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分娩全知道
24796700000013

第13章 初孕专栏——享受健康初孕生活(3)

怡情胎教

正确运用怡情胎教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孕妈妈本人首先要认识到稳定的情绪是母子健康的重要保证。过分的情感活动和剧烈的情绪变化不仅会损害孕妈妈自身的健康,而且会给胎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加强情绪的自我调控,万一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也要尽量克制,做到宽容大度、泰然处之。

可以适当地参加令人愉悦的聚会或其他活动,经常回忆美好的往事,用以前的喜悦和满足来冲淡眼前的愁绪。

丈夫对怀孕的妻子要加倍体贴,让其充分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快乐。

抚摸胎教

经常抚摸胎儿是胎教的一种形式。胎儿需要母亲的爱,不只是从语言上,而且还需要有肢体的接触。

妊娠9个月后由于胎儿的进一步发育成长,孕妈妈或准爸爸用手放在腹壁上便能清楚地触到胎儿的头部、背部和四肢。可以轻轻地有规律地抚摸胎儿的头部和背部,也可以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四

肢。当胎儿感受到触摸的刺激后,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抚摸顺序可由头部开始,然后沿背部到臀部至肢体,动作要轻柔有序,这样有利于胎儿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及大脑的发育。

抚摸胎教最好形成一定的规律,早晨醒来后先不要起床,抚摸腹部10分钟左右;晚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每次5~10分钟左右。孕妈妈要随时注意胎儿的反应,如果胎儿是轻轻地蠕动,则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出现胎儿用力蹬腿的现象,说明孕妈妈抚摸得不舒服,应该停止。

游戏胎教

据医学研究发现,胎儿在母体内有很强的感知能力,父母对胎儿做游戏进行胎教训练,不但能增进胎儿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胎儿智力的发育。

美国把这种方法称作“踢肚游戏”胎教法。妊娠5个月的孕妈妈,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当胎儿踢肚子时,孕妈妈轻轻拍打被踢部位几下。一两分钟后,胎儿会在被拍打部位再踢。然后孕妈妈改变方向再轻轻拍打腹部几下。注意改变的部位离上一次被踢部位不要太远,这样一两分钟后,胎儿会在改变后的部位再次踢。每天进行2次,每次数分钟。这种游戏有助于宝宝出生后站、走的训练,使宝宝身体灵敏、健壮。

做游戏胎教时准爸爸同样可以参与进来。准爸爸可以用手轻抚妻子的腹部同宝宝细语,这样能使父亲更早地与未见面的小宝宝建立联系,加深感情。

胎教的要点提示与误区

胎教宜重视呼唤训练

根据胎儿具有辨别各种声音并能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父母就应该抓住这一时机经常对胎儿进行呼唤训练,也可以说是“对话”。孩子出生就会马上识别出父母的声音,这不但对年轻父母而言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对孩子来说,刚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时,如果能听到一个他所熟悉的声音,会让他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快乐,同时消除了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带给他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

曾有一位父亲从胎儿7个月开始经常对他说:“小宝贝,我是你的爸爸!”一边说一边抚摸着胎儿。以后每当他说出这句话胎儿就会兴奋地蠕动起来。当这个孩子出生后因环境的突变产生不安而哭闹不止时,他的父亲突然想到了与胎儿经常说的话,于是马上说:“小宝贝,我是你的爸爸!”话刚出口,婴儿就停止了哭声,并掉转头寻找发出声音的方向,后来竟高兴地笑了。以后每当孩子哭闹时听到这句话就会安定下来。

可见父母通过声音和动作与腹中的胎儿进行呼唤训练,是一种积极有益的胎教手段。在对话过程中,胎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来自父母亲切的呼唤,增进彼此生理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联系,这对胎儿的身心发育是很有益的。

胎教应该分阶段进行

胎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根据胎儿生理发育的特点逐步进行。一般怀孕后的前4个月应做好胎教的准备工作,怀孕4个月起,按孕妈妈生活作息时间安排胎教,最好在早上起床后、午睡或下班后、晚上临睡前进行。怀孕4~5个月,可以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每日2次,每次3~5分钟。怀孕5~7个月时,准爸爸或孕妈妈可以与胎儿讲话或给他唱歌,每日2次,每次5分钟。怀孕7个月后,孕妈妈可以采用抚摸或讲故事的方法,用手轻压胎儿肢体或轻拍胎儿,早上讲故事或唱歌,午睡后或下班后听音乐,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

