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既代表着非洲大陆的希望,也代表着非洲大陆的失望。这个大陆直到不久前还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尼日利亚也是如此,直到1960年都由英国统治,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只有40年。尼日利亚的统治阶级随意挥霍这个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贪污腐败成为普遍现象。1996年和1997年,专门致力于消灭国际商业中腐败现象的组织“透明国际”列出了85个腐败国家,尼日利亚名列榜首。尼日利亚人口1.12亿,占整个非洲人口的25%。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而论,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教育支出最低的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倒数第二。尼日利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大下降,一年大约300美元,不足南非的十分之一。
不过仍然有希望。尼日利亚独立40年来大部分时问由军人统治。1998年阿布巴卡将军上台时曾经如此描述尼日利亚的境况:“目前我们是世界上排在第13位的最贫穷国家。以我们的自然资源而论,这种悲惨的境况是一种严厉的指控。”2000年,阿布巴卡将军把权力交给了民主选举的总统奥巴桑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奥巴桑乔也曾是位执政的将军,就是他在1979年把权力交给了尼日利亚历史上第一个民选的政府。不幸的是,那个民选政府是个短命的政府,1983年以后军人统治又回来了。尽管现在下结论还嫌太早,不过看上去尼日利亚已经步入正轨。
尼日利亚作为一个现代政治实体是在1914年形成的,当时英国人将其在西非的三个殖民地——拉各斯殖民地、南尼日利亚保护国和北尼日利亚保护国合并为一体。上述三个殖民地当初也是英国人通过条约或直接的征服行为将当地的各个王国、城市国家和民族集团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因此,尼日利亚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是大英帝国主义的创造,在1960年获得独立以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
出土文物表明,尼日利亚有些地区自几千年以前就开始有人居住。诺克(nok)人就是最早的居民之一,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居住在尼日利亚的东北部。诺克人擅长制作铁器和陶器,他们留下的陶器,其制作之精、图案之美,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伯恩斯,1963年,第25页)。出土的青铜器也可追溯到欧洲人到达该地区以前的时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移民浪潮,大批人循着商路从非洲大陆的北部和东北部迁居到尼日利亚,他们以部落为基础组成不同的王国、酋长国、城市国家和松散的民族集团。这就是早期欧洲探险者,主要是葡萄牙的航海者14世纪来到现在的尼日利亚海岸时所看到的情景。
尼日利亚的市场是我们理解现代尼日利亚文化的最佳途径。在这里,市场是指一座城市、一个小镇或一个村庄中用于进行贸易活动的物理空间。市场之所以具有特殊意义,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用一个词加以概括,那就是贸易。现代尼日利亚人的祖先,许多都是顺着商路来到此地的;奴隶交易是欧洲人成群涌来的首要原因;英国人1808年废止奴隶交易后,执行禁止贩奴令和以合法交易取代非法交易的需要成为英国留在这一地区的首要原因。
欧洲人到来之前,市场就是城镇和周围居民区的社会生活中心。那时,市场既是贸易中心,也是最重要的社交中心,就连市政机关也设在市场附近。直至今天,乡村地区仍然保持着这个特征,尼日利亚人口中有70%还居住在乡村地区。市场有固定的交易日,每逢交易日,连住在城镇外面的商人都会赶来。市场所构成的贸易网络将许多城镇和乡村联结起来。过去。新的产品、移民、外来影响等都是通过这个贸易网络进来的。
尼日利亚市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丰富多彩,活跃,传统与变化之间保持平衡。这些特征颇能说明现代尼日利亚社会的状况。要的市场附近还有长途汽车站。说丰富多彩不仅仅指商品多、服务全,而且也是指市场与市场之间大小不一,档次有别,新旧不同。
丰富多彩是尼日利亚文化的特征之一。尼日利亚的面积只有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加在一起那么大,但内部有大约300多个民族及亚民族,各有各的语言或方言。一座城镇的方言常常只有这座城镇及其近郊的居民听得懂。正如市场按商品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摊贩按商品组成不同的协会一样,尼日利亚的社会划分为不同的民族和语言。然而尼日利亚是英国人人为地将许多差异极大的民族揉和而成的国家,因此正如市场各个不同的区域形成一个整体为共同的顾客服务一样,尼日利亚的社会努力把不同的民族锻造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尼日利亚人的差异表现在体貌、社会、宗教、语言等多方面。每个民族或亚民族都长期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形成一个Y字,把尼日利亚划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由一个主要民族主宰。尼日利亚有三大民族,即约鲁巴族、豪萨一富拉尼族、伊博族。约鲁巴族是三大民族中唯一有贵族的民族。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贵族失去了部分权力和影响,但仍然是约鲁巴族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讲约鲁巴语的民族还发展到尼日利亚的境外,进入相邻的贝宁共和国。
