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他们分开了。促使他们分离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这年6月,乔治·桑在她的小说《鲁克列齐亚·弗洛丽安妮》里,用一种不加掩饰的、浪漫主义的手法,公开了她和肖邦的秘密关系,这使得肖邦十分难堪。
另一个是:乔治·桑的孩子们长大了。儿子莫利斯24岁,女儿索朗芝19岁。他们对母亲和肖邦的关系越来越不能容忍,莫利斯向母亲提出:“你只能在我和肖邦之间选择一个。不是他去,就是我走”,而乔治·桑选择了前者。
这年11月,肖邦来到了巴黎,心情十分忧郁,身体也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所以,刚分离的一个时期,他几乎没有写什么作品。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一些,想起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
乍一听,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实际上,它隐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乐曲没有前奏,一开始,就呈现略带忧伤的主题。
在它的后面是一段下行半音阶。这后半段还反复了一遍。
波兰音乐评论家J.伊瓦茨凯维奇是这样解释这段音乐的:“他似乎在说:悲哀鸣?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的。该怎样就怎样吧!……直到这个手势在某一高处消失为止。然后又是反复,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机械地转入毫无表情的更弱。我是不在乎的,我是不在乎的……可是,它究竟不是完全不在乎的。真相蕴藏在圆舞曲激动的悲哀里。”
B段从八度大跳开始,用模拟手法,发展成为一段激动的旋律,好似心潮在起伏翻滚。乐曲转降D大调,这时,出现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似是对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幸福的日子的回忆。
在它之后,B段再现,转回到升C小调上,再接忧郁的A段,最后,有现B段结束全曲。
在肖邦所作的21首圆舞曲里面,《升C小调回舞曲》作品64号第二首,是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演奏得最多的一首,可是,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表达的思想感情,缺少细致的研究,他们往往把它弹得十分欢快,这是十分遗憾的。
小知识
《升C小调圆舞曲》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为舞蹈伴奏,著名的芭蕾音乐《仙女们》里就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