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27

第27章 选对专业,求学就业两不误(6)

两个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时授予的学士学位也不一样,电子信息工程一般授予工学学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授予的则是理学学位。

面对一个带有“电子”、“信息”这些字眼的专业,恐怕没人会怀疑它们将来的前途。这两个专业招生时都是热门专业,学生毕业时,人才市场上招收该专业人才的单位也是比比皆是,既有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作坊,不同的院校“出身”,不同的公司企业,不同的大中小城市,就业环境和薪水待遇会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不是非常挑剔的话,找一个专业对口的“饭碗”还是绰绰有余的。

(3)生物科学VS生物技术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物学,两者的基础学科极为相似,比如都要学习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课程。不同之处是,生物科学专业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掌握,以及一些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而生物技术专业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闪光点在于充分发挥生物科学的优势,将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结合交叉,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新的技术。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先导学科,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有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也得以迅速发展。

尽管这两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在国内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生物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长期以来,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很多选择了考研和出国,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大多到中小企业就业,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则大多到中小学去应聘。

除了这两个专业之外,生物学还衍生出了许多更细致或更前沿的专业,如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生物系统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等,这些“多黄蛋”的产生,一起推动着生物学界向前发展。

(4)金融学VS金融工程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金融领域中的扩展与应用,但是,由于金融产品、金融运作的技术性与风险性,使得对于金融学的研究,不仅运用了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也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在大学里,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和研究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从而具备银行计划、信贷、结算、证券交易等业务知识和技能,懂得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金融工程是近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一门学科,是金融学、信息学、工程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将复杂的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系统工程等导入金融领域,使金融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出现了更广阔的外延与内涵(金融工程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就是在现有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打个简单的比喻,假如把几卷布匹放在我们面前,金融学会利用布匹的转让、出售等手段实现其最大价值,而金融工程则会将布匹制成衣服或其他布艺产品,从而实现其新的价值。

这两个专业都是和财富打交道的专业。人们普遍认为,学这个专业将来肯定工资高,待遇好,用许多考生家长的话说,“能进银行,还怕缺钱吗?”其实,金融单位不仅仅指的是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也都是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如同一枚硬币总有其正反两面一样,金融单位的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并存,君不见,古往今来,无数人在金融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折戟沉沙。但是,金融学这个“金光闪闪”的招牌仍然吸引着“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

第36计艺术专业:没有特长也能报

计谋释义

同学们都知道艺术生,因为好多中学在分文科班、理科班的同时,还单设了艺术班。艺术班的学生或背着画夹子,或拎着琴盒子。他们家庭经济状况大多比较优越,从小就开始学艺(也有上高中后才开始学的,如美术专业)。他们高考的目标多是艺术院校的美术系或音乐系。

可是你是否知道,随着电视、电脑这些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艺术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不必考生从小就下苦功来考取的。像制片、照明、录像、剪辑、编导、播音与主持、影视文学、文化管理等亚艺术专业,你只要经过一两个月(甚至时间更短)的简单准备,就可以去参加艺术方面的考试。考试的方式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秘,如电视制片,面试时不会考你是否掌握制片技术的每个过程,你只要对现在的电视行业或国内外新闻事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就行。老师可能会问:“就你看过的一本课外书或一部电影(电视剧)谈谈你的看法。”他们要听的是你的观点,至于具体说什么并不重要。

一旦拿到艺术考试(以下简称“艺考”)的合格证,高考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文化课分数一般达到同档次院校的60%即可录取。

尽管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不断给艺考泼冷水和提出种种质疑,但谁也不能否认,艺考对于广大艺术生来说,确实是通向理想大学的一条捷径。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1】

说实在的,当初并没有想到要考播音。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可是外交学院分数挺高,每年都在重点线以上,凭我高中两年来的学习实力,能上个二本就不错了,所以我就开始另觅出路。高三时,元旦放假一天,我在家上了一次网,偶然看到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简章》,里面播音系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吸引了我,感觉我也可以试试呀。

对照着《招生简章》,我开始审视自己:初中时当过校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比较标准;高中时参加过演讲比赛,而且还得了第二名;身高1.75米,也算颀长挺拔;五官虽然长得不像罗京啦、张宏民啦那样标准,但也说得过去,起码有棱有角,很像个男子汉。

这么一对照,更增添了我报考播音专业的信于是我就开始着手准备。《招生简章》上说,初试、复试都有朗诵,我便把重点放在朗诵练习上。我从书店买了几盘名家朗诵男声磁带,如齐越、徐世荣、贌存昕等,回家后一遍又一遍地听,仔细揣摩他们朗诵时的语气、腔调、音高和音色。同时,我还模仿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主持人鲁健、康辉等人的风格,练表情,练手势。这样练了半个月后,我把自己的朗诵录了下来。一放音,全家人都吓了一跳:哟!这是你朗诵的吗?

考试很顺利,初试时,我声情并茂的朗诵吸5了许多考生的目光。朗诵完后,考场上特别安静,看到北京来的老师对我频频点头,我就知道,成绩准差。

从省会回来后,我又开始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一个月后,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合格证书就寄到了学校。

【点评】

案例中的考生没有经过科班训练就拿到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合格证,看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实示上与之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语文好,文笔不错,可以报影视文学或电视编导;你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可以报导演或制片;你气质独特,擅长“撒谎”,可以报戏剧或表演;你体格强壮,视力正常,喜欢“动手动脚”,可以报摄影或录像;你喜欢唱歌、音响和电脑,可以报录音和数字媒体;你长相甜美,身材勻称,可以报空中乘务……甚至你喜欢健美操或街舞,还可以报体育院校的体育表演艺术专业呢!

像这类亚艺术专业,并不需要你有什么特长和功底,要的是你的天赋和潜质;考的不是你的童子功和技巧,而是你平时“无心插柳”的知识积累。所以我们说,有些艺术专业,考生没有特长也能报。

【案例2】

河北文科考生小覃,2010年高考成绩478分,距本科文科二批录取控制线还差26分。之前,小覃还参加了全省编导艺术联考,考了138分,距本科艺术三录取线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