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满清大禁烟
2337600000052

第52章 鳌峰书院之行

第二日一大早吃完早饭,林天翰便带着林则徐出门直奔城外的鳌峰书院而去,来到鳌峰书院的大门口林则徐便发现今日的鳌峰书院于往日有所不同,居然有很多人都一大早赶来了鳌峰书院,看着林则徐好奇的神色林天翰解释道:“今日是鳌峰书院山长郑先生公开讲学的日子,这些人都是赶过来聆听郑先生教诲的。”

林则徐闻言便释然了,闻听郑先生便开口问父亲道:“现在的鳌峰书院山长可是郑光策郑老先生?”

“正是!”林天翰闻言答道。

林则徐闻言也是一喜,要是没记错的话这郑光策可是小林子日后的老师,日后小林子也是以郑光策门人自居的,而这郑老师也让林则徐颇为敬重,一身致力于教书育人,中了进士后并没有选择入仕,而是回到民间一直在各大书院讲学,并积极的为朝廷献言献策,在台湾问题上郑光策提出的改革台湾吏治,“设官庄”,“举吏职”而“善择守令”等建议对解决台湾叛乱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颇有后世香港回归后大陆采用港人治港的政策自理香港的感觉。

而郑光策主张的改变“所用者非所习,所习者非所用”的积习,提倡的“经邦济世”之学,主张“立纲纪,明法度”,“重内治而略远图,开诚以任贤,知人而善使”,并提出改革漕政、盐政的设想。这些思想后来被门人林则徐,梁章钜所丰富和发展。

这次父亲既然准备带自己来拜见陈光策山长,林则徐便打算替小林子好好的看望一下他的这位陈老师。

接着林则徐便随着父亲走进了鳌峰书院,随着人流二人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屋子,屋里大厅放满了椅子,前面两排椅子前面还放了桌案,这古人的习惯也和日后一样呀,喜欢在前面留下VIP座位,林则徐随着林天翰走进大厅,二人自然是准备找个椅子坐下来等这陈老师开课,凭着林天翰私塾先生的头衔是不可能做到前面的VIP座位上去的。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童子走到林则徐面前问道:“你可是鹭岛守备林则徐林守备大人?”

林则徐闻言一愣,暗道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出名了,一个小童居然都知道自己的大名了,不过还是向小童确认了自己的身份。

小童见林则徐确认了身份便接着道:“林守备大人还请随我去后堂,山长有请!”

林则徐闻言又是一愣,这陈光策难道也是穿越者,这么给自己面子,居然直接请自己去后堂相见,林则徐还在低头沉思着,旁边的父亲林天翰见状立马踢了林则徐一脚急道:“山长肯亲自教诲与你,是你天大的福分,你还迟疑什么,还不赶快去。”

林则徐被老爹踢了一脚便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不满的看了父亲一眼,接着便跟着小童去了后堂,去见山长郑先生了。

进了后堂林则徐便见一老者和两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林则徐见状赶忙上去向老者行礼道:“晚生林则徐见过山长郑先生。”

郑光策闻言笑着对林则徐道:“小友莫要客气,老夫在你面前可当不起先生二字,快请坐!”

林则徐见状也不客气就在郑光策身边坐了下来,郑光策见林则徐行事沉着镇定不由微微的点了点头,对林则徐又更加欣赏了几分,见林则徐坐定郑光策便指着其中以为较为年长的青年道:“这是我的得意弟子陈寿祺陈恭甫!”接着又指着另外一位青年道:“这是老夫的爱婿也是老夫的弟子梁章钜梁闳中!日后你们可以多多亲近,现在大清国处在风雨之中,西北白莲起义越闹越大,东南这片的西洋人早晚也是心腹大患,北方的沙俄也是不断的挑衅我们,这是您们这些年轻人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林则徐闻言赶紧起身向两人行礼暗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呀,这两位可以说都是林则徐日后的同僚,特别是梁章钜日后可是小林子禁烟的坚定拥护者呀,是该好好亲近亲近日后没准都是自己的助力。

二人见林则徐如此客气也没有端举人的架子,也起身于林则徐见礼。相互认识后三人重新坐了下来,梁章钜对林则徐道:“日前听闻林守备在龙岩打败了当地的数千山贼不知是否属实?”

林则徐闻言答道:“确有此事,不过是侥幸而已!”

梁章钜闻言接着道:“林守备也不用自谦,据我所知林守备的民团虽然人数只有一千人但都配备了西洋的火枪,战斗力非一般的军队能比拟呀。”

林则徐闻言回道:“战斗力如何林某不敢夸口,不过我的民团确实是全部换装了西洋的燧发枪,现在西洋人的火器确实比我们大清的鸟铳厉害的多,这燧发枪装弹迅速,射速快,射程远,精度也不错。”

这时候坐在上首的郑光策言道:“洋人的火枪确实是要比我们大清的厉害,洋人的舰船更是我们大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我们大清国封闭已久,要是再不好好向这些洋人学习这造枪和造船的诸般技艺,日后肯定要吃大亏,不知林守备可成学得这西洋的铸枪之法?”

林则徐闻言回道:“不瞒先生,林某确是准备在鹭岛建立兵工厂专司生产各式的枪炮。”

郑光策闻言点了点头冲林则徐笑了笑,这时候坐在旁边的另一位青年陈寿祺道:“在下听闻林守备的农业钱庄在候官县大肆的兼并土地不知林守备意欲何为?难道大人不知道这农民要是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收入来源,不在土地上劳作安居乐业是会酿成大乱的嘛?”

面对陈寿祺的疾言厉色林则徐笑了笑反问道:“不知陈大哥对先生刚才所说的西洋的诸般造枪造船的技艺都要高于我们大清是否有异议?”

陈寿祺哪里敢对老师的意见有所反驳自然是答道:“陈某当然认同老师的意见。”

林则徐见状接着问道:“那陈大哥可知为何以前我们视作蛮夷的西洋人能够如此快的在诸般制造工艺上超越我们大清吗?”

这陈寿祺哪里能知道,一时被林则徐问的是哑口无言,林则徐停顿了好一会才接着道:“那小弟现在可以告诉陈大哥原因,那是应为西洋的诸多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国家的商人取得了国家政权,他们建立起了一个个由商人主导的国家,在西洋商人不再像我们大清国是士农工商中的最低等人,在西洋人人以经商为荣,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为成功的标志,可以说西洋的成功商人比我们大清国的进士老爷的地位还要高,这些商人们取得了政权以后第一步就是开始大量的兼并土地,把他们国家的农民赶出乡村,将大部分农民赶到城市中来,因为在城里这些商人开办了大量的各式作坊,他们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帮他们生产各种产品。而西洋商业和各式作坊的繁荣发展正是西洋各式的制造技术全面超越我们大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