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见习记者
2549600000027

第27章

蔡兴武,刘炎慧和魏皓明三人是4月7日下午两半到达省城金沙的。因为走的高速公路,他们和司机都没吃饭。

到了金沙,几个人到小二快餐匆匆吃了一顿快餐。三点钟的时候,兵分两路,魏皓明要了刘炎慧的专车去对外经济合作厅,刘炎慧则上了蔡兴武的车跟他一起去省政府找信息中心的副主任何光辉。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基础上组建商务部,而各省的商务厅挂牌,则是从2004年3月开始的。

魏皓明3月22日回过一次家,那时候听要对外经济合作厅要换挂商务厅的牌子了,谁知半个月之后再又回来,牌子就换了。

因为事情紧急,魏皓明顾不上去边境贸易部看自己的老婆,而是直奔邵厅长办公室。

邵厅长刚为一位部下签了一份文件,见魏皓明急匆匆闯进来,就问:“看你急的样子,是不是火烧屁股啦?”

魏皓明反身关上门,坐到厅长对面,说:“邵厅长,这次要请你帮忙了。”接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邵厅长听完汇报,搞下眼镜叹了一口气:“五岭那个地方还真不好呆啊!现在看来你分管环保确实不是个好兆头,小魏,要不我跟省委组织部的张部长讲一下,让他下个月调你回厅算了。我们厅改商务厅长,内部正在调整,你可以借势上台阶,不然看见你被折腾的样子,我心里也心疼啊!”

魏皓明:“调我回来的事缓一步再说。邵厅长,如果您真的爱护我,先帮我给您老同学打个电话,请她帮我度过这一难关吧。”

“好!好!好!我听你的,怎么样?”说完,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省信息中心主任申金玲的电话:“喂,是申主任吗?我是商务厅老邵呀。怎么?在你这个老同学面前不能称老?咳,我毕竟大你一岁嘛!是这样的,我们厅里的小魏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我也很喜欢他。他2001年8月被组织部下放到五岭基层去锻炼,原来是分管外贸的副县长,今年春节过后又让他分管环保。你也知道五岭的环保工作是个火药桶,最近十年掀下来的人还少吗?这不,他刚接手就遇到麻烦了。你们经济报前几天派了记者下去调查五岭县环境污染状况,写了一篇不利于五岭形象的稿子,听说明天就见报,所以想请你帮忙打个招呼,让他们将稿子撤下不发算了。不然,这对小魏的政治前途会造成影响,他可是省委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啊!对,对,是小事一桩,那就有劳你了,改日我再登门道谢。好,好好,就这样。再见!”

邵厅长放下电话,魏皓明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跟着落地了,他感激地说:“谢谢你了!邵厅长。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我给您带了一点土特产来,我这就送到您家去。”

邵厅长:“什么土特产?”

魏皓明:“是两桶茶油,一箱子云溪鸭。”

邵厅长:“茶油可以防癌,云溪鸭口味独特好!我就喜欢这两种,还是你小魏了解我。”

魏皓明:“那我现在就给您送去,老奶奶和保姆在家吗?”

“在。你等一下,老规矩,我付钱给你。”邵厅长有个习惯,他从不收别人送的贵重礼品,至于便宜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土特产,他会收,但付钱,而且,每次何时何地收了哪些东西付了多少钱他都会作记录。这一点,全厅人都知道,至于下面跑官要官送现金的人,肯定会吃闭门羹,而且会转到纪检室去。

魏皓明说:“两桶茶油50斤,买价是7块5,就是375元,一箱鸭子10只,出厂价45元,就是450元,共825元,你就给600元吧。”

邵厅长:“不行,至少要给800元。来,你收钱,是老规矩给我写张收据,注明多少东西。”

魏皓明拗不过他,只好一一照办。

蔡兴武和刘炎慧找到省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光辉,何一见蔡兴武,就叫:“兴武兄弟,你来啦?”

刘炎慧一听,心想:中央再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将江湖习气带到工作中来。真正执行起来是有些困难。同志加兄弟般的感情,这大概也是一种传统吧。

蔡兴武替何光辉与刘炎慧作了引介,何光辉说:“刘部长还很年轻,是五岭的巾帼英雄啊!”

