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24524400000034

第34章 智能培养:在游戏与娱乐中健康成长(4)

这个游戏适合2岁半到3岁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性,能促进宝宝空间知觉的发展,增强孩子的感受力。

游戏3抛接球

方法:妈妈宝宝相向站好,两人之间保持70~80厘米的距离,妈妈手拿球,宝宝双手伸出,准备接球。妈妈将球抛给宝宝,说:“宝宝,接球。”宝宝接住球,再抛给妈妈。妈妈接住球。这个游戏合于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性,促进宝宝空间知觉的发展。

提示:开始时,妈妈和宝宝应当站得近一点,随着宝宝对游戏熟悉,可以逐渐拉大宝宝与妈妈之间的距离。

游戏4单手拍球

方法:妈妈宝宝相向站好,每人手里各拿一个球。

妈妈说:“宝宝,看妈妈拍球。”妈妈单手拍球。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拍球。妈妈换手拍球,说:“宝宝,换手拍喽。”宝宝也用另一只手拍球。

这个游戏适合于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性,促进宝宝空间知觉的发育。

游戏5双手交替拍球

方法: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站好,一人手里拿一只皮球。妈妈说:“来,我们一手拍一下。”妈妈开始拍球,左手拍一下,右手拍一下。宝宝也拍球,左手一下,右手一下。

这个游戏适合于3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性,促进感知觉的发育,左右脑的发育。

提示:宝宝应当双手轮流拍球,左手拍拍,右手拍拍。锻炼宝宝用双手拍球,如果只是单手拍球,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轻松愉悦参与他的爬行训练

小宝宝长到七八个月时,爬行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通过爬行,他们的四肢得到锻炼,大脑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宝宝变得更聪明了。可是有些父母却特别苦恼,他们说:“我家宝宝就是不爬,坐在那里不动,任你怎么逗他,他就是无动于衷,该怎么办?”家长不用着急,慢慢来,一切都是从兴趣开始,家长只能通过有效方式进行引导,引导总比强迫更有效。可以将这一切都付诸游戏,宝宝一定会爱上“爬行”。

游戏1坐俯抓物

宝宝坐在那里,就是不动,这时你需要耐心和引导,使他变成俯卧位。先把宝宝喜欢的一件玩具放其身体不远处,宝宝只要由座位向前趴下,变成俯卧位能抓得着就可以。虽然这并不能算爬,但是它是爬的前奏,在学爬之前,宝宝能喜欢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预备动作,就算是胜利。开始时可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不远处,以后,可放在他身体左边、右边,甚至是后边,只要宝宝一转头看见了,就能俯下身去拿。当然玩具要经常变换,免得宝宝对其失去兴趣。

游戏2助力行动

当宝宝学爬时,四肢如何协调一致地运动成为他们最不易突破的难题,他们经常是顾得了手却顾不了脚。这时家长可以站在宝宝身后,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往上爬一点时,再推动他的另一只脚,如此协助,帮他渡过爬行这一难关。

游戏3钻山洞

家里若是有装冰箱、洗衣机的空纸箱,可以再利用,制成宝宝的爬行玩具。将纸箱两头的盖和底剪掉,使纸箱成为一个方形的筒状。将纸箱横放在地上,把宝宝放在纸箱一头,然后妈妈到另一边,从纸箱里看宝宝,鼓励他钻“山洞”,爬到妈妈这边来。注意改造纸箱时,纸的边缘要用胶条粘上,因为纸边有可能划破宝宝细嫩的皮肤。

游戏4色彩的诱惑

宝宝喜欢鲜亮的色彩,当有颜色亮丽的东西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看,并想抓在手里。这时,让宝宝坐在一边,家长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叫宝宝的名字,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俯下身爬过来时,家长向后退,等宝宝爬了三四下后,让宝宝抓到物品,并夸奖宝宝做得好,亲一亲宝宝。

游戏5循声而动

声音也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在宝宝身体不远处,摇动玩具,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宝宝会因为乐声的吸引,想办法过来,而爬则是他唯一可以利用的方法。注意不要离宝宝太远,免得宝宝的注意力不在声音上。

游戏6爬行观摩竞赛课

有些宝宝不会爬,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这时可以为宝宝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两个宝宝在一起,当宝宝看到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为了增加趣味性,家长可有意设计竞赛,在前面逗引,鼓励两个小宝宝一起爬向目标。