伊博族基本上生活在尼日尔河以东,那是他们的发祥地,但是就政治组织而言他们比约鲁巴族和豪萨一富拉尼族更分散。伊博族以他们做生意的天才和职业道德而闻名。豪萨一富拉尼族占据着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以北的地区,这一地区比所有南部地区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多数情况下,不同民族的体貌特征并无明显差别,不仔细辨别看不出谁是哪个民族的人。
过去,各个民族的人通过文身相互区别,文身的主要目的是在打仗的时候区分朋友和敌人,而不是美化。到了现代,文身的习俗已经基本抛弃了。如今要区分谁是哪个民族的人主要是看姓名和服饰,而不是体貌特征。
既然尼日利亚的民族、语言多种多样,要描述尼日利亚社会的轮廓和结构似乎是不可能的。描述的确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首先,尽管尼日利亚民族众多,但其中的四个,即约鲁巴族、豪萨族、富拉尼族和伊博族构成尼日利亚人口的65%,其中约鲁巴人占20%,豪萨人占21%,富拉尼人占9%,伊博人占17%。此外,豪萨人和富拉尼人多少个世纪以来相互混杂,已经被看成是同一个民族。
其次,语言和民族的对应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许多民族基本上操同一种语言,文化特征也相似,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差异却宁愿把自己视为单独的民族。例如约鲁巴族至少有20个分支,也就是亚民族,每一个分支都执拗地捍卫自己的独特性。
尽管有这样的差异,现代化进程和联邦政府推行的促进整体民族感的政策却慢慢产生出共同的民族特征。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规定英语为政府和贸易活动的官方语言;把联邦雇员调离家乡;规定中学生毕业后服一年兵役,等等。最近几年,媒体特别是电视也为拆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藩篱作出了贡献。
然而要实现民族间的和睦,尼日利亚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同民族之间的成见非常深,自独立以来屡次尝试引进西方式民主都遭到了失败,军人们就是以此为借口将专制制度保持了50年之久。尽管多数尼日利亚人是爱国者,真心希望他们的国家强盛,但是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却常常优先于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约鲁巴族的分支之一埃格巴人每到危难时刻首先想到自己是埃格巴人,然后才把自己当作约鲁巴人,最后才会想到自己是尼日利亚人。在更远的过去,不同的民族分支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控制商路、谋取贩奴的好处,甚至自相残杀。
格尔特·霍夫斯泰德那部划时代的著作对53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但是这53个国家中没有一个黑非洲国家。原因并不在于为霍夫斯泰德提供研究条件的跨国公司,也就是IBM公司在非洲国家没有任何子公司。事实上在霍夫斯泰德进行这项研究期间,IBM:公司在尼日利亚就有一个子公司。但是后来,尼日利亚新颁布了一项联邦法令,要求在某些类别的外资企业中尼日利亚占股40%,结果IBM公司和其他几家跨国公司决定离开这个国家。这一事例说明尼日利亚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尊心。尽管他们欣赏并且试图学习西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但是他们对西方人的行为举止特别敏感,只要西方人表现出优越感,或者只是他们觉得西方人表现出优越感,他们就会生气。
尽管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没有一个黑非洲国家,但要评估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在霍夫斯泰德的五个维度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并不困难。在除伊博族之外的大部分尼日利亚民族内,社会阶层之间、上下之间权力距离非常大。以地位悬殊的程度而论,豪萨一富拉尼族大概可以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约鲁巴族,最后是伊博族。豪萨一富拉尼族基本上是穆斯林逊尼派,他们对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相比之下,约鲁巴族内的权力距离就小多了,不管什么人只要做出成绩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伊博人多少个世纪以来就以他们的社会平等而闻名,他们至今仍然如此。
集体主义和回避不确定性可以说是整个尼日利亚社会的一个特征。几乎所有民族都推崇大家庭制度。许多地方都建有以改善公共设施和服务为宗旨的组织。在国家发展的初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大家出钱,集体资助有前途的学生赴海外学习,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回来为集体效劳。尼日利亚人在回避不确定性这个维度上得分也很高,他们喜欢与熟悉的人和环境打交道。
