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12

第12章 巧用策略就能稳操胜券(4)

【吕老师提示】

1.男女生比例失调的院校

在各类高校中,男女生比例失调的院校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女生占多数的院校,如外语院校、师范院校以及财经院校、医学类院校等。

第二类是男生占多数的院校,如矿业石油冶金院校(多改名为“科技大学”或“理工大学”)、铁路院校(多改名为“交通大学”)、建筑院校(多改名为“工业大学”)。

第一类院校招生时,对男生优先录取;第二类院校招生时,也愿意招一些女生。

一位在中国海洋大学就读的女生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在报到后的第二天就报名参加了校学生会和校团委的学生干部竞聘考试,凭借自己性别的优势,我轻而易举地被选为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和校团委的文艺干事。在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如鱼得水,不仅专业课学得游刃有余,而且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理工类院校,在这所万人大学里,男生占绝大多数,有的专业和班级被称为‘和尚班’,我这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还是谦虚点好),走在校园里处处都能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向我投来的‘注目礼’,就连在食堂打饭,大师傅们也常常给我‘多分一杯羹’。哈哈,物以稀为贵嘛!”

2.招生院校对男生“情有独钟”的特殊规则

这种规则主要针对一些体力劳动强度大、环境艰苦的专业。如军事院校的指挥类专业、公安司法院校的刑侦专业、矿业地质院校的采矿专业、工程院校的桥梁隧道专业、石油院校的野外作业类专业、海事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医科院校里的法医专业,等等。这些专业一般只招男生,个别院校可能“网开一面”招女生,但比例少得可怜,一般不会超过招生总数的15%/30%。

第15计体检限制:量体裁衣全攻略

计谋释义

高考体检,是整个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都离不开体检信息。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考生患有哪些疾病不能被高校录取和不宜就读哪些专业,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在选报志愿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准确地回避受限的专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考生更有竞争力和更有把握被录取,而且也把考生在身体方面的劣势缩减到最小。在历年的录取过程中,都有大量因为没有考虑身体条件的限制因素而被退档的考生,他们的分数优势也因此而变得没有意义。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

刘明曾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刚上大一不久,他接到学校下发的退学处理通知书:“在新生入学体检复查中,因患有型糖尿病,不符合医学专业入学体检要求,按照学校处理意见取消入学资格。”

刘明出生在湖匕黄闪一个农村家庭。“我是在4年前得的糖尿病。上焉中时,我积极治疗从没出现过大症状,除了有时感冒请假外,没有因为糖尿病请过假。今年高考选择学校时我选了医科学校,也是为了自救。进了大学后先是军训,我不落一天地过来了。好多同学都晕倒了,但我没事。在学校体检时我也通过了。”军训期间,刘明注射胰岛素时要用碘酒,去医务室买。大夫问他干吗用,他没多想就说了。学校知道他的病情后,又让他去医院检查,检测结果是血糖6.4,尿糖+。为了能继续上大学,他把“+”改成了(正常)。

刘明据理力争,因为他虽然上的是医科大学,但读的是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而且他用的是胰岛素泵治疗,不必每天打针,不影响专业学习。但是最后学校还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取消了他的入学资格。

刘明在写给学校的信中写道:“读书是改变我命运的唯一出路,也是振兴家族的希望,农村孩子上大学不易,可是现在让我退学,这希望破灭了……”

【点评】

考生高招体检结果有“合格”、“不合格”、“有关专业可以不予录取”、“有关专业不宜就读”四类。前两类结果,表述非常清楚,而“不予录取”的表述,实际上就是“不能就读”。

考生刘明在知道自己患有“不能就读”的疾病后,仍然报考对身体要求比较严格的医科院校,虽然侥幸被学校录取,但最终还是“东窗事发”,被劝退学。学校给出的理由是:取消刘明的入学资格,是学校经过慎重研究之后作出的决定,完全符合国家发布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糖尿病为可以不予录取的六种疾病之一,即“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属于严重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因此被取消入学资格。

当初,考生如果报考的是其他院校,比如一些刚升本的文理类综合院校(这类学校和专业对考生的身体状况要求不高),这个结局或许就可以避免。

【吕老师提示】

1.“不宜就读”的专业有哪些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体检标准已经多次修改,现在执行的标准是2003年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对于此前的体检标准,该《指导意见》对考生的身体要求有所放宽,所使用的“口吻”也变得温和起来,如文件的名称由“体检标准”改为“指导意见”;减少了“可以不予录取”的专业;第一次使用了“不宜就读”的字眼,等等。正是这种柔性的字眼,使有的考生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高考成绩上线,其他都是可以商榷的,于是不顾自身条件,仍一厢情愿地去报考相关专业。殊不知,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因为在我国高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目前还比较紧缺的形势下,各高校都会在同等条件下对身体条件好的考生优先录取。

以下7种体检情况,某些专业“不宜就读”

2.“不予录取”的6种疾病

据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患有以下6种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1)严重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病。

(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0。

(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0。

(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无变化者;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3.高校体检的“土政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表面上对考生的体检放宽了标准,而实际上却是赋予了高校对体检标准的更多自主权利。因为《指导意见》的最后又明确补充说明:“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校在执行国家体检意见的同时,还可以制定自己的“土政策”一x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提出“额外”的要求。

以下是吕老师搜集到的部分高校自己补充制定的体检政策:

4.考生体检前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保证较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过度疲劳和考前的紧张,很容易患上感冒,感冒可能导致转氨酶一过性增高,从而影响体检结果。所以这一段日子考生要合理利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体力、保持精力,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其实睡眠与学习并不矛盾。