游戏7追球爬

为了锻炼宝宝多爬、多运动,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皮球。球是易滚的,当宝宝一碰到球,球就向前滚,滚动的球易引起宝宝的兴趣,他们会追着球爬行。注意,球不要气太足,免得宝宝手一碰到,就滚出老远,使宝宝对追球失去信心。

和宝宝一起玩捉迷藏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

第一阶段用毛巾遮盖妈妈或孩子的头和脸,逗宝宝来揭起毛巾;

第二阶段妈妈躲藏在孩子身后或椅后,让其爬行四周寻找;

第三阶段妈妈用大毛巾或床单等遮盖整个身体,让孩子来寻找自己。

做游戏的时候要叫着孩子的名字,当孩子找到后要好好地夸奖宝宝。

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目的是协助孩子建立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让他的手指动起来

这个游戏适合1~2岁的宝宝。

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熟悉各手指的外形特征,并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手指游戏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手指碰头

爸爸或妈妈先伸出一手指,说:“伸出手指头,快来碰碰头。”宝宝伸出与爸爸妈妈相同的手指头。看孩子伸出的手指头是否对(也可由孩子自己来判断对否),接着两手指碰碰头,“手指碰头了”。大人小孩一起玩一玩,若孩子手指伸错了,必须纠正后,手指才碰头。游戏可反复进行数次,可适当加快速度。

应该注意的是:游戏刚开始,如果孩子找不准相同的手指的话,父母应耐心地帮助孩子,可以通过辨别手指外形特征或运用。对应的方法观察找准手指,进行游戏。爸爸妈妈还可以动脑筋发明新的玩法,如在手指上画上人脸或动物形状,编小故事和孩子一起玩。

第二种:划圈抓痒痒

把孩子抱坐在腿上,爸爸或妈妈在孩子手心上用手指划圈圈,边划边说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划时宝宝手心会有点痒,宝宝会很开心地咯咯笑。然后让宝宝在大人手心上划圈抓痒痒,爸爸或妈妈假意躲闪,逗宝宝开心。

模仿,提高宝宝智力的法宝

1~3个月:可以同宝宝玩吐舌头的游戏。

3~8个月:用舌头发啧啧声,用手敲小盒子来逗宝宝,鼓励宝宝同你一起玩。

8~12个月:玩藏猫和学爬行的游戏。

12~18个月:让宝宝跟你学身体各部位名称,学大人走路。

18~24个月:可以让宝宝试试妈妈的衣服和鞋,妈妈试试宝宝的小帽子,原来宝宝这么小,妈妈这么大,大人的衣服和鞋子同宝宝的不一样。

2岁以后:可以让宝宝帮你扫地,让宝宝帮你把果皮和废纸扔到垃圾箱里去,鼓励孩子做一些他喜欢做也能做的小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差不多2岁的孩子,智力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最初的想象力也出现了。即使手中空无一物,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无物模仿游戏了。最常见的,也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个大概就是“开火车”了。不论是用积木搭一辆小火车,还是宝宝自己充当火车头,在宝宝看来,都仿佛一列火车正在穿过原野,带来无边的遐想。

其他类似的无物模仿游戏还有很多。例如,你正坐在那儿读书看报时,说不定宝宝会端来一杯“茶”(实际上只是一个动作),请你喝。你“一饮而尽”后,不妨也用同样的方式,请他喝杯“奶”,你会看到,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给宝宝带来喜悦,还会进一步促进他有了更多的模仿行为。

所以,为了鼓励宝宝的模仿行为,家长应尽量参与其中,并且可以模仿他们的动作和声音,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的模仿兴趣。这些无物的模仿游戏,不受时空限制,显得更加自由和广泛。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从需要家长提示和陪伴做,到后来可以一个人做,甚至一个人自言自语在那儿编故事。这至少可以提高宝宝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想象力。

拼图,逐级的智力训练

游戏1图形认知拼板

作用:提升宝宝对图形、颜色的认知;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协调动作;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适合:1~2岁的宝宝

制作方法:取来硬纸板、笔和小刀等用具,在硬纸板上分别画上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然后将图形沿边缘线刻出来(图形可从纸板上取出、嵌入),将图形及图形外框涂上相同颜色,比如圆形及纸板上的圆形外框上涂粉色,三角形及三角形外框上涂红色,正方形及正方形外框上涂黄色。

玩法1:教宝宝认识图形。例如,妈妈对宝宝说:“这是圆形,这是方形,这是三角形。圆形住在圆房子里,方形住在方形房子里,三角形住在三角房子里”。

玩法2:让宝宝认识颜色。妈妈问宝宝:“哪个图形是红色的?请你指给妈妈看。”