不过有的研究表明,伊博人有商业头脑,他们与其他主要民族的人相比更个人主义。也就是说他们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解释自己的成败,其他民族的人则强调运气和/或客观(见邦德和史密斯,1998年)。根据这项研究,我们认为伊博人比其他民族的人看得更长远,他们更愿意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牺牲暂时的享乐。
阳刚气或者说追求主宰他人的进攻性大概也可以说是尼日利亚社会整体的一个特征。至于女人的角色,三大民族之间差异显著:忠实于伊斯兰教的豪萨一富拉尼族认为女人在所有方面都低男人一等。约鲁巴族和伊博族则不然,这两个民族中对有进取精神的女人并不怎么压制。卖主似乎觉得讨价还价所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值,因此开始尽可能为商品确定固定价格。价格通常由市场或交易协会确定,有什么变化随时口头通知。
心平气和不是尼日利亚人的行为方式,尼日利亚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精力充沛、感情冲动。做生意也好,政治辩论也好,办喜事、丧事也好,都是如此。尼日利亚社会的活力反映在经济、政治、教育、节庆、家庭、业余爱好等各个方面。
尼日利亚独立的时候只有食品工业,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有些产品如椰子油、棕榈油、花生油等也出口。后来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矿藏,从此历届政府,包括军人政府,就把工业发展放在了绝对优先的位置。
正像市场从早到晚都熙熙攘攘一样,尼日利亚的国民经济也非常活跃。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起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70年代在沿海地区发现了新的油田,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持续上升,这些都对尼日利亚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联邦政府还在70年代采取措施,推动尼日利亚进一步参与当时由外国公司及其在当地的子公司控制的银行、保险、石油生产等关键经济活动。这一政治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尼日利亚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利益已超过70%。
不幸的是,这些财富都控制在不到总人口10%的少数人手里。贫富差别是尼日利亚经济计划人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联邦政府长期直接主宰和控制经济,但是最近一些年来认识到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危害,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正像不善于讨价还价就无法在市场上立足一样,心肠软就甭想在政治舞台上驰骋。尼日利亚的政治非常残酷,只有善于自我保护的人才能生存。政治家,包括前总统,有时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投入监狱。
不过与许多非洲国家不同的是,尼日利亚没有任何政治领袖试图搞一党制。尼日利亚的选民已经成熟到无法接受一党制的程度了。现代尼日利亚实行的是联邦制,有23个州,新的联邦首都阿布贾位于尼日利亚的地理中心附近。尼日利亚的政治体制与美国的联邦制相似,但机构设置反映了尼日利亚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联邦政府有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执法机构。各州的组织结构基本相同。
名义上,尼日利亚实行的是西方式的民主,但却摆脱不掉专制集权的阴影。军人政变多次发生,尼日利亚人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已经学会如何不让政治动荡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许多在市场上出售产品的商贩和手艺人都毕业于专科学校。同样,尼日利亚社会确信一个有效的教育制度可以为尼日利亚进人工业时代提供必要的能量。凡有条件的家长都会为子女聘请家庭教师,不论多远都要送孩子上名牌学校。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不惜省吃俭用。尼日利亚的教育制度同政治制度一样也是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在政府中任职的政治家都在美国受过教育。不过正如前面说到的,联邦政府在教育方面表现得极差。
尼日利亚实行六年免费义务教育,但六年以后凡有条件的都会自愿接着往下学。英语是官方语言,从小学就开始教,中学以后则成为唯一语言。各级教育全都由政府控制。政府意识到教育水平高可以加速国家的发展,因此曾打算利用石油收入实行更高级别的免费教育,只是由于规模太大,成本太高,国家难以负担,才作罢。上大学的人数是有限制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尽管大学不断膨胀,目前仍然无法接纳所有通过入学考试的考生。
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有时会演变成激烈的争吵。只要需要,尼日利亚人是不会羞于当众争吵的。不过就是吵得再厉害,也很少动起手来。过路的人也爱凑热闹,巴不得表明自己对争吵的看法。城镇地区,特别是南部的城镇,拥挤不堪,到处都是从农村来的学生和找工作的人,激烈的竞争无所不在。尽管联邦政府拨出巨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城市的工作岗位、住房、交通和其它日常服务设施还是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