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殇蜀殇
24271500000066

第66章

邓忠愁眉苦脸地回答:“这条道路是一条死路,前方不远处便被一道陡坡截断,无法通行。”

邓艾愣了一下神,二话没说,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上前去,来到了那道陡坡前。这是一道落差几十丈、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陡坡。陡坡上光溜溜的,既无一点可供踩踏的落脚之处,也无一棵可供攀缘的灌木,就像一把锋利的大战刀,将高高的山峰削去了半面,把那条盘旋而上的羊肠小道拦腰斩断。

面对着这道根本无法通过的陡坡,邓艾既惊愕又困惑:是采药老者的言语有错,还是他们误入了歧途?在采药老者的讲述中,并无一言一语谈及此陡坡,可如今却为何突然冒了出来?

其实,这既不是采药老者的言语有错,也不是邓艾他们误入了歧途。这道陡坡是由于近年的山体滑坡造成的,采药老者已有十多年没有从此处经过了,怎会晓得这里的巨大变化?

邓艾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道陡坡,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下坡的办法。结果,下坡的办法没有找到,他却意外地发现,在对面山坡上的荆棘和灌木丛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直通山顶,隔着这道陡坡,正好与脚下的这条被斩断的羊肠小道相对应。看来,采药老者的话没有错,他们也没有误入歧途,只要闯过面前的这道陡坡,再翻过前面的那座高山,江油关便会出现在眼前了!

这一意外的发现,在邓艾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他们千辛万苦、拼死拼活才来到这里,绝不能因为这道陡坡的阻隔而前功尽弃;他们只能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冒死去闯这道陡坡!

邓艾的决心已定,便把邓忠、师纂、王颀、牵弘、杨欣和田续等人招集到陡坡前,指着对面山坡上的那条小路说:“江油关已与我军隔山相望,只要翻过前面那座高山,就可直捣江油关,为伐蜀创立下显赫战功!”

那几员战将望了望对面山坡上的那条小路,又瞧了瞧脚下的这道难以越过的陡坡,沉默不语。只有田续面露畏惧之色,怯懦地说:“江油关虽然近在咫尺,但由于这道陡坡阻碍,我军却只能望而兴叹。依末将之见,不如沿原路退回山下,另寻通往江油关之路,方为上策。否则……”

“此言差矣!”邓艾打断田续的话,严厉地说,“此处峰峦叠加,沟壑纵横,我等又人地生疏,两眼乌黑,只怕转来转去,迷失了方向,被困在这崇山峻岭之中,难以走出去。再者,我军虽于两日前杀掉了所有战马,但因人多肉少,每个将士所分得马肉不多,经过这两日消耗,所剩已寥寥无几,最多只能维持到今晚。我军如在今天夺取不了江油关,明日必将再次受到饥饿之威胁。到那时,即使我军能够寻找到出山之路,抵达江油关下,也会因饥饿而无力作战,反被江油关守军所杀。”

邓艾的话引起了其他几员战将的共鸣,他们互相瞅了瞅,纷纷点头称是。惟有田续与众不同,他偷觑了邓艾一眼,嗫嚅地说:“此道陡坡如此险峻,如何翻越?若硬要逞强,必被摔死无疑。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出此不智之下策!”

“田续休要乱我军心!”邓艾气愤地盯着田续,怒冲冲地说,“我军跋山涉水,战胜重险,方到达此处。如今江油关近在眼前,胜利在望,岂能因一陡坡而毁我大计!”

众将见邓艾发怒,忙上前去劝解。邓艾狠狠地瞪了田续一眼,暂收起怒容,冷峻地说:“我军成败,在此一举,众将且随我下此陡坡!”

下此陡坡!如何才能下此陡坡?众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最后都眼巴巴地看着邓艾。

邓艾紧咬着嘴唇,再也没有说话。他先是把自己的长枪和宝剑顺着陡坡撺了下去,然后他双手抱头,把身子缩成一个团,像一颗大肉球,顺着那陡坡滚了下去……

“啊……”众将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邓艾已经滚到了陡坡的半中腰。众将望着翻滚而下的邓艾,异口同声地惊叫起来。

“父亲……”邓忠见此情形,大喊一声,仿照着邓艾的样子,奋不顾身地向陡坡下滚去……邓艾的几名亲兵,也不敢怠慢,纷纷紧随着邓忠滚了下去……

眨眼工夫,邓艾、邓忠和那几名亲兵已相继滚到了陡坡底下。邓忠和那几名亲兵不顾浑身的伤痛,赶紧扑到了邓艾的身边,泪流满面的呼唤着。

邓艾毕竟年事已高,比不得邓忠和那几名亲兵,一路翻滚下去,早被磕碰得腰背酸疼,头晕眼花,双耳轰鸣,四肢无力。但是,他的神志却十分清醒,知道自己无论再难也必须站起来。此时此刻,只要他能站起身来,就等于向陡坡之上的万余名将士宣告:这道陡坡已经被征服!只要他站立在陡坡底下,就无异于向陡坡上的万余名将士下了一道最具威慑力的命令!

