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中外文学之最
24260500000021

第21章 中国部分(21)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县人,孔子的64代孙。他在康熙帝于二十四年(1685年)南巡至曲阜时被召讲经,受到赏识,破格授任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曾参与淮、扬一带治水工程,对官场黑暗、人民疾苦有一定认识,特别是在游历扬州、南京等地之后,对南明败亡的历史更为了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回到北京后,不再热中于仕宦,集中精力创作传奇剧本《桃花扇》。经过10年惨淡经营,三易其稿,终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成书。剧本在京上演获得极大成功,但次年作者因此涉文字狱被罢官,康熙四十年(1701年)愤然离京还乡,晚景凄凉。《桃花扇》是他的代表作。它通过复社文人领袖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揭示南明王朝短命亡国的根本原因,指出南明乃至具有300年基业的明朝覆亡的历史教训。“以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品塑造了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马士英、阮大铖等南明王朝内部的阉党余孽严重腐化堕落,互相倾轧,甚至叛国投敌,致使清兵南下,南明覆亡。侯方域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积极参加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但却沉醉于歌楼酒馆和声色恋情之中,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正是“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爱国将领史可法,是一个悲壮的民族英雄。他坚决抗战,但在腐朽的南明王朝却孤立无援,终至沉江殉国。歌妓李香君在与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斗争中,机智勇敢,坚贞不屈,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作品忠于客观史实,写侯、李爱情,始终紧密结合明清之际的历史形势,许多重要历史事实都有据可查。这在明清传奇中,除《清忠谱》外,无它可比。同时,艺术创造独具匠心,排场起伏转折,情节前后照应,曲词典雅谨严,人物维妙维肖,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较好结合。它在明清传奇中,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长生殿》和《桃花扇》,代表了当时戏曲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清代戏曲的双璧,它的巨大成功,奠定了作者在中国戏曲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故有“南洪北孔”之称。

现代最有影响的历史剧作家

现代最有影响的历史剧作家,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始学医,后从文。1919年开始初期文学活动。1921年与郁达夫组织成立文学团体创造社,并出版著名诗集《女神》,为我国新诗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3年回国从事编辑工作。1924年再渡日本,接受马列主义。同年回国。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不久,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3月发表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10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及古文字学的研究,支持革命文化活动。1937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夏衍等人主编《救亡时报》,并先后出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开展抗日文化宣传活动。就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历史剧和大量诗文,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激励人民的斗志。在解放战争中,积极投身于反内战、争民主运动,同国民党统治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赴东北解放区。1949年2月抵达北平。同年8月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解放后,继续从事著述,同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三届被选为****中央委员、五届人大副委员长、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6月20日病逝于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甲骨文和金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建树,在组织领导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说:“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早在“五四”时期,他就开始了历史剧的创作。1923年7月,创作了《卓文君》和《王昭君》。1925年创作了《聂荌》。1926年将上述3个剧本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歌颂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意识。1941年皖南事变后,作者以无比愤慨的心情,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6部历史剧。在这些剧作中,始终贯穿着与黑暗反动势力坚持进行顽强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表现着反对侵略、反对卖国投降、反对专制****、反对屈从变节和主张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主张坚持节操的共同主题,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反对国民党反共投降政策、坚持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地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有力地推动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正如周恩来当时所说:“在连续不断的反共高潮中,我们钻了国民党一个空子,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这场战斗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作品塑造了聂政、聂荌、侠累、韩哀侯、屈原、婵娟、南后、宋玉、信陵君、如姬、魏王、高渐离、秦始皇、段功、车力牧穆儿、夏完淳、洪承畴等形象。在这些人物的剧烈冲突中,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外来侵略者、本国反动统治者和叛徒汉奸等形形色色丑类的本质,无情地鞭挞了他们贪婪狡诈、专横凶残、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龌龊灵魂;另方面深刻地发掘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英雄义士的高风亮节,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爱国爱民、忠贞刚直、见义勇为、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等高尚品德。特别是代表作《屈原》,借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九死未悔”、坚贞不渝的高洁形象,以磅礴的气势、激昂的语言,倾泻了广大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表现了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人民群众极大的爱国热情。《屈原》的问世,奠定了作者剧作家的地位,它不仅是当时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还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等著名的历史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虽取材于古代,但它完全是“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旨在为现实服务。同时,作者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法,力求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重新发掘历史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用大胆想象的手法来描画他们,使之与新的时代息息相通。如《蔡文姬》中的曹操,并非世人咒骂的“杀人如麻的暴君”,而是救人于水火的人道主义者。一改“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乱世英雄”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贤明丞相,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气度非凡、沉着老练和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文学家。郭沫若丰硕的历史剧创作,为中国戏剧舞台增添了光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现代最有影响的喜剧作家

