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22779900000029

第29章 如此赞美孩子效果更好(1)

想方设法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好孩子

成就取决于对自己的认可。要想让孩子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自信的人,就要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就是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许多父母觉得这个问题好像很新鲜,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时期。十岁左右是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和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让他从小就相信自己。因为当一个人认为她自己是个好人,他就会像好人一样地生活;当他认为他是个傻人,是个笨人,他就会像个傻人笨人一样地生活;当他认为自己是个坏蛋,他就会像个坏蛋一样地生活。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对其进行其他教育的基础。对于父母来说,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你只有信任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孩子。非常遗憾的是,父母在生活中常常会不自觉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坏人、笨人。比方说考完试,有些父母就会训斥考不好的孩子:“我看你这个样子将来就是扫大街的料!”“我算是白生你了,我这辈子真是没指望了!”这些话听起来让人很沮丧,这些话实际上会让孩子怀疑自己: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吗?我是个好孩子吗?这样的怀疑有可能使孩子丧失自信,走向自卑,导致心理问题,甚至酿出悲剧。

成人尚且需要他人的认可和鼓励,何况是对自我认知还不是很清晰的孩子呢?“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要求自己仔细观察和揣摩孩子的心态、处境,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温暖他、鼓励他;当孩子受窘时,说几句话为他解困;当孩子沮丧时,用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用智慧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点亮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信心。良好有效的学习规律应是有张有弛,有劳有逸。学习的时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松弛一下,使大脑的疲劳得到缓解,待精力恢复了,再行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不要一味地反对孩子玩,适当地玩,也是一种休息。事实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并没有学得那么苦、那么累,那么不分昼夜,相反,他们学得都比较轻松,合理分配时间,从而保证良好学习状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要拿出宽容和爱心,多找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自信地走上人生之路。

名人谈教育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准确、具体、及时地表扬才更有效

表扬也不是要把孩子捧到天上去,那只会让孩子分不清东西南北。表扬孩子是一门艺术,对孩子表扬要具体、准确、及时。有的父母会这样表扬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聪明,你真用功。看起来确实是在表扬孩子,但这样的表扬含糊不清,无助于孩子认识自己。

表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动力。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吝啬你口中表扬词,告诉孩子,他们出色在哪里,那样,孩子会更优秀。当然,夸孩子不是无原则地戴高帽子,也要讲方式方法。我们夸孩子勤奋,不夸孩子聪明;夸孩子进步快,不夸孩子学习好;夸孩子的进取精神,不夸孩子居功自傲;夸孩子的自信,不夸孩子的自负;夸孩子不拘一格的创新,不夸孩子照猫画虎的重复。

洋洋是很聪明的孩子,可是因为总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所以成绩不上不下,无法提高。洋洋的妈妈根据他爱思考的特点,给他订了好多儿童画报和杂志,上面有各种益智游戏、谜语、各国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没想到看了一段时间后,在一次考试中洋洋答对了一道几乎没有人知道的课外思考题,就是运用了书上的知识。回家后,妈妈马上对眉飞色舞的洋洋说:“我们洋洋真了不起,没有人能做对的题你也做出来了。这都是你博览群书,爱思考的功劳。书本上的知识也很重要啊,以后也要抓紧时间多了解书本知识好不好?”洋洋从课外学习中得到了认可,从此学习的兴致更高了。

要留心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及时发现及时表扬。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更要表扬,激励他,鼓励他奋进;孩子有了缺点,不要指责,更不要训斥,要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找他谈。在谈问题之前要肯定孩子的成绩,指明他努力的方向,然后再说他目前还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改了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了。这样他就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改正不足。

名人谈教育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表扬孩子要“就事论事”

一味地表扬不但无法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一味地表扬不是真正的欣赏。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对孩子一味表扬是伪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已经认识到了赏识教育的力量,但是同时又看到很多的案例:父母的过渡表扬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低,并且造成孩子的盲目自信与狂妄。这就是表扬的不当,欣赏的误用了。

