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2381300000044

第44章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几个世纪后,蒙古民族将掌控欧亚大陆,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即使是一位业余的历史学家,在看完7世纪初期的世界形势后,也会顺理成章地做出上面这样的预言。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西欧要建立秩序和缔结联盟;很明显,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彼此间仍然互相排挤;而此时的印度面临土崩瓦解,国力下降;然而中国在其强盛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扩张,那时中国的人口似乎已经比欧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在中亚,崛起的土耳其人也尝试着学习中国的扩张之道。

所以上述预言应该不会完全落空。公元13世纪,从太平洋沿岸直到多瑙河的辽阔疆域被一位蒙古大汗征服,他就是成吉思汗,另一方,土耳其历代王朝则统治了拜占庭、波斯帝国全境、埃及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如果说上面的预言有错的话,那就错在忽略了阿拉伯沙漠地带潜在的能量,还有就是低估了欧洲拉丁语区域的复兴力量。从远古以来,阿拉伯半岛好像一直是纷争不断的弱小游牧部族的避难所。闪米特人在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的国家。

但后来,贝都因人突然在人类的历史上崭露头角,并有着优异的表现,这种情形持续一个世纪之久。他们开始扩展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从西班牙一直扩张到中国边境,他们将一种全新的文化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创造了一种宗教,迄今为止,这种宗教仍然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力量之一。

穆罕默德点燃了阿拉伯宗教圣火,他首次为世人所知时,是以一位麦加城富商遗孀的年轻丈夫的身份出现的。穆罕默德在40岁之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看起来对宗教辩论非常感兴趣。那时,麦加是个异教城市,虔诚地供奉着一块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盛名的“麦加黑石”。对朝圣者而言,麦加是他们向往的圣地,但当时有很多犹太人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事实上,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的人们都信仰犹太教,在叙利亚,还建立了基督教教堂。

犹如1200年前的希伯来先知那样,穆罕默德在40岁时获得了预言的本领。他先把“唯一真主”的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妻子,还传授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他的思想受到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影响。他召集起一部分信徒,让他们跟随在他的周围,在大街上布道公开反对偶像崇拜的理论。但他的这些行为遭到麦加市民的厌恶,因为麦加的繁荣昌盛主要得益于这些朝圣者。他不但没有就此放弃,反而更加大胆地传授思想,旗帜也更加鲜明,他说他是神灵指派的最后一位先知,完善宗教是他的使命,他还说耶稣基督和亚伯拉罕是自己的先行者,是神灵挑选出来,让他实现和完善神灵的旨意,他也创作了很多诗歌,并说这些都是天使传授给他的,声称自己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自己被带上天国,接受上帝的耳提面命。

当他传教的影响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他的同胞们也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敌意,最后,他们竟然策划了一个迫害他的计划。当穆罕默德和他忠实的朋友兼弟子艾卜·伯克尔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迁移信奉他教义的麦地那,两人受到麦地那人的友善对待。就这样,麦加和麦地那展开了战争,最后通过谈判结束了战争。麦加承诺信奉“唯一的真主”,认为穆罕穆德是先知,但那些信仰“唯一的真主”的教徒仍然执意要去麦加朝圣,就像先前是异教徒身份时一样。穆罕默德就这样在没有打乱朝圣的秩序下,在麦加确立了“唯一真主”的地位。穆罕默德于公元629年名正言顺地回到麦加城,并成为麦加的君王。一年后,他派遣使者晋见世界各地的统治者,其中有卡瓦德、赫拉克利乌斯、唐太宗。

穆罕默德公元632年辞世,在穆罕默德的统治下,其国的势力范围伸展到整个阿拉伯。具有虔诚的宗教激情的穆罕默德,口述了一本有关伊斯兰教训喻和阐释的书——《古兰经》,他宣扬这是上帝的圣谕。

穆罕默德灌输给阿拉伯人的伊斯兰信仰,有着巨大的启示和能量。

它毫不妥协的“一神论”就是其中之一,意思就是对真主的统治与真主的圣父身份的单一、狂热的信仰,避免了神学的错综复杂;其次,他传教的思想彻底摆脱了祭祀牧师和神庙,它属于一种完全先知性的宗教,杜绝了血祭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古兰经》中明确规定,麦加朝圣是一种有限的仪式性活动,为了避免在穆罕默德死后,人们将其神化,穆罕默德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再次,伊斯兰教认为,所有的信徒不管是何种人种、何种出身和地位,大家在真主面前都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都是平等的。

正是以上这些特征,使伊斯兰教在人类事务中成为一股有影响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