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4949400000073

第73章 六十年代初期独炼石油的销售状况(3)

应付拥门用户的“一招”

石油焦和沥青在当时都是国家紧缺物资,由石油部安排生产和调拨。石油焦是制造炭素电极的原料,用户只冶金部一家,所属炭素厂也不多,供应不成问题。唯有沥青用途很广,用量亦大,用户遍布全国,不下几百户。因当时采用自提发货方式,来厂催货提货的都是两人,平均每月约有五六十人,有时达上百人。他们来厂都说是“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建设”、“十万火急”。记得有一位湖南来的还出示“周总理亲笔信”,说是修韶山公路用的,要提前提货。当时,矿务局销售科只有我和杨中兴、张少俊,每天接待不暇,解释得口干舌燥。用户在我们这里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便去找党委,到厂里找领导,弄得上下无法正常工作。当时的矿务局局长兼矿区党委书记许士杰说,让你来就是考虑到有这种情况,你要对用户多做工作,向他们解释,国家计划我们一定要完成的。我召集各地的采购员开座谈会,学习《红旗》杂志关于全国一盘棋的文章,宣传工程上马分“轻重缓急”,物资供应要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先国防后民用”,“先农业后工业”的方针,并明确表示国家计划保证完成,各家指标都不会落空。这样消除了采购人员焦急不安的情绪,有的约定好供货时间便转回厂去了。

在石油焦和沥青产量上去以后,又出现了新的情况。这时新疆公路运输状况已有好转,铁路西进速度加快,汽车运距和行车周期天天缩短。来厂拉运的车辆出现严重的排队等装现象。造成这样被动的原因是固体产品的包装搬运没有机械设施,完全是靠人工,劳动保护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而劳力也不足,致使大量产品装运不出去。

装焦工作实行计件工资始末

在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曾强调实行“多劳多得”的计酬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厂首先在装焦工段试行计件工资制,装焦、装车完成定额,超出部分按件计酬。厂劳资科制定的办法由我在工段传达贯彻,传达后在工人中引起强烈反响。一部分老工人都是生产一线调来的,体质差,工资等级都在四五级以上,习惯了吃“大锅饭”,不愿实行;而一部分青年工人,工资等级低,表示愿意实行计酬制。经过反复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讲明实行计件工资功在国家,好处属于个人的道理。试行以后,工效显著提高,每人每天装焦50袋,装车工装4辆车的定额都有突破。一时车辆等装时间大为缩短,排队现象也减少了,运出量大大增长。工人每月实得工资一般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增加,个别的超过一倍或几倍。

定额计件工资在焦炭工段实行了一年,时值“四清运动”,批判物质刺激,便停止执行。在工段贯彻计件工资的是我,宣布取消的也是我。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车间实际,我们也对计件工资总结了几条弊端:只求数量,不重视质量;只想多挣钱,不顾劳逸结合;弄虚作假,损人利己。例如:装袋子装不满;将杂物装入袋内;装车不捆紧,路途掉包;天不亮就上班干活,该下班不下班,班后学习活动不参加;装不够定额谎报完成;把别人装的袋子偷偷搬去算自己的等等现象都出现了。我们取消计件工资后,装焦工效明显低落,装袋装车数量都下降了,又出现了车辆排队等装现象。

我厂扩建之后,劳力不够,无法给装焦工段增加工人,遂将装焦工作全部包给兵团机运处驻独山子站。他们上了五六十人,我厂设检验员,检查验收。为了提高工效,增加经济收入,他们还是实行计件工资。由于我厂现场管理不严,曾发生一次重大产品出厂质量事故。1963年秋,装焦工将杂物装入袋内,这是一批出口焦,运到秦皇岛港口倒袋时被发现。厂里得知,急派化验室主任白文茹、焦炭工段长杨启龙两人乘飞机前往处理。经检査装入袋内的杂物有石块、杂草、炼焦釜内挂钩等十多种。杂物与焦炭混在一起,但不影响焦炭本身质量,就在当地雇工挑选。等外商接货到船时,已清理完毕,验收合格装运出口。这次事故对我们震动很大。我们会同承包单位负责人和工人一起开会检讨,认为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次要的,主要是影响了我厂声誉,更为重要的是损害了国家形象,我们必须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认真工作,重视质量,学习大庆人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大家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又加强检查验收,以后再未发生过类似事故。

沥青生产纸袋成型试验成功

沥青生产开始时配套设施极不完善,成品氧化合格就放入釜前池子里,冷却后挖出包装码垛装运出厂。釜前场地小,有时沥青氧化合格,小池子放不下,就放到戈壁滩空场。我们到外地学习归来后,就筹划沥青纸装灌装成型,由技术员曾宁设计。

