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2505000000002

第2章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1)

朱元璋,这个中国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

元朝末年,政治越发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在这场农民大起义斗争中,朱元璋这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才智、信念和统率力推翻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和奴役,重新建立了汉族国家并指导国民脱离野蛮,重新恢复自信、尊严和荣誉。

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尖锐的阶级矛盾有待缓和,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明政权中由于胜利臣骄将悍,争权夺利,这些都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障碍。

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在明王朝建立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朱元璋和刘邦是我国历史上两位布衣皇帝,在许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采用了分封藩王保皇权的方法。

他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多见的杰出君主。他建立了明王朝,为我国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这个地主阶级政治家同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一样,为了巩固其统治,滥杀无辜,屡兴大狱,先后诛杀数万人。许多功臣勋将、文人墨客都惨死在他的屠刀下,又体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残暴的一面。

特别要指出的是,朱元璋首倡以八股文取士,使明代无数知识分子摇头摆尾,死攻八股,至死不悟,范进中举就是最鲜明的写照。以八股取士的制度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无数人的才华。这一制度后被清朝统治者继承下来,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桎梏。

开国帝王传奇人生

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元朝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出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由于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年幼的朱元璋孤苦无依,只好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图个温饱。但入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1348年)又回到皇觉寺。

关于朱元璋为什么去当和尚,也有一些传说和附会。

传说刚刚降生的朱元璋,不知什么原因,一直都不会吃东西。这让父母很是着急,四处求医询问。一天,淳皇(朱元璋的父亲)在求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和尚坐于门侧,并且主动与他打招呼,问他干什么去了。淳皇说:

“我新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会吃饭。”和尚说:“不用着急!到今晚子时,自能进食。”淳皇半信半疑,承诺说要是真如其所说,就把孩子许为他的徒弟。到半夜的时候,朱元璋真的会吃东西了。

还有一种传说:朱元璋在婴儿时期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就依当地风俗将孩子舍入寺庙——等孩子长大后就让他入寺当和尚。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早早进入佛门,原因是他的母亲有点舍不得,事情因此拖延了下来,一直到后来村子里闹起了瘟疫,朱元璋无奈之下才在家乡的皇觉寺拜僧人高彬为师。

回说前话,作为一个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他身如飘蓬,常常栖身于荒山古寺,靠别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命。他“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颍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这样一下子过了三年多。三年的艰辛生活,让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经验,磨砺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领。这时,二十出头的朱元璋怀念家乡,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外面游历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开始发奋努力,伴随青灯黄卷,早功晚课,读书诵佛。据《皇朝本纪》上说:“(朱元璋)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在这期间,朱元璋除诵读佛经外,也广泛接触了其他各类书籍。

又是三年的寺中生活过去,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以朱元璋的聪明勤奋,可能会成为一个精通佛经的高僧,但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迈出了从和尚到皇帝的第一步。

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要活命,不得不揭竿而起。情势发展到了“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的地步。这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发动起义,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芝麻李、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短短几个月,由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滔天大势。定远土豪郭子兴,原是定远地方的一个地主,由于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敲诈勒索,积了一肚子怨气,就参加了白莲教。刘福通起义后,他也约了几个朋友,带了几千年轻人,揭竿而起。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郭子兴攻下了濠州城。后郭子兴自称元帅,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元军一时间对他无可奈何。

这时的元朝统治腐败,“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逸,自奉而已”,所以军队毫无战斗力。元朝派来镇压濠州红巾军的军队不敢攻城,就在城外乱抓百姓,在抓到的百姓头上系上块红布就说是乱民,以报功请赏,百姓惶惶不安。

此时的皇觉寺已不是安全之地,和尚们也可能随时被当作“乱民”抓走。就在朱元璋徘徊无计的时候,他接到了友人的一封信。

信是谁写来的呢?原来是小时候一同放过牛的伙伴汤和。当时的汤和在濠州郭子兴麾下做千户,他深知朱元璋的能力,于是劝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朱元璋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郭子兴觉得他相貌奇特,气宇不凡,就把他收了下来,留为亲兵,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借着这层姻亲的关系,再加上朱元璋自己作战勇敢、机智过人,不久就被提升为镇守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总兵。朱元璋还把打仗缴获的物品全部分给部下,受到了士兵的热烈拥护,他的威信迅速提高,甚至引起了他的岳父和两个妻兄的猜疑。但不久后,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战死,朱元璋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1356年,朱元璋率领将士渡过大江,攻占了东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就在朱元璋积极准备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陈友谅。