人无完人,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任何人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孩子当然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欣赏的人。欣赏是一种源于爱的对他人的认同,我想欣赏也应包含“包容并指正他人的不足”。因为帮助他人正确认识自己并改正缺点,这样一个人才能更加完整更加完善,他所具有的好的一面才能更加长青更有生命力,这才是真正的爱。所以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批评你是为了你好。”是不无道理的。

父母要有甄别何处该赞扬何处该勉励的能力。孩子无疑是最应该受到我们欣赏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欣赏之处,同时也都有各自的不足甚至缺点,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扬长”而且不“避短”。

那天放学回来,豆豆拿着老师批改过的作文对我说:“妈,老师表扬我成语丰富呢。”,我拿来一看,他写着:人多得像成千上万只蚂蚁。其实简单的一句“人多得像蚂蚁似的”也许更能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成千上万”这个成语反而削弱了要表达的意思。

我想,不能让他对成语失去兴趣,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又不能让孩子钻牛角尖,便说:“豆豆,你记住了很多成语,而且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成语,这样很好。成语用好了就能让作文锦上添花。”

豆豆听了自然手舞足蹈,甚至有点骄傲,我继续说:“但是,不是在文章中用成语越多就越好,用得不好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用‘成千上万’,不如用‘人山人海’更能说明天安门广场人多的景象。你掌握了比别人多的成语,说明你看书时很用心;在写作文时尽量用成语,而且有时候成语用得很恰当,这样会让作文很出彩;但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要恰当使用成语,成语不是用得越多越好,用的不恰当或者过多反而不如不用。”

表扬不能片面,过多的表扬就像拿着放大镜看孩子,会让孩子忽略了很多应该改正的细节。比如过分夸奖孩子会的成语多,就容易导致孩子片面追求在作文中用成语,而不考虑成语的用法是否准确合适。因此,表扬要与勉励相结合。

名人谈教育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充分给予孩子认可和赞美

我们总是嘱咐孩子出门要当心来往车辆,注意安全,可是你想过吗?赏识教育也是对孩子的保护。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亲密的保护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更要保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可能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之上不如别的孩子那么优秀,同时也可能学习起来缺乏自信,调皮捣蛋,与父母对抗等,

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才能懂得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能学会自爱。有时我们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表扬,都可以在孩子身上转化为无穷的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每一颗美好而脆弱的心灵。当我们的爱注入孩子心田时,我们的爱就会转化为孩子对知识和世界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良性发展。

1.期待是一种认可。

孩子的成长不是孤单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开放的,具有情感色彩,特别是具有积极、愉悦和快乐的情感色彩的情况之下,才能收到出奇的效果。所以如果孩子能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肯定与被肯定,那么它就会表现得和我们所期待的一样,当他取得成就与奖励之后,就会出现以成功促成功,优秀上更加优秀的效果。著名的罗森塔尔“期待效应”其实就是对孩子施加积极期待,能使期望化为孩子“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从而使预测成为现实。

期待不是给孩子过高的希望,而是要引导和推动了孩子积极而健康成长,就如给一艘迷失的航船指明了方向,这样孩子的目标性、追求成功的积极性就会更强。一旦这种期待被激活,就会转化为孩子自身的源动力和内驱力,从而逐步树立信心,建立恒心。作为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想方设法要让他建立自信心,以及养成取得成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孩子抬起头做人,挺起胸走路。

2.孩子能从赏识中得到鼓舞。

有数据显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赏识,亲子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梁,把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地与我们沟通和交流,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然后随其心顺其性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让孩子找到自尊,寻回自信,使他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经常保持满足,快乐,稳定的情绪内涵,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

名人谈教育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增加赞美孩子的机会

对孩子的美好期盼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当看到别人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家长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一味埋怨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认为弱智的孩子。开发孩子的潜能,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每一位家长应当努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