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2494200000094

第94章 2003年(2)

人民日报2月15日讯(新华社记者 孙参) 2月13日,南京鼓楼医院展示最新研制成功的血管腔内支架人造血管。这种血管通过输送导管导入移植于人体血管病变部位,能够有效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血管疾病。经过5年的研究和应用,这种血管腔内支架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顺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并能保持长期通畅率。

农民工进城“四多四少”映出社会新气象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冯晓芳) 16日,全国各地农民工返城进入最高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进城务工的全国各地农民拉箱包的多了、背大编织袋的少了,技术性务工多了、体力性务工少了,年轻人多了、年龄大的少了,文化高的多了、文化低的少了。从农民工进城“四多四少”的新变化中,同时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新气象。

SARS疫情引发“报告文学热”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向中国袭来,使得享受着和平和繁荣的中国,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的生命保卫战中。这场牵动人心的生命保卫战结束后,一大批反映这场战争中倒下了的和没有倒下的英雄们事迹的报告文学相继面世,并形成了一股热潮。作家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笔法,多侧面地展示了医疗战线的白衣天使如何在大难临头、生死攸关的情况下,所表现的舍生忘死、临危不惧,为人民不惜奉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叶欣、邓练贤、陈洪光、钟南山、张积慧等英雄人物的崇高品德从此烙印在无数人的心里———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话题能比生命话题更能感动中国,更能让我们泪如泉涌。有评论者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报告文学渐渐退到了文学的边缘,再没有了80年代那种振聋发聩的呼喊引发的轰动效应,文学在淡化意识形态、主张多元化、私人化写作的同时,对广阔社会场景和民众生活状态的贴近已经让位于对市场的关注,但是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报告文学的力量。

法律服务进社区

人民日报2月21日讯(记者 王呈选) 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组织的“法律服务门诊”队,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及时预防和调解民间各类纠纷,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郑州街头“报吧”受欢迎

新华社郑州2月24日电(陈开印 郭普平) 一家名为“兴村报吧”的新型大众消费场所日前在郑州的大学集中区大铺路开业。顾客只要交1元钱,就可以在这里尽情翻阅所有的报纸和杂志。“报吧”开业后,读者络绎不绝,深受附近几所大学学生和市民的欢迎。据了解,“兴村报吧”是河南省邮政管理部门和郑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批准的全省第一家以“报吧”为名称的文化经营场所。

网上“雷锋纪念馆”开通

人民日报北京2月26日讯(记者 胡果) 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团中央宣传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雷锋纪念馆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雷锋纪念馆”25日正式开通。纪念馆设有生平简介、成长历程、雷锋文集、图片展览等13个栏目,生动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展示了40年来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的成就,介绍了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

深圳“行政三分”举国关注

文汇报3月2日讯(记者 周敏 余颖 李宜航) 几天前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长于幼军在深圳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开表示“今年要在中编办指导下,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三者既相对分离制约、又协调高效运转的要求 ,合理配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力 ,探索建立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至此 ,深圳试点“行政三分”的神秘面纱终于被一语撩开。有评论称 ,这意味着深圳酝酿了一年多的政治体制改革将正式启动!“行政三分”的改革方案在深圳引起了巨大震动,也让全国的目光再次聚焦深圳。

“银发一族”走进电脑世界

新华社3月4日讯 21世纪是高科技和电脑网络的世纪。学电脑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电脑要从娃娃抓起”成为社会共识。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会电脑的老人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更新观念,追赶时代法潮流,都市众多“银发一族”开始利用各种方法走进了全新的电脑世界:上网、E-mail、网上购物、电子游戏、黑客等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给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注入全新的内容和话题。

我国首台媒体中心电脑问世

新华社广州3月8日电(记者 贾文军 陈冀) 3月7日,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媒体中心电脑在广州七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诞生。

我国小麦实现两个“零”的突破

人民日报3月10日讯(记者 张毅)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头一年,我国小麦实现了两个“零”的突破:一是小麦首次实现了净出口,进口小麦60万吨,出口小麦69万吨,出口比上年增长51%;二是我国首次出口食用小麦,即制粉用麦。此前,我国出口的小麦大多是作为饲料原料用的。小麦实现两个“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小麦的品质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提高。