蔡兴武:“何主任,我们是老熟人了,干脆直来直去打开窗子说亮话。我们这次来是有事相求的。”接着给何光辉讲了详细原委。

何光辉听完,轻轻一笑:“不就是撤一篇稿子吗?何必劳师动众让你们三位县官一起来?没问题,走,我带你们去找报社管编务的副总黎浩江。”

信息中心在省政府第七办公楼的六层。原江省政府现址位于金沙市中心的东风大道,始建于七十年代初期,是从原省委大院中搬出来的。当年,这个占地200亩的政府规模在全国算比较大的了,办公区跟宿舍区在一起。1973年毛泽东主席来原江视察时也说政府占地太大,谁知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府职能部门的增设与人员膨胀,原本阔松地省政府,办公场地日益紧张。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原江省政府加大了办公楼的改造力度,拆掉了那些三四楼的旧楼,并将大部分宿舍迁走,盖了三栋三层和五栋六层的新楼,分别编号1—8。可是这样仍满足不了形势的需要。一九九五年又在临近大门和围墙的第七第八两栋办公楼的侧边修了两栋四层的附楼,使这两栋成为“T”形原江经济报就在第七办公楼附楼的三四层。附楼的楼梯口在正中间,即与主楼连接处,这样便于主副两楼之间的往来,不致办事人员耽误时间。原江经济报的办公室布局是这样的,三楼楼梯口左边是办公室,金周刊和采编中心,右边是收发接等室,产经周刊,绿周刊和广告部,四楼左边从楼梯往里数依以是副总编辑室,副社长室,会议室,社长总编室,右边从楼梯口往里数依次是财务室,照排室,资料档案室。分管编务的副总就在四楼左手第一间。

黎浩江刚从社长兼总编辑史慧琳的办公室回来。刚才,他和史总、分管经营的副社长杜阳春,采编中心主任徐淑芬开了一个小会,专门研究了于之恒这次写的镜溪环境污染稿。大家都认为这篇稿子写得相当好,把握有度,是报社近两年来最好的稿子,只要明天见报,绝对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黎浩江一直认为,报纸既要紧跟传媒主流方向讴歌先进典型,也要针对时弊砰击社会丑恶,所以他经常鼓励记者搞一引起典型的批评报道。40岁的一把手史慧琳也认为报纸既要传递党的意志,更要反映群众呼声,如果老是发四平八稳的正面稿子就不会有影响力,她在校读书时最喜欢看《南方周末》,认为《南立周末》能够多一纸风行二十年,成功的秘诀在敢于说实话。所以,对于批评报道,只要有根有据,她是赞成发表的。

虽然说早些年中央三会五申禁止新闻媒体搞有偿新闻。实际上这几年中国的有偿新闻不仅死灰复燃,而且还有蔓延之势。只不过方式更为稳秘非业内人士难以判断一则消息报道是否为有偿而已。所以,分管经营的杜春阳一直主张报纸要多做些正面宣传,收了别人的钱就要为别人吹为别人捧,不过今天他看了于之恒的稿子,也说宁愿压缩广告也要发此稿子,不发就对不直自己的良心,所以三位老总达成一致:发稿并表扬于之恒。

何光辉带着蔡兴武和刘炎慧下到四层,往东通过打通的门来到附楼四层的原江经济报副总编辑黎浩江的办公室。

黎浩江一见何光辉带了两个人来,他并不认识蔡兴武和刘炎慧,因此招呼说:“何主任大驾光临,不知有什么指示?”一边招呼三人入座,一边给他们倒水。

何光辉替双方作了引介,说:“浩江,听说明天的报纸有一篇关于他们五岭县环境污染的文章?”

黎浩江:“没有啊!你听谁说的?”

蔡兴武:“你们报社章彦说的,他说明天见报。”

黎浩江:“章彦?他去你们五岭还没回来呢,不信你打电话问,让他从五岭用座机打你的和机就可以说明,人未回来,怎么能发稿?”

刘炎慧:“现在的通信技术十分发达,传真和发电子邮件了十分方便,再说,你们报社那位姓于的记者不是回来了吗?章彦没在五岭现身,是于记者一直在采访,他才是主角啊!”

