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2268600000137

第137章

季十八走累了,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日头正烈,树下阴凉清爽,甚是怡人,季十八喘了口气,打开水囊喝了几口水。

此时离季十八收到冉非泽最后一封信已是过了近六年时光。这些年季十八长了不少本事,师父和大师兄都觉得他可以独自游历磨练去。季十八也正有此想法。他收拾了行装,先回了一趟家,家里父母弟弟弟媳侄儿都好,他放了心,然后就往东去。

他牵挂着一个人,那个似乎是他师父又似乎不是的冉非泽。

冉非泽给他寄了一封信,信中说他与他娘子苏小培往东而去,过着神仙一般的逍遥日子去了,让他们勿挂勿念。这信白玉郎也收到一封,大家都替冉非泽高兴。大师兄说冉非泽这人一向独来独往,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有他家姑娘陪着他,想必他是真的逍遥自在,再无遗憾。

可是季十八有遗憾,他总觉得收到了这封信,似乎之后再无见面的可能。他听冉非泽说过,他的师父在他艺成之后就离开了,再没有回来。难不成这冉非泽也如他师父一般,觉得铸剑之艺已经教给了他,也打算从此云游四海,再不回来?

可是季十八觉得很对不起冉非泽,他没有正式拜过师,却学了他的手艺,冉非泽没在乎,季十八心中却总觉得欠了他的。这几年里,季十八认真研习玄青派的武艺,也将冉非泽留下的书册钻研通透,他一直留在武镇,因为冉非泽留下的铸窑在那里。他一边习武一边铸剑,后来再有人问他,他也终于抬头挺胸地说,他师承玄清派以及——冉非泽。

江湖里一人拜两门是丑事,是无德无义。但师父默许了他,师兄理解他,而他那个从来没喊过一声师父的冉非泽更是什么都没计较就把本事教给他,把师门秘籍留给了他,所以他还在意什么旁人的眼光呢。有德无德,有义无义,不是旁人说了算的。旁人还说冉非泽奸诈无良,而就他看来,他的冉师父却是大仁大义,胸怀宽广之人。

那日,师父江伟英对他道:“你既是学成,便去江湖各处走走吧。学武学义,并非困在门中便能成事。你心在远处,自是去远处磨练磨练方好。”

季十八答应了。他觉得,师父江伟英这是看透了他的心思,他欠冉非泽一声“师父”,他想再见他一面。

季十八背上了一个奇大的箱子出发了,箱子外面挂着他的大刀,箱子里装着许多铸剑需要的独门工具,很重,但季十八觉得他背得起。他答应过冉非泽,要把他的铸剑技艺传承下去。他想好了,他要往东去,寻不到冉非泽,便寻资质优秀心地善良的少年传他们技艺。

季十八在外漂泊了近一年,没有打听到冉非泽和苏小培的消息,只是听说有人见过一个壮实的汉子带着一位短发娘子,两人很是恩爱,只是最后去往了何方,却是无人知晓。

季十八寻觅无果。后来,他在一个村子里见到了一位很和眼缘的少年,可那少年有病重的父亲需要照料,不能跟他远走学艺。季十八没介意,他留在那村里,教了那少年基本的铸器本事,让他能有门手艺,养活自己与父亲。

季十八离开那村子后就一路往平洲城的方向走,他在那村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把适合白玉郎使的剑,他打算回武镇把剑铸出来给白玉郎送去。他出来找冉非泽是与白玉郎招呼过的,两个人一起喝了酒,说了说往事,奇怪的是,他们竟然都记不太清苏小培长什么样,除了短发,还有什么?

