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08

第8章 知己知彼才是根本法则(8)

以下是全国招收免费定向医学生的院校名单: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安黴,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

甘肃,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

河北,承德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联合大学(华煤炭医学院)山西,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

辽宁,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

黑龙江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

江西,南昌大学、赣南医学院、九江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

河南,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原郧阳医学院)、咸宁学院。

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湘南学院。

江苏,江苏大学、南通大学。

云南,昆明医学院大理学院。

贵州,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

青海,青海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合并前的宁夏医科大学)新疆,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

陕西,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

吉林,吉林医药学院、华大学、延边大学。

广西,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

海南,海南医学院。

第10计自主招生:我的大学我做主

计谋释义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也许是形容自主招生最恰当的一句话。用教育部的话来说,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

自主招生始于2001年,试点从最初的三所高校发展到现在的近百所。招生人数也从当初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发展到现在个别高校的10%,自主招生的步子越走越快。特别是2008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市的自主招生比例首次超过高考录取比例,被称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

自主招生试点以来,就因“不以分数论英雄”,广招天下奇才、怪才而备受社会关注。凡是经过选拔的学生,各高校都在高考中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要么投档录取时给予一定分值的分数优惠,要么在录取专业时优先满足,要么把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有的甚至不通过高考提前录取,等等。

不要以为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都是些特殊人才,随着国家招生制度的改革,各类高校的自主招生形式已日趋多元化:有的高校特别重视考生参加各种大赛的奖杯,有的高校则对考生的动手能力青睐有加;有的高校喜欢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有的高校则对考生的一技之长情有独钟……自主招生并爿高不可攀,只要你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总有一种形式适合你。

退一步说,即使你在自主招生中颗粒无收,或者是你对已录取的高校和专业不太满意,你仍然可以参加六月份的高考,通过普通招生迈进你理想中的大学,而先前参加的自主招生,你就只当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抑或是战役打响前的演练和竞赛上场前的热身好了。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1】

在当年浩浩荡荡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这样怀揣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考场的。

当填写“入学申请自荐信”时,面对各种“是否获奖”的空格,我大部分都填写了“无”,只是在自述中,我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向考官“隆重推出”,自述的内容其实就是我对自己多年学习成果、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梳理(一文写罢,我仿佛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说,我把握住了自己的节奏。

在我看来,复旦10门课程1000分的笔试并不是靠突击出来的,它重在平时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我当年是在考试前一个月找来所有科目的教科书和笔记,有空便粗略翻翻,然后在考试前一天将自己感觉遗忘最多的知识点和重要公式抄在纸上,第二天趁路上的时间再扫一遍,以便在脑中唤醒一些记忆。就这样,我一身轻松步入考场。笔试结束后不久,我惊喜地接到了入围面试的通知。

坦率地说,我并不是那种天生就自信十足的人,走在面试赶考的路上,我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能走那么远,更不敢妄图能走更远。但当我真正坐在考官面前,准备接受“车轮大战”时,我意识到: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可能都不是满意选项,唯有展现出自我特质的人才能最终胜出。

幸运的是,我很快在面试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闲杂书籍都看一看,文科理科都学一学”——我如是向教授阐释自己。或许,这种有些杂乱的积累正巧契合了复旦通识教育的理念。复旦教授睿智博学,却也亲切和蔼,面对他们的步步紧逼、层层深入,我仿佛突然来了自信与灵感,大胆地和教授探讨起来,或许我的看法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相信,教授和我一样,都听到了思考的声音。

就这样,我迈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当然,这不是结局,而是另一个开始。

【点评】

案例中的考生在参加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时,既没有金光闪闪的竞赛奖杯,也没有可以傲视群雄的学业成绩,而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考场的。从他考试的经过来看,他成功的秘诀是“闲杂书籍都看一看,文科理科都学一学”,也就是说,他完全凭借自己平时知识的积累,在考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赢得了通往复旦大学的通行证。

【案例2】

我刚进入高三那年,大家只关注北大、清华给我们中学自主招生的各自5个名额,而对其他高校(不乏复旦、浙大、人大这样的名校)似乎没引起大家的兴趣。我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在所有报名者中只能算是中等,于是,我扬长避短,当其他同学还在为那10个名额互相竞争时,我甘拜下风,报考了浙江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1月下旬的时候,我获悉自己被这两所学校预录了!但是,那年的政策是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所,而且选择意味着放弃通过高考冲击北大、清华的希望。这时,我的父母也不置可否,只是说,高考是有风险的,自己决定吧。于是,通过对自己的成绩与状态的考察,我选择了浙大的20分加分政策。结果在当年的高考中,我只考了580多分,但由于有浙大自主招生的20分优惠,我被浙大录取了。

【点评】

案例中的考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学业只是中等水平,所以在别人都一门心思盯着大、清华时,他则把目光投向了容易被人忽略的另外两所大学。从最后的录取结果看,他当初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明智的,如果不是选择了浙江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他很可能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吕老师提示】

1.自主招生的模式有哪几种

第一种:“完全”自主招生模式。这种模式特别重视考生的面试成绩,根据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这些学校自主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参加高考,但不必再填报高考志愿,考生的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这种模式目前只存在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主要面向东南区域的部分考生。

第二种:“非完全”自主招生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已经“自主”入选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但录取时可以享受降20/30分甚至更多的优惠。这种模式目前为多数试点高校选用,招生范围面向全国。

第三种:“地方性”自主招生模式。招生院校是本省的地方高校,招生范围也局限于本省的考生,要求已经“自主”入选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只要考生的成绩达到招生院校同批次控希U线即可录取。

2.自主招生的程序如何走

第一步: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向社会公布。第二步:符合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的应届高中生(近年来,有些院校已经不再区分应往届毕业生),以中学推荐或自荐形式向高校提出申请。

第三步:高校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定受测考生名单。第四步:高校对受测考生进行相关测评、考核。

第五步:高校确定最终入选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在本校网站以及其他信息发布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布。

第六步: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需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近年来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放宽高考成绩要求)。

第七步:高校对符合统一高考成绩要求的入选考生,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录取工作结束后,学校将已录考生名单在本校网站上公布。

3.考生如何申请自主招生

(1)高校一般从10月份开始陆续在网上发布各自的招生方案,考生一定要密切关注,千万不要错过报名时间。

(2)考生要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报某所高校,不要兼报多所高校,以免打乱自己正常的备考计划。

(3)考生申请材料的准备要适度,把认为最能反映自己特长和高中阶段主要成果的材料复印件附上即可,初中或小学阶段的奖项材料无效。

4.什么是自主招生联考

由于申请自主招生的高校、考生越来越多,部分高校开始实行“联盟”政策,即几所高校联合组织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的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签订报考协议。这样,既减轻了考生在经济上和精力上的负担,避免学生在多个学校之间日夜奔波赶考,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

目前,全国有自主招生“四大联盟。”

5.参加自主招生的中央部委属高校有哪些

以下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是中央部委属高校,招生范围一般面向全国各地考生。

北京(19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京大学、京科大学、京化大学、京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

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

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U匕京)。

上海(8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吉林(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3所),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9所),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安黴(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湖南(2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4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5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6.参加自主招生的地方高校有哪些

以下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是省属高校,招生范围一般面向本地考生。

江苏(2所),苏州大学、南京由电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湖北(9所),武汉工程大学、湖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

湖南(5所),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