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24305800000136

第136章 得意忘形

【释义】形容一个人得意时失去了常态。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

阮籍是魏晋交替时期我国著名的诗人。他幼年丧父,家境困苦,但他人穷志不穷,潜心学习,发愤苦读,终于榜上有名,学有所成。阮籍在政治上本来有济世之志,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表示自己的主张,只得采取不涉及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他写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是很著名的。在诗中,他用迂回曲折的语言来表达忧国和避世的心情。

他的好朋友嵇康,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对统治者也抱着轻蔑和厌恶的态度。他们两人特别亲密。但是,对嵇康的哥哥嵇喜,阮籍是很不欢迎的。

传说,阮籍的“青白眼”特厉害,正视时,黑眼多;斜视时,则白眼多。阮籍对待不受欢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母亲死时,嵇喜去吊丧,阮籍就是给的白眼;随后嵇康带着酒和琴来慰问,嵇康就换了青眼。由于有这个故事,后来就产生了“垂青”、“青目”、“青照”等语,意思是请求或感谢别人瞧得起自己。同时,形容轻视就叫白眼,例如“白眼对人”或“遭人白眼”。

阮籍的好朋友,除了嵇康之外,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一共七人,经常聚在一起。他们曾聚在山阳(今河南惨武)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大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阵。人称“竹林七贤”。

在七人当中,阮籍大约是最疯疯癫癫、哭笑无常的。但阮籍不论在什么时候(即使在喝得醉醺醺的时候)都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风度,因此《晋书》上说他“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就是说阮籍在得意的时候,也能控制住自己,不会放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