季十八又说起白玉郎更适合使剑的事,白玉郎瞪眼:“你见过捕快使剑的吗?当然是捕快刀更威风。”

季十八那时也不生气,只说:“你见过一人拜两个师门的吗?我不就是?如此也不见得不好。你们做捕快是为了捉贼擒凶,有称手的兵器才是好的,官府给佩了刀,不表示捕快就适合刀啊。人人皆不一般,何必拘泥。”

那时候白玉郎眼睛瞪更大:“十八啊,你说话居然有点像冉叔了。”

像吗?季十八在树阴下扯了扯领口,又喝了一口水。那之后他上了路,不过后来有收到白玉郎的信,信上说他要是使剑,就一定要是把特别特别好的剑,天下第一剑。他说要季十八铸的才好。

季十八当时看了信就笑,他知道这是白玉郎在鼓励他。那日在村子里教少年铸器时,他又收到了白玉郎的信,信上说他升了捕头,言辞之中得意非常。季十八很是替他高兴,这一高兴,忽然想到了一把剑,那定是再适合白玉郎不过的好剑,既是寻人也无消息,他干脆先回去给师门报个平安,再给白玉郎早日铸剑出来,算是给他当上捕头的贺礼。

季十八在树下坐了好一会,看了看天色,再行个小半日应该便能到那个叫杏花村的地方,今夜便在那里借宿一晚好了。他从包袱里掏出纸包,拿出他身上最后一块干粮饼子,希望这方向没错,不然他今夜就得露宿荒野,还得费劲寻猎才能填饱肚子。

刚张嘴咬一口饼子,一只瘦瘦的小黄狗颠颠跑了过来,黑漆漆的大眼睛盯着他的饼看。季十八看看狗,又看看手上的饼,掰了一小块给它,那狗过来一口吃了。吃完了,竟然就在季十八脚边坐下,认真看着他的饼。

季十八失笑,咬了一口饼,看那小黄狗似要流下口水来,他又掰了一块给它,小狗飞快地又吃掉了。吃完后一个劲冲他摇尾巴,继续盯着饼。

季十八对它笑笑:“还想吃?可我也饿了呀,饼子这么小。”

小黄狗呜呜地可怜地叫唤了两声。季十八伸手摸摸它的头,它没有躲,只直直地盯着他的饼看。

“好吧。我饿了还有些力气,能找到下一顿吃的。”他说着,把饼子掰了几块,全喂了狗。那饼子确实不大,狗吃完了还不走,期待着后面的吃的,季十八笑笑,摊开五指给它看:“没有了哦。”

狗儿看看他的手,又看看旁边空着的纸包,摇了摇尾巴,走了。季十八拿起水囊再喝口水,用水来装肚子,假装不饿吧。喝了水,把水囊装好,正准备继续赶路,为了晚上能吃上饭,一定要找到村子才行。刚要起步,忽然听到有个女子声音在喊:“大,大侠。”

季十八转目一瞧,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一个圆脸小姑娘在枝叶中小心翼翼探着脑袋。

目光警惕,又似有希冀。

“姑娘叫我?”季十八客客气气。

“大侠。”那圆脸小姑娘见季十八应了,咬了咬唇,可怜巴巴的样子。

季十八走过去,站在树下,仰头问她:“姑娘有何事?”

“大侠。”那姑娘顿了一顿,再顿一顿,小心翼翼,轻轻缓缓,商量似地道:“大侠,救命啊。”

季十八愣住,看了看那树,是很高,非常高,枝叶繁茂枝杆粗壮。“姑娘下不来吗?”季十八问,心里存疑那她是怎么上去的?而后,他的心忽然狂跳起来。

曾经,冉非泽教他铸剑时说过,他遇到他的姑娘时,姑娘困在树上,对他喊壮士救命。如今,这圆脸姑娘也在树上,对着他喊大侠救命。

是巧合,还是,有人欲给他留信?可知道这件事并且知道他也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冉非泽。

“姑娘。”季十八面色一整,对眼前这人顿时重视起来。

“大侠姓甚名谁?”圆脸姑娘小心问。

“在下季家文。”问他姓名,那定是要验证身份,季十八赶紧答了。

“季大侠何方人士?”

“罗城葫芦镇葫芦村。”

“何门何派?”

“玄青派排名十八。”季家文心跳得快,是冉非泽师父吗?她受他所托而来?

那姑娘小心观察着他,然后又问:“大侠何事来此,意欲去何方?”

“寻人。”季十八忙答,“姑娘,是否有人托你带信?”

那姑娘顿了顿,未答,却再问:“大侠意欲往何处?”

