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2494200000002

第2章 1978年(1)

1978年,是共和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元年,也是攸关共和国发展历史命运的一年。这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确立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并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错假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中央在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中指出,现在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是必要的,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决定使得55万多“右派分子”重新又获得了他们做人的尊严。此外,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中央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的行动而受到迫害的同志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这一年在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阶级斗争可以停一停了,老百姓有希望好好干活了。”

邓小平在10月8日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最初设想。这一科学构想,首先是从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邓小平提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这里的三个“不动”,核心是制度问题。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稍早几个月的8月10日,中共中央在转发共青团《关于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作为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红卫兵组织,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红卫兵组织可以不再继续存在了”。

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上,中国派出了280名运动员组成的体育团。在比赛中,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名列第二。

这一年,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这一条约的生效,有助于稳定亚太地区的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12月16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保留与台湾文化、商务等非官方关系。美国告诉台湾当局,自明年1月1日起美国终止美台“外交关系”;与此同时,也将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撤出驻台湾美军及军事机构。

全国60%的职工增加工资

新华社1月1日讯 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全国平均每10个职工中有6个人增加工资。这次涨工资的主要对象是参加工作多年,工资偏低而表现较好的职工。其中占全国职工总数46%的人,基本上按现行工资级别增加了工资;另有大约18%的人,由于工资标准偏低,也适当增加了一些工资。国家劳动总局负责人说,这次给职工增加的工资总额和增加工资的人数,都是建国28年来最多的一次。

教育部决定招收“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

1月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1977年、1978年两年的招收研究生工作合并进行,统称为1978年研究生。这是“文革”后第一次招收研究生。据27个省、市、自治区不完全统计,共有6.35万多人报考研究生。经初试、复试,210所高等院校、162所研究机构共录取研究生1.0708万人。今年还有26所重点高等学校在港澳地区招收研究生。

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1月18日,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为此特发通知。《教学计划》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10年,中学5年,小学5年。中学按初中3年、高中两年分段。统一秋季招生。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实行小学6周岁半或6周岁入学。小学设8门课程,中学设14门课程。10年教学总时数为9160学时。

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成年轻人时髦装扮

从中山装、列宁装到“板儿绿”,曾经是中国的流行时装。今年,中国人终于对外开放了,获得了穿戴的自由。于是留着大鬓角、戴着“蛤蟆镜”,穿着花格衬衫敞开上面几颗扣儿和能扫大街的喇叭裤,手里晃着个大收音机,成了最时髦的打扮了。虽然这种突然的流行开始遭到很多人的冷眼和排斥,但是这依然没能让一些喜欢追赶时髦的年轻人成为最先吃螃蟹的“时尚先锋”。

上海货成时尚标志

70年代末,上海产的手表、服装、麦乳精、奶糖、的确良、丝袜、白球鞋,都成了时尚生活的标志。谁要是能带上块手表,唯恐别人不知道,捋高了袖管来炫耀。上海产的奶糖也成了小孩儿家最钟情的玩意儿,连掉在板凳地下的碎屑,也要捡起来,再塞到牙缝里。还有上海的的确良、灯芯绒,都是女孩子眼里朝思暮想的高档货。

年轻人开始公开谈恋爱

在今年,年轻人可以公开谈恋爱了。此前整整10年,年轻人公开约会被视为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以“谈工作”为借口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必须致革命的敬礼。但在今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恋爱终于能以它的本来面貌示人了。

全面恢复“文革”期间拆、并、迁的高校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高等院校被拆、迁、并,共减少106所,少为国家培养百万名以上的大专毕业生,造成了各地、各部门后继乏人的严重状况。今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被拆并的高等院校及过去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逐步恢复,并新建了一批高等院校,增加了高等院校招收新生数量。

“文革”期间被中断的教师职称恢复评定

新华社3月7日报道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教师职称的确定与提升工作被中断。今天,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决定进行恢复和提升高校教师职称的工作。

国务院恢复并增设一批高等专科学校

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一批高等专科院校。这批学校包括:广西轻工业学院、锦州工学院、北京化纤工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郑州粮食学院、湖北轻工业学院、湘潭煤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安徽农机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成都气象学院等55所。

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恢复开办

4月17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这两所学校于1970年被迫停办。这次恢复后,暨南大学办成综合大学,华侨大学办成工科大学。两校均以招收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部分归侨和侨眷子女。华侨和港澳学生毕业后,可以根据志愿由国家统一分配参加祖国建设,也可回原居住地就业。

《随想录》面世引起轰动

巴金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了《随想录》专栏,目的是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随想录》专栏一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中国左翼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学术界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夸饰的时代,进入了说真话、尊重人的时代。

家庭副业问题又被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