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22420300000049

第49章 附录二 读圣经学做事(6)

约书亚却心甘情愿地在他的岗位上尽忠。40年之后,他就成为继承摩西的一个以色列人的伟大领袖。

上帝对约书亚说,他要使他在以色列人眼前尊大。诚然,摩西在未死之前,已经当众宣布约书亚是他的继承人。但这只是一个就职典礼而已。当他继承了这个职位之后,人家未必因为他有了这地位就真正由心里尊敬他、佩服他。上帝应许说:“我必使你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上帝说了也应许了,但是上帝并不能代替以色列人尊敬约书亚,也不是就在上帝应许了约书亚之后,以色列人就立刻尊敬约书亚。

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到底约书亚做了些什么事,使这些百姓真正由心里尊敬他。我们知道上帝是应许了约书亚,但约书亚怎样支取这应许?

约书亚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当他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以后,《圣经》在第4章第14节就宣布说:“当那日……”就是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之后,他们尊敬约书亚就好像尊敬摩西那样。

我们很容易羡慕别人被人尊敬,但是我们也很容易忽略别人之所以会被人尊敬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才会被人尊敬,以为只要争到权力、地位、金钱,别人就会尊敬自己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现是否可令人尊敬。

我们要像约书亚一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怕吃亏。约书亚所做的,比我们吃亏得多。因为他做的是拼命的工作,可能会因打仗丧失生命,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心甘情愿地去做别人看来非常难做的事。约书亚如果没有这个经验,以后他就不能做以色列人的领袖,继承摩西的工作。我们必须吃过亏,被人家亏待过,然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对待工作和同事,不至于亏负人。

生活中,那些成功、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干一行爱一行。因为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则是干一行怨一行,认为倒霉的事总让自己摊上了,抱怨命运不好,抱怨社会不公。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检查改造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下岗女工王兆兰的故事,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道理。

王兆兰原是北京一家工厂的挡车工,她从工厂下岗后,没有去抱怨命运,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北京贵宾楼饭店洗手间的保洁员。因为,此时她为找到这份工作而高兴,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就是保洁员。保洁工作对保洁员的要求极为严格,8小时工作时间内要不停地擦拭、清扫。一天下来,疲惫不堪,饭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时间不长,和她一起来的8个人都承受不了保洁工作的劳苦而辞职了,家里人劝王兆兰不要受罪了。但是她想:作为一名下岗女工,没有其他技能,选择工作的机会不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由于她工作认真,得到领导和客人的好评,她由保洁员调到商品部当销售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她努力学习商品知识、销售技巧、商业英语,并热心对待每一位顾客,销售额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领导的奖励。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兆兰工作的场所要停业装修半年,她又一次下岗。她在待业的日子里,看到一家茶店招聘服务员的广告。但招聘的条件很高,年龄要求18—25岁,要懂英语,还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王兆兰前去应聘,软磨硬泡,并极力陈述自己年龄大的优势和好处。最后,老板带着疑虑收下了她。

为了学会泡茶,她反复操作,手上烫出了大泡,为了分辨不同的茶叶性状、品质和口味,她反复试泡试喝,有时喝得心发慌,睡不着觉。有的客人来了一次,第二次不来了,她就反思自己哪点没有做好。很快,她掌握了茶叶和茶艺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一套推销茶叶的技巧,上岗两个月就被老板提升为店长。

在茶叶店的两年时间,她不断地以提升自己为出发点。王兆兰参加了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她的八仙茶获此次茶会茶艺表演一等奖。几年后,王兆兰与入合伙开办了聚福隆茶庄,她由一名将近不惑之年的下岗女工,本着“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改造自己”的人生理念,终于成为招收下岗女工的企业老板。

是的,人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没有阻碍,关键是你如何对待挫折、对待阻碍。“搬个梯子爬过去”,你就可能成功。没完没了地抱怨、诅咒。你就只能被挡在成功群体之外。

