大家都同意了教育局提出的改革方案。杜斌见常务会成员都赞成,知道自己再坚持下去,也不会再做过多的修改了,就提出了两点补充意见,他说:“第一,按照省政府2000年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定,凡是在教育战线工作二十以上、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上的教师,不属于改革分流的范围;第二,要充分考虑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的苦衷,当然了,国家的苦衷我们也得考虑,但要把这次改革搞得更富有人情味,更能体现出对这些教师的公平和公正。为此我有两点建议。”

杜斌喝了口茶,擦了擦嘴角,说:“一是要在全市进行公开考试,确实不及格的,考虑分流下岗;二是凡是我市以后政府职能部门增加机构、编制,或者新上马企业招聘人员,优先在下岗教师里录用。”

俞思卿的手在脑后的假发上压了压,说:“省政府2000年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定,过去我们没有认真清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已经跟省教育厅领导请示过了,我们这次改革可以不遵照执行。”

“可以不遵照执行?省政府的文件,难道说不算数?”杜斌惊讶道。

俞思卿向前拉了下椅子,双肘垫在桌子上说:“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就是这么答复的。他说我们可以绕开这个文件。”

杜斌再一次为俞思卿的话而感到震惊,堂堂省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刚下发了没几年,上面又没说作废,经他嘴里说出来,竟然是那么的轻巧,说不执行就不执行了?他皱了皱眉,不认识似的看着俞思卿,似乎要仔细确认一下,是俞思卿刚才讲错了,还是他的耳朵出毛病听错了。他说:“省政府有关于这个文件作废的文件吗?”

俞思卿似乎对他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感到不高兴,他有些不耐烦了,说:“没有。”

杜斌反问:“那我们为什么不执行?”俞思卿说:“省教育厅领导说的,而且其他试点市县好像也这么处理。”

“既然省政府出台了这个文件,就说明他们是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做出决定的。而且,我认为省政府的这个文件非常有人情味,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我看,我们还得执行!”杜斌说。

刘玉林说话了,他转动了下脖子,叉开五指向脑后撸了撸稀疏的头发,说:“你俩不要争了,既然省教育厅主要领导有最新指示,我们就照他说的办。至于省政府的文件规定,其他市县绕开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我们这是改革呀,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我同意思卿的观点。”

刘玉林的手指轻轻拍着肚子,说:“当然了,杜斌同志说的第二点,我还是同意的。考试竞争,能者留下,庸者下去。成绩一般的支援农村教育,差的下岗。至于以后政府部门录用职工或者企业招工,我看可以优先在下岗教师中解决。我们这就叫无情下岗,有情操作吧!”

在刘玉林慷慨激昂的演说中,他的又一句语录式的名言诞生了,“无情下岗,有情操作”。

就这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教育局的第三稿方案。

第三稿方案被通过的消息,仍然不胫而走。那些教师甚至拿到了教育局第三稿方案的复印件。他们拿着两个文件先后到市人大、市政协上访。这两个文件一个是2000年省政府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一个是太岭市人事局、党校关于转干大专班的文件。

近千名教师都汇集到了市人大、市政协门口,昌海市的一半学校,因缺少主干教师而停课了。

人大主任原道石、政协主席胡丰林开始还跟这些教师周旋,说这个方案正在调查研究阶段,市里还没开会研究呢。教师们就把复印出来的第三稿方案拿了出来。后来,那些教师见他们在隐瞒、糊弄,就聚集在人大、政协的办公楼前,围堵住出口和楼梯,造成楼里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原道石和胡丰林实在顶不住了,就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刘玉林。刘玉林对改革方案还没公布,这些教师竟然拿到了复印件,而且还攥着省政府2000年的相关文件大为光火。

俞思卿在教育局找不到是谁透漏了消息,更不知道是谁把文件复印出来的。他只好把邪火撒到人事科长和管理档案文书的办公室主任身上,把他俩狠狠地骂了一顿。

胡丰林给刘玉林打完电话,也给杜斌打了电话,他叹了口气,说:

“看起来,教育人事改革这事,挺悬那!”

“这些教师集中上访,如果解决不好,我总有种预感,会出乱子的呀!”杜斌不无担忧地说。

“这个刘玉林,还有那个俞思卿,就为了年末换届时,给自己捞点政绩,增加点筹码,就非要突击搞这个一刀切的方案,结果惹得这些教师不管不顾上访。还是你说得对啊,杜斌,他们这哪是以人为本啊?简直就是以他们自己的利益需要为本!”胡丰林说。

“我真担心,”杜斌忧心忡忡地说,“这些丢了饭碗的教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胡丰林发了通牢骚,把电话挂了。

刘玉林把杜斌叫到他办公室,请杜斌代表市委、市政府做好这些上访教师的安抚工作。杜斌知道,这个任务完成起来很困难,他觉得应该让俞思卿去做,谁让他在没有充分地调查研究、没有很好地考虑昌海市广大教师利益的前提下,非着急搞什么试点呢?他自己惹的事,让我去给他擦屁股?杜斌心里不服气。但他不好拒绝刘玉林,只好答应了。

从刘玉林办公室出来,往自己办公室走的时候,杜斌突然觉得有些伤感,也很别扭,明明心里有疙瘩想不通,却要去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杜斌想,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俞思卿,他惹了事,却躲在一边图清静,不行,一定要让他也参与进来,了解了解教师的苦衷和真实想法。于是,杜斌便成天拽着俞思卿一起,在会议室里和那些情绪激动、泪流满面的上访教师代表,进行艰难的解释谈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