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
2483400000003

第3章 凡例

一、本书分上中下三卷。1上卷述古代哲学,自为一册。中卷述中古哲学,下卷述近世哲学,合为一册。这个区分,似乎不平均。但这里面有两层理由。第一,古代哲学书有许多话须详细解释,故校勘、训诂两项占了许多篇幅。中古以下的书籍,不用做这几项工夫,故篇幅少些。第二,古代哲学的规模广大、问题繁杂、学派众多,故须多占篇幅。中古哲学材料较少些。近世哲学材料虽多,问题实很简单、派别也很少,故不须一一细述了。

二、本书选择材料的方法,在第一篇中另有详细的讨论。此处恕不重述了。

三、本书全用白话。但引用古书,还用原文;原文若不容易懂得,便用白话作解说。

四、本书所用的句读符号和他种文字符号、列表如下:

(1)。 表一句的收束。

(2)、 表一顿或一读。

(3); 表含有几个小读的长读。

(4): 表冒下文或总结上文。

(5)? 表疑问。

(6)! 表惊叹。

(7)…… 表删节。

(8)-

(甲)表忽转一个意思。(例)《诗·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乙)表夹注的字句。(例)“以上所说四种证据-史事、文字、文体、思想-都可叫做内证”

(丙)表总结上文几小段。(例)-以上三项,都是消极的主张。

(9)“”、‘’表引用的话的起结。有时也表特别提出的名词或句语。

(10)字右边的直线表一切私名。或称本名。(例)墨翟人名、洛阳地名、汉魏朝代、佛学学派。

(11)字右边的曲线表书名及篇名。(例)《庄子·天下篇》

(12)…或……表特别注重的所在。

民国七年七月十五日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