想到这里,邓艾坚决拒绝了邓忠和亲兵的援助,强忍住伤痛,挣扎着站了起来,向陡坡上的将士们招着手。

邓艾的预见果然变成了现实,他的举动就像一道威严的无声的命令。陡坡之上的将士消除了畏惧和犹豫,好似一群下河的鸭子,一个接一个地从陡坡上往下滚去,就连田续也不例外……

江油关虽然地处偏远的山区,但却是方圆百里之内惟一的一个较为宽阔的去处,成为散居在四周的山民百姓以物易物、交换生活用品的地方。每逢三、六、九日,附近的农户、猎手、樵夫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互通有无。久而久之,此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集市。为方便周围的山民百姓进行物品交换,每逢三、六、九日,江油关就四门大开,任人出入。

今日恰又逢六,江油关的四个城门一大早便又打开。那些挑着柴草的、担着山货的、背着农牧产品的山民百姓,三五成群地从城门中进进出出。而那些把守城门的兵士,对此早已屡见不鲜,习以为常,像两排木桩子似的站立在门边,对过往的行人根本不进行盘查。

不知是因为今天的天气格外好,附近的山民百姓想趁机出来散散心,还是由于时已入冬,山民百姓欲备足一冬的吃用之物,今天到江油关来的人特别多,关内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比往常显得更为热闹。

然而,无论是把守江油关的蜀军将士,还是前来交换吃用之物的山民百姓,谁也没有料到,邓艾已经率领着大军逼近了江油关,此关危在旦夕!

邓艾率军滚下了那道横在他们面前的陡坡,虽然损失了百余名兵士,但是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迷路的危险和饥饿的威胁。

中午时分,邓艾带领着万余名将士,来到了江油关东边的那座山峰之上,完成了这次艰苦卓绝的长途行军。

邓艾带着邓忠、师纂等几员战将隐藏在山顶的一块巨石后面,俯视着山下清晰可见的江油关,仔细地观察着关内外的一切,思考着夺取此关的办法。江油关内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大开的城门,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邓忠观察了一阵,思忖了片刻,跃跃欲试地说:“兵贵神速。末将愿率两千精壮兵士,立即冲下山去,趁守关蜀军毫无防备之机,一举夺取此关!”

“此议不妥。”邓艾摇摇头,老谋深算地说,“江油关守军虽然无所防备,但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军大队将士一下山,立即就会被守关蜀军发现,马上就会紧闭城门,据城而守。我军将士经过长途跋涉,身体疲惫,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进行强攻。如此一来,我军不仅夺取不了江油关,反而会打草惊蛇,使守关之蜀军严加防备。”

“我军现已精疲力竭,蜀军是以逸待劳。故而,我军只可智取,不宜强攻。”师纂小心翼翼地说,“依末将之见,我军不如先在此山背后歇息半日,待到定更以后,再悄悄下山,偷偷运动到关下,然后突然发起猛攻,打蜀军个措手不及。这样,或许可夺取此关。”

“此议亦有所不妥。”邓艾再次摇了摇头,深谋远虑地说:“今日天气晴好,又正值望日,晚上整夜月光明亮,如同白昼,我军只要一下山,亦会被守关蜀军发现。再者,我观江油关城墙高厚,城门坚固,日落以后,蜀军必紧闭关门。到那时,我军既无法偷袭,强攻也难以奏效。”

邓忠和师纂的建议,接连被邓艾否定,其他将领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了,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邓艾,等待着他的调遣。

“师纂与邓忠方才所言,虽皆有所不妥,但也均有可取之处。我军涉险远来,将士疲惫,只应与蜀军斗智斗谋,不可与蜀军斗力斗勇。为此,我思得一法,定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江油关夺取到手。”邓艾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把那几员战将挨个打量了一遍,才接着说,“师纂、杨欣、牵弘、王颀与邓忠,汝等各从本部之中挑选五十名身强力壮、无有伤病之兵士,装扮成从山里来之猎户、樵夫,暗藏兵器,分散下山,夹杂在那些前来交换吃用物品之山民百姓当中,混入江油关内。待到天黑以后,师纂率兵抢占关之东门,杨欣率兵抢占关之南门,牵弘率兵抢占关之西门,王颀率兵抢占关之北门;汝等得手以后,一边在城头点火报信,一边打开关门,迎接大军进关。邓忠率兵在关内四处放火,来往奔突呐喊,造成我大军已经人关之势;见到四门火起以后,趁关内大乱之际,再率兵冲人守将府,活捉蜀军守将。田续在本部中挑选二百名精壮兵士,在此山周围布下暗哨,凡误人此处之山民百姓,一律暂将其扣留,在我大军下山以前,不得把其放走,以免跑去给蜀军通风报信。我亲率大军埋伏于此山背后,待关头火起,即冲下山去。此事干系重大,汝等均要谨慎从事,不得有误!”

“遵令!”众将应了一声,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