注重营造好的胎教环境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情绪与胎儿息息相关,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孕妈妈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有助于对胎儿的培养。

布置一个阳光、可爱、色彩亮丽的宝宝房。腹中的宝宝可以感受到这一切,这也是传递母

爱的好方法。孕妈妈可以选择可爱的宝宝画报贴在宝宝房的墙上,也可以从宝宝的审美观出发,选购各种有趣的小玩具或装饰性工艺品挂在宝宝床上,这些都要迎合宝宝的心理特点。这样孕妈妈可以随时向腹中的宝宝介绍他出生后生活的地方,这种语言上的胎教不仅能舒缓孕妈妈的情绪,而且有益于培养母子的感情。

可以在窗台上放置几盆花草,盆花能让房间的空气清新。

孕妈妈的居室要相对安静,开收音机或电视机时,音量最好不要太大。孕妈妈休息时,可以放一些比较轻柔的音乐,在静静流淌的乐声中,孕妈妈坐在摇椅上,抚摸着肚子,说一说听音乐的感受,在音乐中细细体会并想象世界像音乐一样美好。

实施胎教忌期望过高

有的孕妈妈实施胎教,期望过高,心太切,结果物极必反,收不到好的效果。

比如有的孕妈妈在进行语言胎教时,长时间将耳机放在腹部,造成胎儿烦躁。

胎儿生下来以后,变得神经质,以致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孕妈妈在听音乐时,不能没完没了地听,连孕妈妈本人都感到疲惫不堪,那么胎儿的感觉也绝对不会好。

某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想把胎儿培育得更出色一些,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一旦过度,不仅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而且会导致不良结果。同样,胎教的每项内容都会使胎儿受益,如果不能适度地对胎儿实施,恐怕胎儿不但不能获益,还会受害。

因此,孕妈妈对胎儿进行胎教,不能热情过度,也不能太心切。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位孕妈妈的心愿。胎教正是帮助孕妈妈实现这一心愿的方法。

为了正确实施胎教,使胎儿真正受益,孕妈妈必须认真学习胎教内容,准确掌握胎教的正确方法。

在实施胎教过程中,严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认为什么方法比规定的多做一些,就会更有效。孕妈妈生活要有规律,这既是胎教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每位孕妈妈的起码要求。每项胎教内容,需按一定规律去做方能成功。如抚摸胎教,一两天不足以和胎儿建立起联系,需长久地坚持,有规律地去做,才能使胎儿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并积极地响应。

母亲和胎儿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乐趣无穷。在这种乐趣中,胎儿的发育得到促进,胎儿的心志发展得到激励,孕妈妈的信心和持之以恒是胎教成功的保证。

警惕音乐变噪声

众所周知,舒缓的音乐可使人感到舒适,让身心得以休息,而噪声会使人疲劳、不适,甚至损害人的听力。胎儿亦然,音乐和噪声对胎儿发育会造成截然相反的结果。

胎儿的听觉系统中,内耳是最先发育的部分,内耳功能独特,结构复杂,素有迷宫之称。内耳大约在妊娠20天以后就开始出现了,内耳的迷宫中包括有形如蜗牛壳的耳蜗,半圆形管子似的半规管以及如同大厅的前庭。

耳蜗是主要听觉部件,内部呈螺旋形,有液体在其中流动,除此之外还有1万个左右形如毛发的听觉细胞,当声音传送到内耳时,耳蜗内毛发状的听觉毛细胞会在液体中摆动起来,就像水草在水中跳摇摆舞,根据声音的刺激不同,“舞蹈”的姿势也不同。

这种毛细胞舞蹈产生的电流刺激听觉神经,报告大脑,于是人们就听到了各种音响。

音乐是倾注了作曲家某种感情的一种特殊的声波,由于它的连续性、有规律并呈周期性变化,使内耳毛细胞接收声波的机械振动而大跳摇摆舞时,得以周期性的休息而不至疲劳。但如果传入的声音是噪声,其声波振动紊乱,使毛细胞处在极度亢奋状态,持续不断大跳摇摆舞,结果导致盛极而衰,对听觉细胞造成无法挽救的损伤,从而影响胎儿的听觉功能。

同时大脑局部区域也因过度兴奋而引起疲劳性抵制,严重时甚至会损伤胎儿的大脑听觉中枢。因此,孕妈妈应该远离噪声,以免对胎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