所以,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不要一味地抱怨,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先要改变自己,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每个人无法选择命运,也无法主控生存环境,但可以主控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驾驭自己的人生。圣经箴言

年轻人的活力可佩,年老人的白发敬。诺亚方舟:能忍耐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

我有两个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是我的双手。

根据《圣经》上的记述,诺亚照着上帝的吩咐造一只方舟来预防洪水的来临。上帝要他建造的方舟,是一只很大的船。诺亚花了120年的时间才建成。

当时,没有人相信上帝的审判会来到,当然也不会有人与诺亚同心去建造那只方舟,可能会有一些人受诺亚雇用请去造方舟,但也不会很乐意。而且在山上建造这样大的方舟必定被人讥笑。虽然这样,诺亚还是忍耐地完成了上帝托付给他的工作,当世上的人终日所思想的都是恶事、强暴,都是关乎情欲、吃喝、嫁娶的事时,诺亚却全心全意去做上帝所托付给他的伟大的工程——建造方舟。

洪水灭世界是空前绝后的一回事。历史上若曾有过一次的话,还可以相信可能会有第二次,但是这次洪水之灾是空前的,上帝从来没先让他看过,诺亚却仍然相信。这件事上帝除了启示诺亚以外,再没有启示第二个人。他是没有法子跟别人商量或交换意见的。上帝的启示不是马上应验,是经过120年以后才应验的。从建造方舟到建造完成要经过120年,在120年长久的日子中,并没有特殊的预兆。诺亚时代的人又吃、又喝、又嫁、又娶,不知不觉洪水就来了,可见洪水来的时候,并没有特殊的预兆给诺亚知道,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神迹叫世人警惕害怕,我们没有看见诺亚行过神迹,使当时的人觉得害怕而相信他的话,所以,在这样长久的时间,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兆头。他在120年前说过的话,过了119年零11个月还未应验,除了接受讥笑以外,并没有人可以增强他的信心。

方舟造好后最要紧的一步就是要进到方舟里面,上帝亲自把诺亚和跟他进方舟的一切都关在方舟里。

诺亚未进方舟之前,已经和上帝合作完成了艰巨的工作,造成了方舟,又把各样飞禽走兽带进方舟里去。

当诺亚被关进方舟里的时候,虽然像是失去了自由,其实得到了上帝的保护,方舟外的洪水不能侵害他,那许多沉沦灭亡之人的哀哭、呼喊、痛苦的惨叫与诺亚一概无关。洪水无论涨得多高,不会侵害到诺亚,上帝把诺亚关在方舟里面,是赐平安不是降灾祸。

诺亚在方舟里,要学习的第一样功课是过单调的生活,适应单调的环境。在方舟里所能看到的只是方舟、野兽和牲畜,整个方舟只有一个窗户,没有冷气机,没有电视机,而他却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

上帝把诺亚关进方舟里,是要他学习忍耐的功课。诺亚的方舟里有各种不同的飞禽走兽,它们和诺亚一样被关在方舟里有一年零十天之久。诺亚学会了怎样在吵闹的环境中安静,学会了怎样用柔和的态度止息别人的暴怒和不安。在诺亚的一生中,忍耐是他最大的特点,在他传福音的120年里,没有一个人悔改,没有一个外人愿意和他同进方舟,然后又在方舟里安静地住了一年零十天,他实在学好了这一门功课。当洪水消退的时候,方舟已经停留在亚拉腊山,诺亚已经在方舟内五个月了;但到诺亚出方舟,却是在又经过了七个月的时日之后。他并没有贸然出方舟,他曾先后放出一只乌鸦,其后又放出一只鸽子,到最后又放一只鸽子。那只鸽子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他知道地上已经有植物生长,他仍不出来,因上帝还未下命令,一直等到上帝的命令到了,他才出方舟。他等候出方舟的日子比他在洪水中漂浮的日子还长很多。有时我们去接船,船到码头,仍未让乘客上岸,在岸边等候时那滋味真难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略微体会诺亚在方舟中等候上帝的命令的滋昧。但是他的等候是成功的,他没有走在上帝旨意的前头。