现代最有影响的喜剧作家,是丁西林(1893—1974)。江苏泰兴人,原名丁燮林,字巽甫。1923年发表的处女作、独幕喜剧《一只马蜂》,使他获得很大成功。后陆续写了《亲爱的丈夫》、《酒后》、《北京的空气》、《瞎了一只眼》、《压迫》、《三块钱国币》等独幕喜剧和《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四幕喜剧。它们主要反映中上层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生活情趣,多以委婉的笔法嘲笑知识分子和市民生活中的落后与虚伪。其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巧妙,富于讽刺和喜剧色彩,特别是那极其经济的表现手法和精粹的对话所展示的轻松而含蓄的场面,标志着中国话剧史上幽默喜剧的成熟。

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是现代话剧的开拓者和戏曲改革的先驱,早期革命音乐、电影、戏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1917年去日本求学。1921年与留学日本的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和欧阳予倩、洪深等人创办了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先后主编了《南国周刊》和《南国月刊》等杂志,为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1930年参加自由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央文委委员。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同年秋被营救保释。1938年在武汉任郭沫若主持的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处长,主持电影、戏剧、美术等方面的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以后,在桂林等地从事抗日进步戏剧活动。1944年,与欧阳予倩等主持了有30多个戏剧团、队参加的西南戏剧展览会。1948年,在西柏坡见到了******和周恩来,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分别两次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年****时期,被****、江青反革命集团逮捕入狱,1968年12月10日,含恨屈死狱中。

田汉是中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他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了100多部剧本,为中国戏剧、戏曲、音乐、电影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他的许多优秀剧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完美,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昂的革命激情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著称,在国际戏剧界亦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早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编写了《汉阳泪》和《新桃花扇》等小剧,在日本的1919年发表了处女作《环娥琳和蔷薇》。回国后至1930年的剧作,表现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了强大的震动和共鸣。他在1930年发表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总结了近10年南国的戏剧运动,批判了感伤主义,明确了发展方向。其后的剧作,取材于现实生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表现劳动人民的抗争,歌颂人民的抗日热情,鼓舞人民的斗争意志。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由聂耳作曲并主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革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一曲流行最广的中华民族嘹亮的战歌,长期以来起到了动员和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及时创作了多幕剧《芦沟桥》,揭露了日军的侵略罪行,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但遭到了国民党的查禁。解放后,他仍在繁忙的党政工作之余创作了不少的历史剧。话剧《关汉卿》,是田汉最具影响的力作,它和郭沫若的《蔡文姬》及曹禺的《胆剑篇》一样,是我国话剧舞台的一颗艺术明珠,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剧作之一,是作者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遗产。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他曲折坎坷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窦娥冤》、《救风尘》等十几个杂剧剧本和几十支散曲,这些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作品,对元代封建统治阶级及黑暗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下层知识分子、艺妓、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关汉卿》中,田汉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塑造了以关汉卿为首的人民艺术家的战斗集体,热情地赞扬了他们在险恶的形势下,编演《窦娥冤》的事迹,揭露了元朝统治者的残酷、腐朽,控诉了黑暗社会迫害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罪恶,歌颂了关汉卿、朱帘秀等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愿”的高尚品质。作者以满腔的激情、饱满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对元朝封建统治抗争到底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形象。他疾恶如仇,百折不挠,不畏权势、不怕杀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表现出了坚强不屈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朱帘秀富于理智,有胆有识,成熟老练,具有更为强烈的反抗精神。赛帘秀的威武不屈、王著的正直豪爽、王和卿的玩世不恭与爱憎分明、叶和甫的猥琐奸诈、阿合马的凶狠残忍等,无不淋漓尽致,跃然纸上。其语言富于诗意、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田汉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每当我们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在每一次国际重大活动中奏响这支嘹亮的国歌的时候,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就闪现在人们的眼前。

最早写弹词的女作家

最早写弹词的女作家是清代陶贞怀。她于顺治八年(1651年)前所写《天雨花弹词》,共30多卷,一韵到底,被人称之为“杰作”。作品前半写明万历年间男主人公左维明继承父业与皇亲、阉党魏忠贤等权奸的斗争;后半写女主人公、左维明女儿左仪贞不屈于权奸的压迫,给权奸以重大打击的忠烈智勇。但最后由于国运已尽,左维明一家沉船自尽,遗民之悲痛悉寓其中。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权奸的痛愤和对忠勇的爱慕之情。它是众多弹词中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好的一部弹词。

最早的儿童歌舞剧作家

最早的儿童歌舞剧作家,是现代的黎锦晖(1891—1967)。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致力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活动,把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他认为学校各科教材有许多都可以采用到歌剧里去,儿童在习演这些歌剧时既可教育提示自己,又可增强社会对艺术的尊重。在20年代,他先后创作了《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春天的快乐》、《神仙妹妹》、《小小画家》、《七姐姐游花园》、《苹果醒了》等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歌歌舞表演曲等。这些是中国最早的儿童歌舞剧。它的文字通俗易懂,情节发展适合儿童的理解力,音乐语言比较简练、生动、明快,并善于通过儿童的生活、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在当时曾迅速广泛地流行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当时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戏曲作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