海峡两岸携手救治一地中海贫血患儿

羊城晚报3月12日讯(记者 张小磊) 记者从珠江医院了解到 ,经海峡两岸携手救治的委内瑞拉籍地中海贫血患儿 ,骨髓移植四个多月后 ,已于昨天痊愈出院。据了解 ,这是海峡两岸共同携手救治的第一位外籍地中海贫血患儿;也是亚洲首例利用非血缘供者骨髓移植成功治疗地中海贫血。

重庆火车站卖票启用“指纹识别机”

人民日报3月12日讯(记者 陈庆) 2月11日,重庆火车站正式启用“指纹识别机”,他们将考勤指纹打卡机搬到了车站临时售票口,并将重复购票的“熟嘴脸”逐一进行电脑指纹登记。当票贩子再次购票时,“指纹识别机”就能自动辨别重复购票者。仅10日上午售票窗口就用“指纹识别机”清理出扰乱购票秩序的票贩子200多人。

我国研制成功“太阳能空调”

文汇报3月14日讯(记者 许琦敏) 一根根太阳能玻璃管铺满屋顶 ,墙体适当的地方也嵌上这种管子 ,把收集到的太阳能通过水转化成冷气和热水 ,提供给用户 ,整个过程无污染、无噪音 ,整个设备与建筑融为一体 ──这种新型的“太阳能冷管空调”可能出现在未来的生态建筑中。作为国际首创的同时制冷和制热的太阳能冷管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的这项成果日前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

农行扶贫贷款余额突破900亿

人民日报3月18日讯(记者 江夏) 从农业银行获悉:截止到2002年底,农行信贷扶贫资金余额突破900亿元,较上年余额增加108亿元,比1998年接收信贷扶贫业务时增加550亿元。2002年,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多个,投放信贷资金60多亿元;支持基础设施类项目400多个,投放信贷资金70多亿元;支持市场流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医院、学校等其它法人客户近3000个,投放信贷资金70多亿元。通过支持这些项目,累计带动和扶持贫困农户600万户。投放小额到户贷款30多亿元,支持贫困农户100多万户。

新型无水环保公厕亮相京城

人民日报3月21日讯(记者 殷岩泉) 最近,一种无需上下水系统的无水免冲环保厕所在北京市海淀区亮相,不仅满足了行人如厕之需,而且具有节水、可流动、无任何异味的特点,很受行人欢迎。据介绍,这种新型无水环保公厕是由北京市海淀区市政管委会和北京中保洁环保设备技术开发公司合作推出,适合于人流较大的名胜景点、商业街区、体育赛事场所、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使用,解决了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建厕难、如厕难”的生活难题。

我国逐渐进入“数字家居”时代

人民日报3月24日讯(记者 赵亚辉)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驱动下,家电、建筑、社区等家居环境不断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逐渐进入了“数字家居”时代。这是于3月18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生活白皮书》上的重要信息。

新疆农村有了“订单大学生”

人民日报3月28日讯(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3月27日,新疆呼图壁县农民在新疆农业大学预科班听课。为了培养一批较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充实乡村干部队伍,日前,经推荐并筛选出的新疆呼图壁县首批50名农民到新疆农业大学补习文化课。在通过2003年的成人高考后,他们将正式成为该校高职学院“现代农业与乡村管理”专业的学生,并在以后两年内,学习由呼图壁县委预订的、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32门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大专学历证书。据了解,这种农民按预定课程上大学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全国尚属首次。

上海推出轿车早餐服务

人民日报3月28日讯(记者 李霞)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新近推出轿车早餐服务,为商务客人开启一天愉快的商旅生活。无论客人需要赶乘早班飞机或是参加早会,酒店都在轿车内为他们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使客人的商旅生活更加便捷。

北京有了首家“艺术超市”

人民日报4月2日讯(记者 章海霞) 在演艺市场开拓过程中,部分词曲作家与歌手难以进行密切配合,好歌手难觅好作品,缺乏专业的策划人。而北京首家“艺术超市”将在艺术家与市场商业运作之间搭建桥梁,解决艺术创作与销售之间的“瓶颈现象”。“艺术超市”就像日用百货超市一样,可以方便自由地、随心所欲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为词曲作家与歌手之间及其他艺术门类搭建一座交流的桥梁。现有腾格尔、浮克、洛兵、雷蕾等词曲作者与该公司签约。