(2)建议体检前尽量不服药物、不吃保健品。如果因药物引起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影响了体检结果,反而麻烦。若因疾病医生要求不能停服的药物还可以服,体检时应向医生讲明。保健品如果一定要服用,建议体检之后。

(3)已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同学不必过于担心,此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转氨酶,如果转氨酶正常,只是有些专业不适合选报,应避开以免影响录取。

(4)原有严重病史者,如先心病手术史、结核病史、慢性肾炎病史、支气管哮喘史、癫痫史、精神病史等,一定要如实填写,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如不影响正常学业,一般不会限制入学,只是在选报专业上需接受一定的指导,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如总是在填与不填之间犹豫,势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反而影响学习。如隐瞒病史,即使已被录取,入学后复查发现也将作退学处理。

(5)色盲、色弱是遗传基因所致,不是通过锻炼、治疗能够改变的。有此类生理缺陷的考生不要因此而烦恼,明智的做法是面对它,避开限报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还能够避开毕业后择业时的麻烦。

(6)血压的问题也要注意,特别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体形较胖的考生。平时要测一测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高应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有些是非药物治疗(如低盐饮食、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运动、戒烟等)就可以控制的。

(7)如果在历次体检中,发现过心脏杂音,且杂音较响、较粗糙,使医生发生过疑问,最好在体检之前先到医院做一个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单于体检时带来,以便体检医生参考,当时就可以做出判断,避免再次复检。

(8)体检前一天不要剧烈运动,饮食要清淡,早点休息。体检当天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穿脱,不要带手机等贵重物品以免丢失。体检前可稍事休息,调整一下心态,不要紧张。上午体检者禁早餐;下午体检者,9点以前可进少许清淡饮食、禁午餐,以便抽血检查。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体检结束后请把体检表交到指定人员手中,确定已检完再离开。

第16计文理反串:逆向思维走捷径

计谋释义

文科生填报文史哲院校,理科生填报理工农医类院校,这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约而同形成的共识。可是你知道吗?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号称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原来的理工农医类院校都增设了文科专业,原来的文史哲院校都增设了文理兼招的具有“中性”色彩的专业。据统计,文科生在报考理工农医类院校时,提档线普遍低于同档次的文科院校;理科生在报考文史哲类院校时,提档线也普遍低于同档次的理科院校。如果你的高考成绩在某一批次里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那么在填报志愿时,不妨逆向思维“反串”一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1】

江西文科考生胡鑫,高考分数只超过重本分数控制线8分,按照常规,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最后大多被本省的地方重点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录取。在填报志愿专家的帮助下,胡鑫避开文科院校,4个一本志愿全部填写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这4个院校分别是: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最后她被录取到中国矿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点评】

这是一个文科生报理科院校的案例。考生的分数刚上一本线,如果一味填报文科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是进不了名牌大学的,不要说外省的“国字号”院校,就是本省的“211工程”院校南昌大学也望尘莫及。然而她另辟蹊径,主攻理工院校里的文科专业,不仅读到了心仪的专业,而且也圆了她一个读名校的。

【案例2】

我想去北京上大学,而且一定要上一所重点大学,不过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差距的。作为一名高三理科考生,我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等,考取一所重点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要考取一所位于京城的重点理工类大学,比如北航、北理、北科等,我的心里就没底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知道自己是彻底没戏了。虽然561分的分数并不低,超过了重庆理科重点线整整30分,但要考取我心仪的北京那几所知名理工类大学是肯定没希望了。怎么办呢?难道辛苦换来的561分只能屈就一所;京的二本理工高校吗?这可就亏大了。经过几番思量之后,最后的筛选结果显示,我有可能考上的北京重点大学竟然是几所文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我起初有些迟疑,在咨询了老师的意见之后,终于选定了北语的计算机专业,结果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一箭中的,我被录取了!

【点评】

这是一个理科生报文科院校的案例,与第一个案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考生以并不太高的分数考取了北语这所重点文科大学的计算机系,这样的好事,估计放在任何一所重点理工类大学都不会发生。这是因为当多数理科生还紧盯着理工类大学不放时,相应地使得文科大学的理工类专业门槛变低,从而赢得了胜利。除了竞争较小之外,近几年文科大学对理工类专业招生名额的大幅增加也是门槛变低的。

【吕老师提示】

1.选报院校,个人的特长和兴趣是关键

选报何类院校要与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相结合,如果你是一个情感丰富、自由奔放、爱好交际的人,那么选报文科院校可能如鱼得水;如果你与生人一说话就脸红,心跳加速,平时只愿自己独立思考,喜欢刨根问底的钻研,那么,理科院校可能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理工类院校校风淳厚,学风严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它强调的是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而文史类院校则往往是海纳百川,百花争艳,浪漫有余而严肃不足,它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学好专业课以外,各种社团的活动此起彼伏,通过四年的学习,你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待人接物能力也会大有提高。因此,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认清定位,扬长避短,选中与自己相匹配的大学和专业。

2.理工院校増设文科专业的趋势

近年来,许多理工类院校,尤其是名牌理工类院校都争先恐后地向综合类大学迈进,纷纷上马文科类专业或文理兼容的专业。如清华大学目前就设有外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学科覆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七个类。

一般理工类院校(二本批次)也不甘落后,为了扩大生源和提高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在每年增设新专业时,也开始“移情别恋”至文科类专业。

仅以法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已经在众多理工院校“安家落户”,如:华北科技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平顶山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以及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由此看来,理工类院校增设文科专业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文科生在报考学校志愿时,目光不能再仅停留在文科院校或综合院校上,而应把目光“放之四海”,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