黎浩江:“你们怎么这样清楚?好象一直在跟踪于之恒似的,是呀,我怎么忘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是最好的。”

何光辉:“你莫扯远了,谈正经的。”

黎浩江:“好,实说吧,有这么回事,稿子正在排版,我们报社几个负责人都看了,认为写得相当好,一致意见是:发,坚决发!”

何光辉:“你知不知道发了之后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黎浩江:“何主任,我不是第一次搞新闻,镜溪的稿子了之后肯定会产生很大影响,但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我们的稿子很客观,很理性,没有主观定性,全部用事实说话。”

何光辉:“你先给我将稿子撤了吧。”

黎浩江:“你说撤就撤?”

何光辉:“我说撤不是个人意见,而是信息中心的意思。”

黎浩江点了点头:“对不起,何主任,我差点忘了你是我们报社的主管领导。这样吧,现在提倡民主,党内党外都一样,你虽是领导,但也要尊重我们这些部下,撤稿子的事我一个人不能做主,必须请示史总,要不,你们先在这里坐一下,我去她那里请示一下。”

何光辉:“我直接去找她。”

黎浩江:“没有必要。我个人去就行,很快就回来答复你们。”说完,起身出门,却差点与带魏皓明来的信息中心办公室小贺撞个满怀。

小贺指了指身后的魏皓明:“黎总,这位是五岭县的魏副县长,我们申主任说他有事找你。”

魏皓明见了蔡兴武、刘炎慧,相互点了点头。

黎浩江:“五岭县魏副县长?好,又来了一个。也是来要求撤稿的吧。请进,请坐。”将两人领进之后,说:“我不知道今天刮的什么风?一篇关于五岭环境问题的稿子,竟来了两批领导叫暂停。哈,哈,真是难得啊!”

蔡兴武、刘炎慧和魏皓明听了,不知如何解释。何光辉则催黎浩江快去快回。

史慧琳一见黎浩江进来,先开口:“黎总,是不是五岭来人了?”

黎浩江点头:“信息中心何主任带来的,要求我们撤稿。”

史慧琳:“我刚才接到了申主任同样内容的电话。”

黎浩江:“你的意见呢?”

史慧琳:“看来比较棘手,叫阳春过来一起商量。”说完,拨通了杜阳春的电话。

杜阳春赶到史慧琳办公室,听了原委,说:“我极少赞成发批评稿的,没想到这次我举双手赞成发的稿子去又遇到了麻烦。”

史慧琳:“浩江,你的意见呢?”

黎浩江:“顶住一切压力,发!”

史慧琳:“我也觉得这篇稿子不发出来既对不起于之恒和章彦,更对不起姜甸村八百多村民。”

杜阳春:“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史慧琳:“是啊!问题是我们党内了习惯了行政干预,领导打了招呼不听也不好办。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黎浩江:“我们又不象他们官场上的人,整天研究厚黑学。我看干脆一个字拖,先把何光辉打发走,将五岭三个人留下来谈判,谈到下班报纸进了厂,我们就拜拜。”

杜阳春:“下班后我们都关机。”

史慧琳:“我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就拖他一下再说。”

三位报社负责人一起来到黎浩江的办公室,与何光辉,蔡兴武,刘炎慧和魏皓明见了面,信息中心办公室的小贺早就走了。

史慧琳:“何主任亲自下来指导我们工作,我们表示欢迎。我刚才也接到了申主任的电话,也是讲此事。我认为,撤稿子是可以的,但报社有条件。”

何光辉:“什么条件?要五岭给偿们多少钱?不过通常以广告形式赞助的。”

史慧琳:“何主任,至于什么条件,是报社与五岭县之间的事,我们需要细谈。你工作忙,要不先回去我们几个人去会议室谈,谈妥了再向你汇报,好吗?”

蔡兴武一听可以商量,知道有救了?因此,他对史慧琳说:“我可以代表五岭县做主。”

何光辉见状,估计差不多了,自己继续留在现场,会令报社的人难堪,于是说:“你们协商吧,我先回办公室了。”

蔡兴武:“何主任,谢谢你了,你去忙你的吧,晚上一起吃饭。”

何光辉:“史总、杜总、黎总,请你们关照一下我五岭这些朋友。大家都是自己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兴武,我先过去了,你们慢慢谈,争取安善解决。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电话。”说完,起身而去。