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平凡的世界之新时代的奋斗
2485200000001

第1章

这是1986年的正月,天空中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道路上铺满了层层的积雪,雪上有人踩过的痕迹,在上面留下了一个个黑乎乎的印写花边的鞋印子,在这片银白的大地上,点缀上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细濛濛的空气中夹杂着爆竹燃放的硝烟味。大地正在不知不觉的“解冻”。自南向北,每一处都展露出温和的灯光。寒冷的严冬在这个时候仿佛脱去了那艰苦的窘态,露出温和的笑容。

大街小巷到处张挂着火红的灯笼,千家万户早已换上了过年贴的对联,几乎每一处院子都传出孩童的喧闹声。一盆盆滚烫的卤水泼向沾满积雪的道路上,接着汇聚成一条脏兮兮的污水流,随着娃娃们的脚步,被跺的到处都是。炮火的轰隆声送走了前一年的痛苦与沧桑,随之而来的是新年的新气象,伴着礼花在空中留下了绚丽多姿的一幕。

双水村亦是这般景象,除夕的晚上,这个小山村就沉浸在一片热闹之中:锣鼓喧天,丝弦悠扬,鞭炮噼啪。村子上空弥漫着灰白的硝烟。夜的寂静在这一天消失的无影无踪,随之而来的是喜气的的照拂。晚上约莫八点,人们穿着鲜艳的新衣,从家门口走出,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村小学的中心广场上——原来是石圪节公社为各村筹办了一场除夕晚会。据说社长刘根明还从原西县请来不少有名的艺人参加这个晚会!

此刻中心广场已聚满了人,除了村里的大部分村民外,还有一些罐子村的,也赶来凑热闹。说到罐子村,本身也有这么一场除夕表演。可前不久,罐子村的村支书去世了,所以也就搁置了除夕的表演活动。于是这个村子的人们就决定到其他村去看看,有的到了上游的石圪节村,有的到了东拉河下游的双水村。除此之外,双水村的中心广场上还有一位大人物——没错,就是田福军。作为前任村支书田福堂的亲弟弟,双水村自然而然也是他的家乡。

这个老人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气可言。人们看到的,只有那双凹陷的眼珠子和沧桑而又冰冷的面孔。

往年,都是田福军一家人回村里来看望亲朋好友,可今年,好像只剩下他一人了。我们知道,晓霞两年前被洪水卷走,现在都找不到尸体;妻子徐爱云前不久,也因黄河大桥的坍塌事件,受到了牵连;后来晓晨赌气从家跑了出去,掐指一算也快有两年了,反正是叫不回来。唉,女儿,妻子,儿子都离他远去,现在的田福军,真可谓如同孤魂野鬼一般四处飘荡了。他原是黄原兼宝康市的书记,本应该威风凛凛的他,此时却心如刀绞般难受,事业上的成功让他失去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对于年过半百的老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家更值得留念的呢?

唉,女儿的去世,妻子的离去,对他又何尝不是一种沉痛的打击。人生总会有诸多的不易与坎坷,可他经历的要比常人多出许多。这让他不禁想起了十年前的自己,那时,他还只是原西县革委会的副主任,老百姓天天忍受着饥饿,遭受着疾病的折磨。而他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当身心俱疲回到那个温暖的家时,总有妻子一句殷切的问候,还能看到女儿灿烂的笑容。

时过境迁,十年间,他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解决了老百姓的饥饿问题,生活问题,带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但同时,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领导。这十年间,正是凭借着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田福军才得以从原西县的主任,一直升到了如今地区的一把手。可没有人会想到,他的家早已是破败不堪。他仿佛回到了十年前一样,他过着当年那些贫苦的老百姓过的日子。只不过他们是物质上的贫苦,而他是精神上的寂寞。

想到这儿,他的泪水忍不住从他的眼眶中流了出来,台上热闹的表演更加重他内心的忧伤。这个时候,恐怕也只有他一人是如此吧!

灯光绚丽的舞台随即传来信天游的声音:

除而除夕岁把月,

家家户户闹新春。

要问老百姓何此乐,

感谢共产党好政策。

一声鞭炮满地响,

人人手里窜把钱。

要问过年何此乐?

唯有全家乐融融。

田福军听到最后两句,再也坐不住了。他禁受不住如此热闹的气氛,就独自一人走向了后山村的山坡上,他凝视着这片热闹却又宁静的小山村,一声不吭的坐在土坡上,抽着那根农民用的旱烟斗,思绪却早已飘到了大山那边的家。他仿佛看到,女儿正在山的那头向他招手。寂静的山林,因热闹的氛围而有了些人气儿。树林里的香气夹杂着积雪融化的味道,让他久久不能离去。他就这么静静地坐到了天明,思绪却从未间断过……

天亮以后,早出的人们看见了一辆绿色的吉普车远远的消失在了黄土地的视野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