生态旅游成时尚

人民日报4月3日讯(记者 王兴国)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批建各级森林公园1300多处,经营面积达2.2亿亩,其中国家森林公园439处。森林公园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达7000万人次。

我国首所高级翻译学院诞生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 刘军) 全国第一所高级翻译学院4月1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该校将着力培养能在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高层次国际交流中从事同声传译等高难度翻译工作的拔尖外语人才,以缓解全国同声传译等拔尖外语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

大庆首次成功进行人工降雪

新华社4月22日电(记者 辛永生) 一场罕见的大雪近日降落大庆市。大庆市气象局局长项忠南向记者道出了个中机密:这是大庆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尝试人工增雪带来的神奇效果。此次降雪源于一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而大庆市针对雨云发出的火箭弹更强化了降水过程。大庆市属较干旱地区,多数年份降水不足400毫米,有时甚至不到300毫米,干旱已成主要灾害。针对去年冬季降雪少,今年春旱已成定局的情况,大庆市气象局实施了这次人工降雪。

瓜果蔬菜带着“身份证”空中飞

深圳特区报4月24日讯 各类商品贴上标签不足为奇,但各种新鲜瓜果贴着“身份证”标识在空中飞来飞去,却是近来出现的新鲜事。在各大城市商场、超市的各种瓜果蔬菜都贴上了印有产地、净重、品牌标识等内容,确保了人民吃上“放心菜”。从身份证上可直接追朔到生产者,最终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新疆千年干尸“复活”

新华社长春4月25日电(记者 杜学静) 吉林大学的科研人员运用电脑3D(三维)技术,成功复原了两具1000多年前新疆干尸的容貌。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利用3D技术复原古代干尸容貌。

“五一”流行生态旅游

深圳特区报4月25日讯 根据据南航、深航近期订票情况分析,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将呈现生态旅游热,出境旅游冷的局面。杭州、海口、张家界、桂林等地则成为旅游热点。

烧伤病人有了人造皮肤

新华社上海4月27日电(记者 朱奎) 机器坏了可以更新零件,人的皮肤坏了能不能更换新皮肤呢?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由国家重点学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医院烧伤科主任夏照帆教授领衔进行的“皮肤替代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课题,经过5年多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这表示烧伤病坏了的皮肤有了人造皮肤代替。

西安露天“氧吧”招人爱

新华社5月9日电 这两年西安兴起了一股“吧文化”潮,上网去网吧,喝酒去酒吧,蹦迪去迪吧,打电话去话吧。然而近来受非典影响,这些吧台大都闭门谢客,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氧吧”的露天公园,最著名的当数位于古城墙下的西安环城公园。一片树荫、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便构成了一个“氧吧”的吧位。西安环城公园条件得天独厚,前有近年治理清澈的护城河可泛舟其上,后有修建于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古城墙遮挡太阳。公园绿树成荫、鲜花簇簇。任何人都可免费逛这个“氧吧”,吧位也不贵,一元钱一个人。今年“五一”期间,这里成了古城西安人气最旺的吧台。

我国首次成功运用组播视频技术

人民日报5月26日讯(记者 杨健) 日前,教育部高校防治非典科技攻关视频会议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成功地在全国8个城市17个单位同时举行。这是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视频组播技术在我国首次成功应用。

我国首列摆式列车在南京问世

人民日报南京5月29日电(记者 顾兆农) 我国首列摆式列车———时速为160公里的内燃机摆式列车的三节客车近日在南京浦镇车辆厂竣工下线。这列摆式列车是由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以及大连机车车辆厂共同研制生产的。摆式旅客列车在经过弯道时,车体能够根据离心力大小自动实现车体的倾斜摆动控制,既能以较高速度通过弯道,又能有效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网络生活快速步入百姓家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李佳路) 非典疫情发生后,全国互联网拨号用户4月份净增85.1万户,达到566.7万户,与3月份相比,全国本地网内拨号上网次数增加347.6亿次。一些人利用网络在家里办公的SOHO族越来越多。网上购物更是在这段时间迅猛发展。

运动减肥成时尚

人民日报6月6日讯(记者 劳丽) 为了不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很多人在减肥时不再控制、减少饮食,而是更加注意锻炼和运动,爬山、跑步、打羽毛球、跳绳、转呼啦圈、踢毽子等成为运动减肥时尚。

电子地图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