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2494200000006

第6章 1979年(3)

人民日报11月1日讯 上海市新近研制成功了一种微型电子计算机,并开始小批量生产。去年以来,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在安徽无线电厂和第五机械工业部207所的协助下,先后制成了微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接着他们用4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组成了我国第一台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上海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具有体积小、使用范围广和造价低的特点。它的体积长、宽均为40厘米、高20厘米,相当于普通收音机的一半大小,造价只有小型电子计算机的1/10。除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外,还可在通讯、医疗、供电网络和仓库管理方面使用。

上海无线电七厂研制成功超高速集成电路系列

新华社11月6日讯 上海无线电七厂最近试制成功一套ECL超高速集成电路系列。它是制造每秒钟运算2000万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的重要元件,经过上海和外地18个科研和工业单位试用证明技术性能良好。

中国首例母牛非手术受精卵移植成功

新华社11月12日电 北京西郊农场的3头普通母牛新近产下了4头良种牛犊,这是非手术受精卵移植的成果。在我国属首例,也是目前世界上的一项家畜繁殖、育种新技术。

内蒙古建起我国第一座太阳能电围栏

人民日报11月16日讯 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草原上,我国第一座太阳能电围栏建成并使用,围建草库伦面积达6300亩。近半年的使用证明,这种电围栏方法围建草牧场具有成本低,寿命长,节省电能,控制距离长,人畜安全,使用保养简便等优点。

伤痕文学继续走俏

文汇报11月22日讯 以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先声的伤痕文学,经过几年的发展,1979年又出现了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作品,如电影剧本《苦恋》、《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话剧剧本《假如我是真的》,中篇小说《飞天》和《调动》等。千千万万捧读“伤痕文学”的人,在这些文字和影像里,看到了“文革”的荒诞和对人性的摧残,也在阅读的同时,抚平着自己心灵的创伤。伤痕文学以鲜明的立场表达了对“文革”的否定及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这种真挚而深切的现实情感在广大群众中获得响应。

《月光下的凤尾竹》唱遍祖国大江南北

文汇报12月1日讯 1979年天津歌舞剧院一行三人到云南省德州采风词作家、诗人倪维德先生在芒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下成堆地在竹林中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情歌呢喃、葫芦丝声声,晚风刮来竹尖轻摇……于是诗兴大发,挥笔写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凤尾竹”之比拟形似神更似,使意境得到升华,随后由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谱曲。从此歌曲唱遍中国大地,传至世界各个角落。

上海制成第一台彩色录像机

人民日报12月3日讯 上海最近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彩色录像机,为我国声画技术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由上海录音器材厂生产的这一台LX—20型彩色录像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够移动使用等特点。黑白、彩色两用,可以随时把电视接收机上的图像和声音记录下来,或配上摄像机把剧场演出实况录下,再现于电视屏幕上。

“夜市”重开受到群众欢迎

新华社兰州12月5日电(记者 王作言) 兰州市中断了9年之久的“夜市”重新开放了。入夜,市中心的九泉路灯火通明,10多家饭店里顾客满座。每天上“夜市”的有上万人,各式各样的小吃摆满了整条街道,每天都热热闹闹,群众们都喜欢到在疲累了一天之后在“夜市”上享享口福,他们反映期盼已久的“夜市”重新开放,使生活也多彩起来。

《岳飞传》演播在我国引起巨大反响

文汇报12月9日讯 今年,刘兰芳演播的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全国已有100多家电台广播,评书整理出版后发行100多万册,在我国该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

列车服务设施向现代化迈进

人民日报12月17日讯 在西安和北京之间往返运行的西安铁路局所辖135——136次和179——180次两趟列车,开始使用电子电气等9项设备,使列车在服务设施现代化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

上海部分出租车首次装上国产对讲机

工人日报12月17日讯 最近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在部分小客车上装上了国产车载式无线电对讲机,大大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受到司机、调度员和乘客的欢迎。装上对讲机之后,司机随处随时可与调度员直接通话,减少了空驶里程,节约了燃料。

我国去年向28国派出了480多名留学人员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加速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去年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向全世界28个国家派遣了480多名留学人员。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还准备向更多的国家陆续大量派出留学人员。去年我国派出留学的28个国家是:比利时、孟加拉国、加拿大、丹麦、埃及、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马耳他、墨西哥、新西兰、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斯里兰卡、苏丹、瑞士、叙利亚、英国、美国、南斯拉夫。

《再见吧!妈妈》掀动亿万军民的心潮

《我们的1970年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旷晨编著)载 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幸福的妈妈。啊,啊,我为妈妈擦去泪花……1979年对自卫反击作战中,李双江分别到广西、云南去慰问演出,一曲《再见吧,妈妈》掀动亿万军民的心潮,成为举国上下家喻户晓、老幼皆能唱的时代歌曲。这首由陈克正作词、张乃诚作曲的军旅歌曲,通过电台电视台反复播送之后,在全国引起轰动。

我国第一部汽车自动电话装置制成

新华社11月22日讯 我国第一部在汽车上使用的自动电话装置,在上海研制成功。这套安装在汽车内部的移动式通讯设备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和音质清晰等特点。汽车距离市内通讯总站半径为25公里的范围内行驶时,车内的人只要用手按电话机上的号码,就可以与市内各个单位通话。这个自动电话装置可供大型工矿企业、油田、公安、医疗救护、旅游、海港等部门工作人员在行车途中联络使用,还可以通过长途电话局用于与全国各地及国际上通话。

《我爱你,中国》打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我们的1979》(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旷晨编著)载 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反映归侨爱国情怀的影片《海外赤子》拍摄完成,随着这部音乐片的播映,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叶佩英作为一个从马来西亚归来的海外赤子,将她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热爱倾注在深情的歌声中,打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乡恋》引起人们的共鸣

工人日报12月24日讯 随着北京电视纪录片《三峡传说》的播放,该片的主题曲《乡恋》受到了广大听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是一首面对着绮丽的山峡风光倾诉相思离愁的抒情歌曲,它唱出了人们内心深处一种缠绵婉转的情怀。

今年400多万人搬进新居

新华社12月30日报道 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和矿区职工住宅建筑最多的一年。全国职工住宅建筑的竣工面积达6256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近50%,相当于建国30年来新建住宅总和的1/10。大约有400多万人搬进新居。

电影《小花》受海内外观众热烈欢迎

《我们的1970年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旷晨编著)载 今年影片《小花》上映后在海内外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不但获得了国内本年度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陈冲、刘晓庆、唐国强);而且还获得南斯拉夫第九届“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陈冲)。《小花》的出现无论如何都有点横空出世的味道,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与“叛逆”意识使得当时看惯了传统故事片的观众耳目一新。以小花等为标志的创新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电影创业面貌。在这个逐渐打开国门、放眼世界的时代,使得观众涌进电影院,重新燃起了对电影的热情。该片一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同样也是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

年度经济比上年增长7.6%

1979年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为40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6%。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6.68元,指数(以1978年为100,下同)为106.6。由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1978年国民经济新冒进带来的不良后果,造成国家财政出现135.41亿元的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