诺亚被关了一年零十天之后,一出方舟,就成了新世界的主人。在进方舟之前,诺亚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人,没有人尊重他所说的话和他所做的事。但是经过洪水而出方舟的诺亚,却成了世界的新主人。上帝把他赐给亚当的应许,重新赐给诺亚,使他可以管理地上一切活物,还赐给他更好的食物。

在《圣经》中,保罗劝勉提摩太说:“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做王。”这再次昭示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达成自己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能忍耐的人。圣经箴言

在盼望中长存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积极悔过和赎罪:无论什么事都不可亏欠人

敢于正视现实是有胆量的表现。

《圣经》上说:“既然我们不能避免犯罪,就要积极地悔过和赎罪。”这句话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启示作用:不管我们是在言语上得罪了人,或是在行动上得罪了人,都要诚诚实实地向人赔罪,无论什么事都不能亏欠他人。

认罪和赔罪都该有严肃的态度。在赔罪这件事上,我们心里常有一个难处,好像觉得太难为情。

有一个弟兄说:“我宁愿向上帝认罪10次,也不愿向人赔罪一次。”真的,我们都觉得向上帝认罪好做,也容易做到,向人赔罪就难做,不容易做到。这是我们的天性在作怪,因为我们爱面子。面对面地向人说:“我得罪了你,请饶恕我。”多难为情啊!但是谁叫你得罪人呢,当别人被你得罪时,人家心里所受的伤又何曾好过呢!不赔罪,真正受损害的还是自己,心灵的束缚最令人难过。

要赔罪就得正正式式地赔罪,不要拖泥带水地赔罪,有些人赔罪,与其说是赔罪,倒不如说他们是绕一个弯子去责备人。他们是这样向人赔罪的:“我在某件事上得罪你,请你饶恕我。不过,若不是你先做了那件事激恼了我,我是不会得罪你的。”这哪里是赔罪呢?或者说:“若不是我受了某人的气,无处发泄,正好碰到你,我就不会在言语上顶撞你了,请你原谅。”这是推卸责任,不能说是赔罪。赔罪的人是要看见自己得罪了人的事,而不是看见自己得罪人的理由,不然的话,10次赔罪也不能解掉心灵的绑缚。

一位弟兄向另一位弟兄赔罪,过了不久,为了那件事,又向那弟兄赔罪,那弟兄说:“我已经饶恕了你,我也把那件事忘掉了。”但是那向人赔罪的弟兄说:“我向你赔了罪,回去以后,我觉得我不是赔罪,是在为自己辩护,心里不安,所以再向你赔罪,请求你饶恕。”

赔罪就是实实在在地向人清理自己的亏欠。

人无完人,没有人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可怕的就不是错误本身,而是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其实,如果人们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犯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也不会讲,常常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劝告你了,其实这是人们做人的一大损失。圣经箴言

经验丰富的人所提出的警告,对愿意领受的人来说,比金耳环和纯金制成的饰物更价值。摩西的操劳:合理授权,让其他人分担工作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倒海。

《圣经》上说:以色列人在到达神当初召唤摩西的那座山时,摩西感到非常疲倦。他独自为众人的前途操劳。尽管有神的仁慈和帮助,众人仍常常抱怨,发牢骚,给他的工作添加困难。除了其他工作,摩西还得解决一切争吵和纠纷,教导众人分辨是非。他每天从早到晚忙于断案。

一天,一位不速之客来到营地。那是摩西的岳父叶忒罗。

当摩西处理排成一字长蛇阵的以色列人向他提出的种种问题和纠纷时,他的岳父叶忒罗在一旁观看。

“这样干下去,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精疲力竭。”叶忒罗对他说,“而人民将会对等候那么长时间才能轮到跟你交谈感到厌烦。你需要帮助。听我的劝告,物色一些助手吧。让他们分担裁决人们争吵的工作吧。他们只需将特别困难的案件交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