开始试装,是将沥青温度控制在180摄氏度,装在拖拉机罐内,拉到戈壁空场灌袋。纸袋是自制的,用三层80克牛皮纸。外用钢筋网筐保护。由于在拉运途中沥青温度降低放不出来。后又将温度控制在200℃灌装,不料温度过高把纸袋烫穿,亦未成功。最后,改在釜前灌装,釜上安装特制开关,安装温度计,馏出口温度控制在180℃,纸袋改用天津制作的,试验效果很好。从此沥青出釜便在釜前罐成型。一袋重量在四十公斤左右,搬运、码垛、装车都很方便。但釜前沥青纸袋成型生产能力小,沥青氧化合格,等不及灌装完,釜内温度就降低了,就得马上放出,还是放到戈壁空场。由于沥青软化点只有四十摄氏度,在夏季气温高时,容易粘合在一起,到了秋后气温降了才能挖开。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不合格沥青或是黑油也串到戈壁空场与成品混合,这就埋下了隐患,终于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出厂事故。

1963年冬,我厂将一大批挖出的沥青用苇席包装,运到乌鲁木齐火车西站,堆放在站台待运。因车皮紧张,未能及时运出。等到转年4月,气温上升,沥青软化了,从席孔流出,席包粘成一团。用户催货人员发现,向局运销处提出,认为产品不合格,不让发运。情况很快反映到石油部。厂里让我去西站处理。我到西站一看:几百吨沥青已粘结成一座小山包。车站对占用站台有意见,催促腾站台。我们雇工挖,哪能挖开?用拖拉机拉,也拖不动。一直等到秋后才挖开,按次品处理。

石油部对这次事故很重视,令炼厂管生产的领导认真检查。炼厂召开大会,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潘文瀚上台做检查,质量科、销售科有关人员也上台“亮了相”。

规模宏大的挖沥青会战

我厂沥青自1960年上产,到1963年底共生产23.8万多吨。除运输外,尚余六七万吨积存在戈壁空场,经过几个夏季已粘结成一块整体形状,好似一片起伏的丘陵,只有到了冬季才能下手挖掘。厂里安排的劳力是矿区人民公社劳动队,绝大部分是妇女,人数虽多,却难以承担此项工作。经厂部研究,决定向各处求援,利用冬季尽快挖出销售,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增加经济效益。我同会计师王俊德到农七师、农八师及乌苏县等处奔跑联系,都表示积极支援。入冬以后,挖沥青的各路队伍陆续开来,除农七师、农八师外,还有兵团商业处转运站以及乌苏、玛纳斯两县合同工,加上矿区人民公社,共十几个单位,人数约达三四千人。事前联系好的大批卡车也开来了,挖出装台后装车,一部车仅10来分钟就装好。

成立代运站为用户排忧解难

各地用户拿到石油部分配的石油焦、沥青调拨单,因是自提,得先到我厂联系过才能办理提货手续,自行雇用汽车拉运到乌鲁木齐西站,自行申请车皮计划,自行雇工装车发运,头绪多,手续繁,都感到不便。同时,到新疆提货运距长,运费高,国内其他炼厂也开始生产,许多用户多以路远为借口不愿来新疆,转而向内地炼厂采购。鉴于此,为了减轻用户负担,开辟销路,我厂研究决定发货方式由自提改代运,经管理局批准,并与铁路局商定,在西站设立代运站。由我组织,派杨迎春、武德理两位同志任销售员,杨迎春负责全面,武德理管业务。代运站的主要职责是为用户办理汽车公路运输、管理现场、申请车皮,用户不必派提货人员,即可装车发运。代运站的建立是我厂销售工作的一大改进,受到铁路局的称赞,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消除了繁忙杂乱的被动局面,使销售业务走上正规。

代运站开始成立时,搬运劳力由农七师转运站和乌市搬运公司承担。后来,我厂自行雇用合同工成立搬运队,负责卸车装车。办公室是租用兵团的,以后自己盖了房子和库房,除发运石油焦和沥青业务外,还办理特种油的发运。

结束语

我是1960年2月调到销售岗位工作的。这篇回忆是我搞销售工作五年中的亲身经历。文中叙述的虽无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也反映了那个时期新疆石油上产后,独山子炼油厂运销工作发展的一段历程。

(注:文中数据查自独山子矿务局《历年资料汇编》(1951~1958)、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发展史》(1941~1984)、《中国炼油工业》以及有关档案文卷。)

(作者曾于1934~1937年留学苏联,毕业于苏联国立中亚大学政法系,抗战期间在《新疆日报》社工作。解放后于1951年来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曾任翻译室主任、专家工作室主任、炼油厂销售和器材供应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