陈友谅原来是反元义军徐寿辉的部将,后来他杀了徐寿辉,扩充了队伍,自立为王,占有今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大片土地,建立起当时南方一个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陈友谅认为朱元璋是自己扩大势力的障碍,便率领几万水军,顺江东下,攻打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

这时的朱元璋力量已经不同以往,军队人数增多了,内部矛盾也解决了,他小时候一起放牛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都投奔了他,为他冲锋陷阵;许多知识分子也都投靠了他,替他出谋划策。朱元璋的实力大大增强起来。但是面对陈友谅全军动员的大规模挑战,他仍然表现得小心翼翼。新来的谋士刘基(刘伯温)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以逸待劳,用诈降计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果然,这一战后,陈友谅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本来没有水军的朱元璋几乎掌握了长江流域全部的水上力量。

不甘心失败的陈友谅养精蓄锐三年,又造了几百艘战船,再次率军攻打朱元璋。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一战,使得陈友谅深陷粮食断绝之地,就在其亲率一百条战舰欲突出湖口取粮时被一支流矢射中眼睛,当场身亡,旗下将士见主将已死,也立刻崩溃。

打败陈友谅以后,朱元璋的势力迅速扩大,没几年就自立为吴王,又设计除掉了小明王韩林儿。不费吹灰之力,又收拾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为首的两支起义军队伍,统一了南方。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率领二十五万人马北伐,不久就占领了山东。1368年春天,在北伐顺利进军中,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他就是明太祖。

名家回眸

史学家钱穆是这样评价他的:朱元璋,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走出来,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出身低微却成就旷世伟业的一代君主。他本是一名贫苦农民,因吃不上饭而当过游方和尚,又逢元末群雄割据、战火不息,犹如一枚飘叶,随风而行,不知所止。而正是这样的情势,才使得他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渐成一方统帅,进而坐拥大军,笑傲群雄,北驱蒙古,成就统一大业,建立了大明帝国。这个没有读过书的君主,却在登基之后,将君主集权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上彰显了鲜明的个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布衣皇帝朱元璋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由农民起义的领袖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只有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刘邦毕竟是泗水亭长,还有个一官半职,而朱元璋则是一穷二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产者。从农民阵营中走出来的他,从此富贵无边,无人能及,这就使得他与原来的劳苦大众们“道不同”而难为谋。但是,和刘邦一样,这位开国之君也选择了休养生息政策,毕竟天下初平,经过战争的劫难,百姓离乱困苦,要想从头收拾山河,这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因此,朱元璋曾道:“百姓才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尔等当深念之。”经历乱世的朱元璋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开国之初百姓的状态,他的比喻也很贴切,用初飞的小鸟和新植的小树比喻百姓,说小鸟要飞的时候,你不能拔它的羽毛,树刚栽下,你不能动它的根。靠什么来做到这一点呢?靠廉洁,靠禁止贪暴,要爱惜百姓,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

在如何休养生息上,这位开国皇帝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他和谋臣刘基谈治国之道,刘基说待百姓要宽仁,朱元璋认为仅仅是宽仁可不行。他说:“不能施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如是而日宽仁,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泽也。”

正如朱元璋自己所说:“严明以驭吏,宽裕以待民”。毕竟他生活在元末,对元朝官吏的横征暴敛、贪赃害民,富民勾结官吏、仗势欺人的行为有深刻的感受,他最了解贪官,也最痛恨贪官。所以他希望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不损害百姓的利益,不浪费他们的钱财。因此,他将执政的重点放在了惩治贪暴、整顿吏治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代开国之君的明智之举。

