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光耀传
23309700000053

第53章

对民主所做的假定有一些缺点。男人和女人被假定是平等的,或者应该平等,因此才有一人一票。但是平等是否是实际的呢?如果不是,那么,坚持平等必定导致退步。

让我以一个假设的情况来进行测验。如果在这个互相依赖的小世界中有一个世界政府,一人一票是否会带来进步或导致退步?每个人都会立刻看到,发达国家里有受教育的人民将被落后国家里没有受教育的人民所淹没,因此,进步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如果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时让它们的人民都享有普选权,那这两个国家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许没有那么迅速。

基于平等的理由,联合国大会所实行的是一国一票。可是,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并没有制裁的威力。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有制裁权力。在安理会里,虽然在15个理事国当中只要有8个投票赞成,就有足够的大多数,但理事会中5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加以否决。这5个常任理事国是哪些国家呢?它们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决定下来的。

已故未来学家赫尔曼·坎恩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道,联合国安理会当初或许可以实行一枚飞弹一票制,而联合国大会则实行一元一票制。我不能确定这是否会被世界各国接受。不过,这比世界政府的一人一票制或联合国大会的一国一票制更加行得通。这会更加符合现实。

民主政体的弱点是,人人平等而且都有能力为共同利益做出相等贡献的假定是错误的。

这使我们进退两难。当理想不能符合我们所了解的世界现实,我们是否要坚持推行这些理想,或是做出妥协,以适应现实?

总的说来,如果我是日本人,我希望我的政府从好政府的本质来对其他国家进行评估,而不是根据民主的形式。当然,好政府也包括人道与文明的行为标准。

1992年11月18日,李光耀应邀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菲律宾商业大会发表演说,李光耀演说的题目是《治安法纪重于民主》,他再次强调,国家的发展需依赖纪律和社会秩序为基础,而不是西方国家泛指的民主人权。李光耀说:“与美国政论家所说的恰好相反,我不相信民主一定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因素。我相信一个国家在进行经济发展时所需要的纪律多于民主。民主洋溢,会导致无纪律和秩序混乱的局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个政治制度价值的最终考验,在于它是否能协助社会建立良好的环境,以提高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准,并且使人民享有与社会上其他人士一致的最高度个人自由。”“一个问题是菲律宾采用美国式的宪法体制。这种宪法体制是世界上最难实行的宪法体制之一。在这种宪法体制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这种宪法体制是美国人在1787年拟就而在1789年批准的。当时美国人民要有一名权力不大的行动总统。经过在英王乔治三世手下受苦之后,人们要有一个与强大君主相反的总统。然而,一个面对动乱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强大而廉洁的政府。”“这种宪法体制在美国行得通,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资源特别丰富。如果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或新加坡也采用这种体制,造成每件大事都时常发生相持不下的局面,我不相信它们会有今日的成就。在座各位当会注意到,自从28年前越战爆发和推行大社会计划以来,美国的制度便起不了作用,即使对美国本身也是一样。”

李光耀近年来演讲的另一个重点是论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形势。1992年5月11日,李光耀应邀在纽约“哈佛费正清中心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的东亚:合作的展望》的演说。5月20日,李光耀应邀在“加拿大太平洋讲座”上发表了题为《太平洋盆地的命运》的演说。他先谈了对东亚经济的展望,接着讲到东亚和太平洋盆地的蓬勃发展举世瞩目,下个世纪有可能成为全球的政治与经济中心。然而,太平洋两岸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东岸和西岸在携手共创和平繁荣之际,也不断出现文化的摩擦与冲突,尤其东岸以白种人为主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黄种人的崛起抱着无名的不安与恐惧,部分人的论点“在学术语言的伪装下,其实包装着蠢蠢欲动的保护主义企图”。李光耀认为大量的人民与经济交流将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他“深信太平洋盆地的长久未来不应一分为二,毕竟东西两岸分享一个太平洋、分享同一命运的枯荣”。

尽管李光耀让位给吴作栋等年轻一代接班人,但由于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力量,使他“仍拥有像中国已故的邓小平曾掌握的那种权力(美国《财富》杂志1997年7月21日一期语)”,所以,李光耀仍时时操纵着新加坡前进的方向,不断引导新加坡按预定的计划向前发展。而一旦有什么问题,李光耀总是主动出现在公众面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

针对新加坡新一代华人不太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李光耀于1991年2月17日在新加坡宗乡总会联合中华总商会主办的“向李光耀致敬新春晚宴”上,发表了题为《和祖先的历史认同》的演讲,从多方面论述了华族认识及保留本族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991年10月4日,针对1991年8月的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失去4个议席的情况,李光耀在全国人民向自己致敬的晚宴上,介绍了基层组织在政治斗争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论述了人民行动党应如何在90年代巩固基层组织的根基,指出,一定要重新巩固基层组织。

1991年10月11日,针对新加坡华社领袖在推广华族文化和教育中的感情用事行为,李光耀表示学生要不要学习双语,只有家长才有权决定,以免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

1992年11月15日,针对新加坡人日益安于现状、不想出门的实际,李光耀在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干部大会上做了题为《到海外发展经济实力》的演讲,以“唤醒”新加坡人,“鼓励他们培养冒险精神”,同心协力到海外开创更宽阔的天地,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新加坡。1993年1月8日,在商业颁奖礼上,李光耀再度以《协助企业家向外发展》为题,畅谈了如何造就一批企业人才,以及如何协助本地商家向外发展,使新加坡经济展翅高飞的问题。

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金融风暴侵袭东南亚,到1997年8月底,泰国铢贬值25%、菲律宾比索贬值11%、印尼卢比贬值8%、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5%,就连一直坚挺的新加坡元也贬值1.5%。面对此情,新加坡民众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人们一样,人心惶惶,一些外国投资者持币观望,不敢贸然投资。在这一态势下,李光耀于8月17日公开发表讲话,表示对新加坡元充满信心,说在当前东南亚货币市场动荡中贬值的新加坡元将在混乱过后出现反弹,再次升值。李光耀说,新加坡健全的经济基础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正确决定和“拒绝实行浪费性津贴”的结果。李光耀一席话使投资者和国民人心安宁,从而遏制了新加坡元贬值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