玩法3:教宝宝拼图。妈妈将圆形、三角形、方形图案从纸板上取下,妈妈说:“请宝宝让圆形住到圆房子里去,方形住到方形房子里去,三角形住到三角形房子里去”,宝宝会动手将圆形、方形、三角形一一嵌入相应的框中。当宝宝已能熟练地认识与操作圆形、三角形、方形这三种基本图形的拼图后,妈妈就可以设计一些五角形、梯形、心形等其他图形的拼板给宝宝认知与操作。

游戏2泡棉玩具地垫

作用:刺激孩子的颜色、图像认知,促使宝宝将图形与实物建立联系,提升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

游戏方法:正方形泡棉地垫是目前许多家庭与托幼机构用做软化地板的常见材料,每块地垫边长大约30厘米,边缘呈锯齿状,可供宝宝拼图、玩耍。地垫上通常印有数字、水果、交通工具、动物等多种图形,中间的图是可以抠下来的。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年龄来选择,一般来说,数字、水果图形比较简单,适合小年龄、初玩拼图的宝宝;交通工具、动物图形有些复杂,适合大年龄的宝宝。

提示:刚开始宝宝会被地垫上强烈的颜色刺激所吸引,并喜欢用手去抠每块上面的图形,这时,你不必急着让宝宝将抠出的图形放回去,因为此时的宝宝对这些图形产生了好奇,他在进行探索,你需要做的就是提示宝宝:你取下的图形是什么?什么数字?什么水果?什么颜色的?通过问题来刺激宝宝思考。玩过几次以后,宝宝自然会学会将抠下的图形放回原来的位置。

游戏3六面体拼图

适合:2~3岁的宝宝。

选择合适的拼图:市面上有一些针对低年龄宝宝的立体拼图,比如:一些立体拼图,每面可拼出苹果、香蕉等简单图案,宝宝玩过几次就可学会。但此类拼图不易买到,大都是9块、12块或16块,这对2~3岁的宝宝有些难度。如果要购买的话,妈妈要尽量选择图案简单和块数少的拼图。

方法:玩此类拼图时,妈妈最好和宝宝合作进行。比如,先让宝宝观察拼图某一幅图案的底色,让他将相同底色的图面找出来,然后再提示他:这个动物的头在哪里?眼睛在哪里?身体在哪里?脚在哪里?让宝宝分别指给你,然后你和宝宝一起来拼,让他体会和你合作完成拼图的快乐。这样几次游戏过后,宝宝就会掌握了拼某幅图的方法:先找到几块,拼好一部分,再拼完整。

宝宝还会在其中学会翻转积木,得到新的图面。在翻拼图的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宝宝很努力。因为他的小手要用力地扣紧一排的拼图块,同时翻面,才可翻出新的图面。这对宝宝是个挑战。当完成时,宝宝会体验到游戏成功带给自己的快乐,这是其他表扬所无法比拟的。

提醒:这种拼图游戏对宝宝来说有难度,因此,建议在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活跃的时候进行,比如早上8点~9点,下午午睡醒来后,以每次10~20分钟为宜。如果宝宝不感兴趣,家长就不要勉强。

让宝宝爱上搭积木

任何活动都要以爱为出发点,遵照宝宝的意愿和兴趣,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才会感性,性格良好,聪明伶俐。比如像搭积木这样的小游戏,宝宝在玩的过程中能提高手眼协调性、抓握能力。

先要给宝宝正确示范:搭两块积木,让宝宝模仿。在搭的过程中,每加一块都夸奖宝宝,用激励的话语让宝宝爱上搭积木。

先用大积木垫底,再依次用较小的积木或磁性积木以保证此活动容易成功。这样宝宝在成功中体验到了快乐,良好的情绪刺激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满足他获得成功的需要。

如果宝宝不感兴趣,你可先搭两三块积木,只让他搭最后一块,必要时和宝宝合力搭,搭好后,立刻表扬他,并可让他推倒作为鼓励。

也可以先手把手地教他,然后换成语言指导,最后提出任务“搭高楼”。

学会搭三四块积木后,要及时巩固成果,保持兴趣是很关键的,而良好的兴趣是可以正确培养的,一定要变换方式让宝宝愿意继续玩。

扑克-小材料,大用途

游戏1大吃小

目的:比较数的大小

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