在掌握了最高权力后,他采用了各种办法整顿官僚队伍,但贪污腐败似乎与官僚队伍难解难分,犹如毒瘤般总是铲除不尽,这既困扰着百姓,也困扰着朱元璋。但他手中有一件法宝,那就是绝对权力,朱元璋把这种权力发挥到了极致,对手下的贪官污吏决不留情,宁可错杀也决不放过。

然而,朱元璋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和监督的制度来规范他手下的大小官员,但仍然造成了官官相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朱元璋为了震慑这些只知贪污的官吏们,便开始用了狠招,他不得不一再对官僚队伍的腐败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掀起一个又一个大案,最着名的是空印案和郭桓案。在两案中,朱元璋杀了很多牵扯进来的官员以示警戒,对那些罪行较轻的则处以酷刑。例如在郭桓案中,龙江卫仓官等人因为伙同户部官郭桓等盗卖仓粮,被处以墨面、文身之刑,即在他脸上、身上刺上耻辱的印记,挑断脚筋,割去膝盖,仍旧留在本仓看管粮食出入。最令人惊讶的是,没过半年,一个进士到仓库放粮,早晨发出筹码二百根,到晚上竟然收到二百零三根。进士当面责问,发觉是已经受刑的仓官不思悔改,偷出放粮筹码,转卖给同样受过刑的小仓官。如此不知悔改之人,让人无奈,本来的那点同情心似乎也随之消散了。

这件事情后来被朱元璋知道了,他感慨地说:“朕谓斯刑酷矣,闻见者将以为戒。”意思是说我本以为那种刑法已经够残酷了,听到看到的人都会引以为戒,哪里想到,竟然还有人“肢体残坏,形非命存,恶犹不已,仍卖官粮”。他愤怒地问道:“此等凶顽之徒,果将何法以治之乎?”所以,严刑峻法是无可选择的选择。

为了反腐惩贪,朱元璋不得不使用重典。朱元璋一朝的刑罚让人闻之生畏,以致几百年后的文豪鲁迅对此也大为感慨,说刑罚如此之残酷,令人感到不像是在人间。但是,不论如何处罚,顶风作案者仍然没有收敛。在朱元璋看来,对于贪官污吏,除了严刑重典,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总之,朱元璋初登皇帝宝座,看着自己用双手打下来的大好河山,自是无限感慨,也无限珍惜,因此,他持身勤俭,治国勤奋。在他的用心经营下,明朝初年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终于开创了明初几十年的大国盛世局面。

但是朱元璋的强势,使得他倾向于刚猛治国,从而为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使得后人对他的情感与评价趋向于复杂化。

名家回眸

着名史学家孟森先生在他的《明史讲义》中简明扼要地评价说:

朱元璋以严刑苛法治理天下,驾驭群臣,为什么不但没像秦朝那样仅存二世而亡,还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国祚的基础?就是因为他不得罪百姓。他治国的重要理念是:一是发展生产,使百姓生活富足;二是凡事要节俭,正是“节用、爱民”之道;三是不给百姓增加劳役负担;四是提倡教育,办学校,加强道德法制教育;五是整顿吏治,禁止官吏的贪暴横行。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可以说“得国最正”,就是因为他心系万民,懂得如何爱护老百姓,而下狠心来整治贪官污吏这一点就是最好的证明,毕竟百姓最痛恨的就是剥削自己的贪官。

狡兔死,走狗烹

刘基死

明朝建立后,国家初创,百废待兴,刘基为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贡献卓越。

刘基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封为太史令,制定《戊申大统历》。值太白金星在紫微垣出现,群臣惴惴不安,害怕会出现血光之灾。刘基发觉后,马上向朱元璋进密言下诏说自己有罪,以回天意,众心乃定。逢大旱,刘基上请处理滞狱,朱元璋便令他去平定,刚批示完毕就大雨如注。刘基遂趁此时机要求建立法制,避免滥杀无辜。朱元璋从之,没多久便编成了律令,是为洪武三十年所颁《大明律》之张本。一日,朱元璋梦见一人头上有血,以土傅之,便想要杀死一批犯人来应验这个梦。刘基故意假装分析这个梦说:“头有血,众也;傅以土,是众且得土也,应在三日。”于是朱元璋停刑三天,不久传来海宁归顺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