“回平洲城武镇玄青派分院。”

姑娘抿抿嘴,点点头,又小声道:“大侠可愿救我?”

“自然。”季十八一口答应,刚想招呼一声自己跃上树扶她下来,却见那圆脸姑娘动作麻利地缩回了脑袋,然后哧溜一下噌噌爬下了树。很高的树,她轻轻松松手脚并用地下来了。

季十八呆了一呆,心道这救命果然是试探,想来还真是冉非泽师父的指示,只不知这后头有何事。

“姑娘……。”季十八开了口,正要问,却被那姑娘一挥手打断了。“大侠,事情是这般的。啊,对了,大侠身上可有五两银。”

“没有,只三两多些。”季十八老实答。

姑娘咬咬唇:“还差二两。”

季******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正要开口问,那姑娘忽又道:“大侠,事情是这般的。我是前头杏花村的,名叫田梨儿。我亲娘死得早,我爹再娶,后娘生了弟弟,家中待我凉薄,如今我十七,已是待嫁年纪,爹娘说是给我谈了镇中一户人家的亲,但我打听了,说是结亲,其则是过去给那人家恶少做通房丫头的。他们五两银将我卖了。我听说那恶少素喜打骂凌辱丫头,我过去便是死路一条。大侠好心,救救我吧。”

季十八愣了愣,这事如何救?家里给姑娘说好了亲,甭管嫁过去还是卖过去,那是人家家事,他与这家人无亲无故素不相识,还能怎地?

“嗯……。”季十八斟酌着,这圆脸姑娘该不会想让自己带她逃跑吧?“姑娘可还有亲人或是可投靠的人家?”护送她一程他倒是可以做到的。

“不,不。”田梨儿摇头摆手,“我可不是想逃跑的,若不能解决这问题,他们派人追来,我这后半辈子如何安生。我一姑娘家,没钱没势没依靠,总归会给家里和恶少找到的,名头上这辈子都是个别人家逃跑的丫头,这般岂能过上安稳日子。”

季十八点点头,这姑娘年纪轻轻考虑得倒是周详,看来真是有人指点她。他忍不住又想是不是冉非泽和苏小培。但是如果是那两人,这姑娘又怎么会跑到这树上寻人求助?可若不是那两人,姑娘躲树上喊大侠救命,这又太碰巧了些。

“大侠。”田梨儿认真观察着季十八的神情,又道:“我昨日半夜里跑出来,在这树上躲了大半日,终是等到了大侠。此事非大侠帮忙不可。大侠助我之后,我也定会相助大侠。”

“你能助我何事?”季十八心头一跳,试探着问。

田梨儿微微一笑,成竹在胸的模样。“大侠在寻人不是吗?”

“你有冉师父的消息?他在何处?他与苏姑娘,我是说,他与师母过得可好?”

田梨儿眨眨眼睛,不答,却是道:“大侠可愿与我一道回村子并借我那三两银?”

“这倒是可以的,只是姑娘家中为姑娘谈了亲事,姑娘拿这三两银又有何用?”

“大侠先随我去,我路上可再慢慢想法子。”

季十八犹豫片刻,终是点了头。按说这种家事麻烦他不该插手,这姑娘看着虽是一身粗布,但明眸白齿,精神尚好,并不可怜狼狈,且说话头头是道,看上去并非急需舍命相救的状况,但他很想知道冉非泽的下落,这姑娘越是古怪,他就越是觉得跟冉非泽有些联系。况且随她回村,借她银两不是什么大事,他自信也无人谋害于他,干脆就去走走,反正自己的目的地也是那村子。

走一步,看一步吧。

季十八跟着田梨儿往杏花村去。

路上,田梨儿问了他的来历经历,季十八一一答了。田梨儿又告诉了他些自己的来历经历。她说她亲娘姓庄,原是镇上一教书先生的女儿,知书达礼,聪慧善良,她爹当时在娘亲家里做长工,她娘看中她爹勤劳肯干,但她外祖父一直不同意,可后来外祖父病重身亡,家里家外全是她爹帮忙操持,守孝期后,她娘便嫁给她爹爹了,两人回到乡下度日,生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