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三百首
2323800000249

第249章 【乱后行经吴邮亭】庾肩吾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这是梁代诗人庾肩吾写的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政治讽谕诗。诗为侯景之乱而发。侯景是朔方郡(今内蒙鄂尔多斯境内)人,初为戍兵,后魏时从尔朱荣,后降北齐高欢,复降梁武帝萧衍,不久,举兵反,围建康(今南京市),陷台城,武帝被逼饿死;立简文帝,复弑之,自立,称汉帝,后为王僧辩、陈霸先讨平之。当简文帝即位时,庾肩吾为度支尚书,侯景曾假传圣旨遣肩吾使江州,喻当阳公大心,后肩吾间道奔江陵。此诗乃侯景之乱讨平之后肩吾回经晋陵时作。“邮亭”,应为“御亭”,御亭乃吴大帝孙权所建,在晋陵(今江苏武进县),写为“邮亭”者误。

开头两句,先写从御亭回望一下来路,只见风起尘扬,千里之途昏暗无光。“风尘”,本指战乱而言,戎马所至,风起尘扬,故云;这儿兼指久客在外,旅途所受之艰辛。寥寥两句,已将侯景之乱造成的天昏地暗和自己逃亡生涯的千辛万苦简要写出,点明是“乱后”之“行”。下两句紧承前意,说明现在正“经吴御亭”,而世事已变。“青袍”,青色之袍。五至八句,紧承“青袍”、“白马”之意,抒发对侯景搅乱中原的愤慨之情。

十二至十六句,写梁朝诸王纷纷逃亡、讨平侯景的情景。“横戈”,横陈长戈,为行军备战之姿态。作者在写完侯景之乱始末以后,用两句痛发感慨的议论结束全诗:“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很明显,作者是借用了他的前辈诗人江淹在《恨赋》中所说的两句话:“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来表达他一腔无可名状的愤懑和悲哀。

统观梁代诗坛,伤于轻靡;庾肩吾诗尤以艳丽著称。唐代杜确在《岑嘉州集序》中直指“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辞,名曰宫体”,作为一个御用文人,庾肩吾不能逃其咎。但是,像这篇直陈时事、沉着慷慨的近乎史诗之作,自是例外。可以说,此诗不仅在庾肩吾诗集中堪属凤毛麟角,即使在整个梁代诗坛上亦甚寥寥,说它是出其类拔其萃,大约也并非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