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崩溃前夜的那些事
2489600000004

第4章 第二编人世里的无可奈何---大唐王朝的谢幕晚唱(1)

唐得天下,一百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渔阳窃发,四海横流。肃、代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司马光语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152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盛世丧钟---安史之乱

中国后世的演义中,唐明皇要算是比较多的一位了。人们感兴趣的无外乎两点,一是这位风流天子爱美人胜过江山的缠绵情事;二是一人将大唐带入极盛却又在他手上迅速破败衰落,这中间的悲喜过渡的让人目迷。那他们当事人是怎样导演这一切的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曲《长恨歌》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谱写的缠绵凄绝,在那个稻米流脂、仓廪俱实而一朝变为城阙生烟、河山踏裂的时代里,生为华夏第一家庭的第一对玉人能有这样曲折离奇的爱情兼生命历程,千载之下犹让人叹惋。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却是一场浩劫,是一场确确实实因他们而起的浩劫。其实早在唐太宗时代就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创业和守成哪个更难?"房玄龄认为创业之初,天下嚣然,群雄并起,将他们各个击破并非易事,创业难啊!魏征则认为自古的帝王从来都是得于艰难而失于安逸,"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感叹着说:"玄龄和我一起取天下,出百死,入一生,所以知道创业之难。魏征和我一起安天下,常常怕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轻忽,所以知道守成之难。然而现在创业之难已经过去了,守成之难才应该与诸位慎之。"也许他们没有想到在其后百余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担心就不幸的发生了,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唐的衰败与灭亡。史书上记载玄宗"性英武、善骑射"。想想也是,一个能够诛诸韦、灭太平、逼帝位且将大唐带入盛世高潮的一代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懦弱之辈。他执政初期,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和张九龄为相,政宽刑平,赋役轻省,到开元八年出现了"五谷丰殖,万物阜安,百姓无事,与能共化"的祥和景象。除此之外,他更看重刺史、县令的作用,曾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将45名不合格者遣返回家。开元十三年,他又亲自将一批中央诸司有声望的长官派去作地方刺史,并赐宴赐诗饯行。这就是史书上说的"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诫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得安乐"(《新唐书·刑法志》)。他夺天下有乃曾祖太宗遗风,治起天下来,也丝毫不逊色。到开元后期"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出现了可以与"贞观之治"相媲美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也完成了其一代之辉煌,达到巅峰。难怪诗圣杜甫在乱后怀着无限悲伤压抑的心情哀叹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一个王朝在其衰败颓唐下去才最让人想起,留给后人的仅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这个"说"字里,饱含了几多复杂与无奈、叹息与悔恨。

大腹胡儿安禄山本姓康,母亲是胡人中的巫师,为了生子她跑到轧荦山去祷告。果然在此山附近抓获了一个所谓"斗战神"的人,不久就有了妊,生下来的即为安禄山。传说他生的时候,"光照穹庐,野兽尽鸣",弄得范阳节度使张仁愿都知道了,派人来搜庐帐,幸好他被提前藏了起来才逃过此劫。后来,安禄山随母嫁给了胡将安延偃,安延偃归顺了唐朝,安禄山就跟着冒姓了安,更名禄山。自古小人多伎,蔡京一手好书法,名列宋四家,高逑一脚好球,直踢得大宋皇帝心花怒放,这安禄山也不例外。"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通六番语",堂而皇之的凭借其语言才能做上了"互市郎"。安禄山这个人实际上是没什么大志的,他后来的反叛也全是唐玄宗惯出来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这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他曾为了两只羊而监守自盗,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下令杀他,他喊了一句像当年韩信对藤公喊的"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只不过将"上不欲就天下"因地制宜地改为了"公不想灭两蕃乎?"这令张守珪刮目相看,再加上他白皙而伟岸,像个勇武之人,正在用人之际的张守珪就把他放了,和史思明一块儿做起了捉生将(相当于小捕头)。安禄山凭借自己对山川地理形势的了解,曾用五个骑兵就抓获了契丹数十人,令张守珪大奇,渐渐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偏将。安禄山为人乖巧,知道张守珪嫌他痴肥,就暗自节食,并且认了干爹,顺顺利利地升任为幽州节度副使。后来,御史中丞张利贞到各地考察,甄别地方官员的贤愚,为下一步用人做准备。安禄山使出浑身解数来巴结谄媚,连张中丞的左右都收的满筐满箩,和当今宵小之辈的行径别无二致。果然回朝之后,张中丞盛赞安禄山贤能有才,马上升任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安禄山从走上宦途的那一天起,就擅长投人所好,笼络收买,他这样的行为就没起过一次反作用?一招得逞,就会百试不爽。安禄山长袖善舞,广施拳脚,凡是来往路过其地的使臣,一定会摸清其喜好,"对症下药",朝臣上下"交口誉之"。称赞得让玄宗都听到了,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第二年就得到了进京面圣的良机。此时的安禄山已非当年偷两只羊的毛头小子可比,大唐的官场酬对、世事应答,已被他玩弄于股掌,娴熟的如同自己有几根手指。入朝奏对,不费吹灰之力的就"称旨",进封骠骑大将军。第二年,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仍旧领平卢军。安禄山北还,玄宗下诏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正员长官、御使中丞在鸿胪亭摆酒送别,这是多大的门面!古往今来有此殊荣的也不多见。这会儿的唐玄宗已经被盛世繁荣的景象弄晕了头脑,早年的那股英武之气磨损的荡然无存。施起恩宠来奢华得叫人目瞠舌结。捡自己老爹的才人当皇后和抢自己儿媳做老婆就出在他们大唐世界这祖孙手里,前面开风气的是高宗李治,后面顺风跟进的是玄宗李隆基。杨贵妃乃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体貌自无的比,且善歌舞、晓音律、性颖悟,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碰上也要鼻血喷涌,自认倒霉的。偏偏这顶旷古绝今几千年的倒霉蛋桂冠让李隆基安安稳稳地戴上了,还是从自己儿子寿王手里夺来的。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杨家上至老爹、叔父,下至族兄、姐妹甚至是子侄辈个个都该封赠的封赠,该提拔的提拔,该尚公主的尚公主,声焰震天,不可一世。宗兄铦为鸿胪卿,为御史,钊(国忠)也渐渐显赫,姊姊封韩、虢、秦三国,为夫人,帝每呼为姨。这个"姨"叫的可是格铮铮的亲切。玉环体貌惊世,她的姐妹们当然也坏不到哪里去。据说那虢国夫人就自恃姿色,看不起脂粉,常常淡扫蛾眉就去面圣,给中国语汇中添了一个"素面朝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